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中医?

中医w之家


中医是建立在自然哲学基础上的经验科学,是一个开放式巨系统的信息收集过程,这才是中医辩症治疗的真正核心灵魂 。通过对阴阳,五行,经络,望闻问切等要素数据的收集,形成其底层的核心算法,对症象进行有效的匹配对应,形成最终的诊断结果。再通过,砭石,艾灸,导引,按跷,正骨,针刺,汤药的综合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其治疗体系极其像现在的软件编程模式,从底层架构开始,到数据匹配,再到结果确定。

而中药也是如此,中医经过几千年对植物,动物,矿物,菌类等等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物质,进行分析归类。然后不断进行长期的实际验证,从认知到实践的正面经验积累,总结出一套严密的运用体系,如:通过无色,五味,五行,归经等等,来进行系统归类。形成了从假设,验证,到结果可重复的过程。无论从药性分类,到治疗效果,都通过大量的正面经验的积累,并且进行不断的自我修正,最终形成了建立在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辨证施治,方症对应的完整逻辑体系。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确实比较困难,从20世纪初开始中医就被冠以伪科学,迷信等等污名。

实际是中医的理论体系太过巨大和超前,对于信息的收集方法也太过复杂和老套。所以绝大多数人对其理论体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就像我们现在在用电脑,手机,和很多的APP一样,有多少使用者能写出这些系统的程序来呢?不要说写,就是把程序放在绝大多数人面前,相信都好像是在看天书的感觉。其实中医理论就跟系统编程的概念几乎一样,一个病人的信息要通过原始的人工收集和瞬时录入大脑,同时还要快速的进行系统的运算匹配,最终才能形成正确的治疗方案,确实是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因此中医也确实比较难学,都说学中医要悟性,也的确是如此,可以理解!

如同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一样,一个智能手机在实际运用上,真正能够被运用到的功能其实特别的少。如:我们经常在用的微信,其实有50%以上功能很多人都不会用。

所以我很不明白一些捧着智能手机的中医喷子,不遗余力的在黑中医,这种人绝对就是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中医,要么这些人智商不够,要么就是对中医的底层逻辑架构无法理解。这种人也只能用智能手机打打电话,打打文字,发发微信而已,其他功能对这种人而言就是摆设,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使用其他功能,这些人没有自然哲学的基本概念,所以造成了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混乱,把科学技术和科学性的概念也彻底混淆了。



本人中医,看病基本不收钱,一张处方病号自己出去买。针,因为风险收十块,灸,因为其长久性,让病人自己回家灸,但是因为气味,在我这灸的,人工灸40,盒灸15.遇到年龄长者免费,但不给予长久治疗,遇到贫困者免费。所以我没有钱,但是我的病号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会想起我。我认为中医这个职业很好,想帮助别人时我需要花钱就可以帮别人减轻很多病困。


卧風了


中医对慢性病有良好的治愈方法,即治标治本,我前几年得过慢性鼻炎,看过许多西医吃过这样那样的西药,轻轻而己,非常难受,偶尔一次别人给我一个小方子,几样中药,有苍耳子,金银花等我想先试一下吧,结果非常满意,服用十几剂后慢慢好了,不像吃西药哪样当时服用管用,药效一过又反复,从哪以后有什么不舒适就先去找一下中医,平常感冒我喝中药两付好了,一般很少输液,我感觉中医很好,但现在好中医少了。


浮梦574


我从小读书,初中75年丧父,足下还有两妹一弟,因本人的奋发,78级高考入机械工艺,毕业后在外工作,目前已接近退休,业余学中医大半年了。在农村的老母亲83岁,因那些年的缺吃少穿,身体一直很差,近年在老家医院中医、西医等持续或间断的医治,始终无明显效果,整天昏昏欲睡,前几天老家兄弟电话告知母亲病危,医院拒收,急情之下,问了一下具体病情,并视频看了一下母亲的神色及舌苔等。认为母亲是元气大衰,频于虚脱亡阳,就为母亲处方了两个方。第一方为大补元气作准备:肉桂,苍术,广藿香,茯苓,白芷,陈皮各15克,生姜,法半夏,石菖蒲各20克,炙甘草6克。一剂,熬三次,分两天6次服完。服后她感觉有些好转,昨天处第二方〈大补气方〉。制附片90克(先熬2小时),干姜45克,炙甘草10克。煎3次合在一起,两天分6次服完。昨晚吃第一次,今早服一次,今午服一次,午睡后下午起床可以煮饭了。电话告知比几年前还好些了。中医的神奇在于药症对路就好。昨下午兄弟去抓药时还跑了好多个药房。人家都不给抓,还有坐诊的中医问我兄弟是谁开的方,说这药方要吃死人。所以没办法,最后叫兄弟在几个地方去买,每次买十五克附片,最后合起来的。附母亲服药前照片。



扶阳养生之福鑫


中医对慢性病有良好的治愈方法,即治标治本,我前几年得过慢性鼻炎,看过许多西医吃过这样那样的西药,轻轻而己,非常难受,偶尔一次别人给我一个小方子,几样中药,有苍耳子,金银花等我想先试一下吧,结果非常满意,服用十几剂后慢慢好了,不像吃西药哪样当时服用管用,药效一过又反复,从哪以后有什么不舒适就先去找一下中医,平常感冒我喝中药两付好了,一般很少输液,我感觉中医很好,但现在好中医少了。


