01.07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西行敦煌, 張大千留在蘭州的歷史背影

大師為無數人所仰望,他們留下的故事,則成為長盛不衰的傳奇。走過甘肅大地的大師們,留下了堅韌不拔的身影,也留下了點點滴滴的故事,它們構成了一段段歷史的背影。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今天,就讓我們聆聽張大千在蘭州的故事。

在成都,張大千初見臨摹的敦煌壁畫

說起張大千,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張大千留在蘭州的故事,知道的人卻不多。

張大千是如何喜歡上美術的呢?這和他母親的薰陶密切相關。他的母親名叫曾友貞,是四川內江當地有名的繡花女。曾友貞善於刺繡和剪紙,工筆花鳥畫也很有功夫,被當地人稱為張繡花。至今,人們還能見到1918年張大千母親的一幅畫,其水平已經超過了當地一般畫師。小時候,張大千就跟著母親學習畫畫,後來張大千又跟著他的二哥、大姐學習繪畫,9歲的時候,張大千就已經有了比較好的繪畫功底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童子功。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後來張大千去過日本,到過上海,四處求學謀生,還曾長期居住北平,成了一名“北漂”。抗戰時期,日寇肆虐,張大千有了西去敦煌搶救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想法。這也是張大千到甘肅敦煌的緣起。

張大千曾經多次聽人說過敦煌的壁畫雕塑以及寫經。不過,終究沒有親眼目睹過。1940年,一個名叫李丁隴的書畫家帶著一批從敦煌臨摹的壁畫作品,準備在成都舉辦一個展覽。很快,成都一帶的畫廊老闆就將這個消息傳給了張大千。那時候,張大千聲名鵲起,同時喜歡收藏,成都的古玩行當老闆都視張大千為大主顧。

聽到有一批敦煌壁畫的臨摹作品後,張大千迅速趕到成都,不過這時這批臨摹作品還在裝裱中。他在裝裱店裡看到這些作品後,激動至極,連聲讚歎:“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其實,對於敦煌張大千並不陌生,在上海的時候,他就聽幾位老師說起過敦煌的事情,還聽葉恭綽先生講過敦煌的情形。不過,起初人們對敦煌的關注,大多集中在敦煌發現的藏經上。對於敦煌的歷代壁畫以及大量的雕塑,並沒有太多的信息。因而,這次李丁隴在成都展出的臨摹作品,給張大千帶來的衝擊可想而知。

李丁隴是1937年到敦煌的,他是敦煌壁畫臨摹的第一人。他在敦煌臨摹學習了八九個月,臨摹了一批敦煌壁畫,僅千姿百態的手勢就記下了幾百種。1941年,他吸取敦煌壁畫精華,創作了長四十餘尺,畫面達400平方尺的長卷《極樂世界圖》,在美術界引起注意。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隨後,張大千又和李丁隴進行了長時間交談,李丁隴將自己所掌握的相關情況傾囊相授。就此,張大千下定決心去敦煌。

抵達敦煌的當夜,張大千捨不得離開洞窟

不過張大千的西行之路並不順利。1940年4月,他計劃踏上西行之路。誰知,出發之前,他的長子張心亮突然病逝,這讓他傷心不已,儘管如此,他還是依然西行。當走到四川廣元的時候,又接到了他二哥張善孖在重慶去世的不幸消息。張大千和他二哥的關係非常密切,他二哥大張大千18歲,長期在外奔波,也善於繪畫,早年給張大千的幫助非常大。他只好返回重慶奔喪。

第二年春天,張大千才再次踏上了西去敦煌的路。時間有限,張大千在張群的幫助下,先同當時的蘭州市市長蔡孟堅進行了溝通,又同魯大昌進行了協調。

張大千他們從成都乘坐飛機飛抵蘭州,就居住在魯大昌家裡。魯大昌雖然是軍閥,但卻喜歡書畫,對張大千招呼很周到。同時,也協調了河西走廊的其他軍閥。在有心人的幫助下,張大千的敦煌之行非常順利,一路上都有軍隊保護。在武威文廟,他遇到範振緒,範振緒大張大千20多歲,兩人一見如故。張大千把西去敦煌的事一說,範振緒也決定西行到敦煌去。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這一趟,張大千帶的東西可不少。據張大千《我與敦煌》一文記述,他們去敦煌準備的行李和其他用具就有五百斤,魯大昌派人護送張大千一行到武威,再由武威的馬步青派出一連士兵,護送到敦煌。

到敦煌時,天已經黑了,張大千不顧路途疲勞,立刻去洞窟中考察,他看到那些唐代壁畫時,立刻被吸引了,幾乎都捨不得離開了。可見,敦煌給他帶來的震撼。張大千在敦煌三年,臨摹了近三百幅壁畫。

在敦煌,張大千他們在臨摹壁畫的同時,對敦煌洞窟也進行了編號歸類。張大千一行人在敦煌以及路上的開銷,都是他自己負擔。他東返後,在蘭州、成都等地掀起了一股敦煌熱。1943年7月,張大千在蘭州舉辦過畫展。

榆中興隆山,多次走入張大千畫作

鮮為人知的是,張大千不僅在蘭州舉辦畫展,還創作了一些關於蘭州題材的作品。

榆中興隆山是隴右第一名山,張大千到蘭州後,專門遊覽興隆山,拜謁了成吉思汗靈柩。其時,張大千43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他中等個頭,長長的鬍鬚,雙目炯炯有神,身著一件灰布大褂。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遊覽興隆山的當晚,張大千就畫了一幅《興龍山圖》,這是贈送給高一涵的,當時他們在蘭州借住在魯大昌和高一涵家,故有此贈。回到蘭州後,他又完成《興龍山色圖》。這幅作品2010年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拍出170萬的價格。後來,他還創作了一幅《山中幽居圖》。此時,已經是張大千遊覽興隆山後五年了,但西行敦煌的一切仍舊曆歷在目,他用寫實的手法,畫了雲龍握橋、山神洞、大佛殿、太白泉等景觀。題跋中有他在皋蘭七里河嵩齡別墅居住,並和友人相見的情形。

還有一幅作品是《享堂峽》,這是甘青交界處的著名峽谷。1941年張大千去青海,途經享堂峽。這裡陡峭的石壁,奔騰的河水,蒼涼的群山,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8年後,張大千身在異域,去國懷鄉,更加思念西北,思念他走過的敦煌,無奈天各一方,只能以筆墨寄情,以畫作抒懷,《享堂峽》就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敦煌三年,張大千花光積蓄,臨摹壁畫三百幅!除了這些,還帶了啥

講述人: 張智 本土歷史文化研究者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您的讚賞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