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张兰军教授:肺癌靶向治疗的用药时机与时间

张兰军教授:肺癌靶向治疗的用药时机与时间

张兰军

现阶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哪些患者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第二,目前的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法都有哪些?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术后患者都需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胸外科医生的共识是,进行了完整切除的患者,且术后病理分期是在II期和IIIA期的患者,需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

目前术后辅助治疗的方式主要有术后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对于完整切除病灶后的IIA到II期A的患者,接受含铂两药化疗方案可以得到生存获益,获益率为4%~18%。那么这些患者是否要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呢?对N2的患者来说,前期研究显示术后辅助放疗能使患者获益。但最终其是否有OS获益还要等待后续研究结果的公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教授牵头进行的研究,针对完整切除病灶后的术后病理为III期N2的患者,接受四层术后辅助化疗以后,再加上术后辅助放疗,和没有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目前看起来还是一个阴性的结果。

另一个全球多中心的研究——LUNG ART研究,该试验在完全切除N2肿瘤并接受了术前或术后化疗的患者中评估序贯术后放疗的作用,共有全球56个中心参与本次研究,目前还没有完全公布其结果,我们希望能有相关结果出炉,来证明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

小分子TKI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已经有两个相关研究结果出炉,一个是吴一龙教授作为PI来主导的ADJUVANT研究,该研究将完全切除的II~IIIA期(N1-N2)EGFR活化突变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1接受吉非替尼(250mg每日一次),24个月;或长春瑞滨(25 mg/m2 ,d1,d8天)联合顺铂(75 mg/ m2 d1),每3周为1周期,共4个周期。分层因素包括淋巴结状态(pN1/N2)和EGFR突变状态。主要研究终点为意向性人群的无病生存期(DFS)。目前我们已经获得了DFS获益,暂时没有OS结果出炉。

另一个研究是由天津市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牵头的EVAN研究,将IIIA期NSCLC患者(具有EGFR19或21外显子活化突变 ;ECOG 评分 0~1分;年龄≥18岁并且≦75岁。)R0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每日口服150mg厄洛替尼,最多连续服用2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NP方案4个周期化疗。主要研究终点是2年DFS率,次要终点包括DFS、OS、安全性、QoL、探索性分子标志物分析等。目前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两个研究的OS数据。

对于哪些患者能够从术后辅助治疗中获益,术后辅助放疗是否能成为术后辅助治疗的治疗模式,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此外,术后辅助TKI究竟要多长时间,与其他实体肿瘤相类比,是否有可能将使用时间延长至三年甚至更长呢?我们暂时没有相关试验证据,但贝达药业正在进行多项术后辅助治疗研究,我们期待这些研究结果的出炉,为我们提供更多证据。同时也希望有更多RCT研究的结果出现,以指导外科医生的临床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