习医不易


人体有很多细胞,如同一个工厂或者国家一样,骨骼就是硬件设备,脉络、血管等等就如同道路和管道,病就是进入了敌人,这就是病毒,内部出现的贪污腐败败叛乱就是各种肿瘤和癌细胞。西医动手术就是把各种得病的区域割掉,输液就是从国外调军队进来支援,它们都解决不了产生的原因,反而会让人体质越来越弱,就如同很多国家依靠m国军队,结果自己国家完全没有战斗力一样。

中医就是针对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到源头,从源头上去治理,再加上按摩、敲打等等,把管道堵塞的震下来,排出去,还有拔罐、膏药、针灸把堵塞的排出来。

所以西医是快,像一刀切,治标不治本,中医要治本,就会慢,就要看原因,进行环境的治理,把歪风邪气刹住。

中国文化治国、治人、治病、治社会都是一脉相通的,中国文化强调的都是除根,内部循环,长久;而西方强调的都是快速、竞争、借外力。

所以治病医人如同治国,方法如同美食,西方总是直接、单调、互相指责,中国是丰富多彩、含蓄间接,强调融和统一循环。


董艳临


如何看待中医,从癌症的三个1/3说起

中医的存废,中国近代和当代贤仁志仕打不完的口水仗,我不敢评价谁对谁错,谁理足谁理亏。那么如何看得中医呢?我想从癌症的三个1/3说起。

当代中国,许多院士、专家、教授对中国癌症病人的死亡几乎达成共识:1/3的癌症患者治也死,不治也是死,1/3的癌症患者越治越死得快,1/3的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我无讨伐西医之意,西医治病的流程是,先要明确诊断,不管什么病,力求诊断明确,诊断明确后就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西医诊治的科学性和逻辑性非常强,无可厚非。在此原则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尽管积极治疗,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最后还是人、财两空,这部分癌症患者占了1/3。还有一部分病人,为了延长生存期,手术-放疗-化疗,用药过猛,砍伐过度,抗癌药物"敌我不分"结果是加速病人的死亡,这部分癌症患占1/3。癌症患者中还有1/3的病人是被癌症吓死的,得知自己患癌症,就惶惶不可终日,心理防线崩溃,丧失信心和勇气,食不甘,夜不寐,身体每况愈下,必然不久于人世。这是目前我国西医治疗癌症的现状,推测癌症的病死率在70%左右。

再来说中医。祖国医学和西医的发展史是高度一至的,都是从巫医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中医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古代中医大家,吸取民间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教训,运用朴素的哲学方法,创造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等,用此去解释民间的医疗经验和教训。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我们谁也不敢说不科学吧?站在当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总结,确实有许多谬误,所以毛泽东主席说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挖掘提高。这应该是当代能人志仕应该去做的!而不是打口水仗!

中医治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候群,去求证中医的病因病机,这是中医的理,根据病因病机,去寻找治疗的方法,这是中医的法,根据中医的法,去拟定中医的方,再依据方去选用君、臣、佐、使的药。当然还一些辅助方法,不一一赘述。综上述,中医看病有没有科学性和逻辑性?谈及中医,几乎所有的中医医生都被骂,特别是当代中医大家,骂得更惨!原因是中医是"啃老族",没有创新,没有借鉴当代科学技。我人微言轻,也不足以为中医界申张正义!我认为中医还是有很大发展,比如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中加上了"辩病"二字,现在称之为辨病辩证论治。

我今天作一个假说,如果没有西医,中国的癌症病死率是多少呢?恶性晚期死亡是必然的,中医能做只是减轻症状或说去安慰。中期癌症,中医无力去讨伐,还是辩证施治,可能不会加速病人的死亡,相比西医而言,病死率会有所减少吧?对于被癌症吓死的那部份患者,正是中医施展拳脚的好地方,中医调理,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应该能帮助患者重树起生活信心和勇气!吓死的病人会减少。如果把三部分的病人死亡合计,病死率我敢肯定不会超过7O%。

朋友,看了我的分析,你认为中医是该存还是该废呢?一家之言,坐井观天,影响正确判断,是我的错。


爱心98695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萃瑰宝,充分体现着中华祖先的智慧。中医曾经辉煌,到达过医学的顶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医学最高水平。拿个不拾当时比喻,曾像万里长城、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曾是最强的防御工程、最牛的杀敌重器和最神奇的运输工具,可到了现代,还要拿这些来保家卫国吗?近三百年来,西医借着科学科技发展的东风,实现标准化科学化,迅猛发展;而中医未能及时吸收科学科技的养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古代经典方剂流传至今,虽有着合理的内涵,但更多是不合时宜,正如金代张元素所讲“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坚守着老祖宗的牌位,“神医”辈出,包治百病,就像凭借着万里长城、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来打现代的战争而已。即使在古代,中医也不曾包治百病,享受着中医最好治疗技术的皇帝皇子,几多活不到成年,几多死于壮年,活过花甲者只有数人而已,拿天花、肺结核、小儿麻痹、吸血虫病等也无可奈何,只有到了新中国,有了西医有了疫苗,才得于控制治愈。

中医落后了,应该知耻后勇,勇于承认勇于创新,实现标准化科学化,加强基础药理和安全性研究,明确治疗靶点、作用机理、药物有效成分和毒性禁忌等,疗效才能显著,方能迎头赶上,为现代医学再作卓越贡献,再登医学顶峰。而不是神秘化玄学化。切忌变成说唱艺术和非遗文化,供人观赏和凭吊。


杨园农夫


关于如何看待中医这个问题,目前争论很多,主要有以下两派的争论:

1.认为中医极不科学,没有“大数据”、没有“双盲”检验,中医的理论极为抽象,流派繁多,没有标准的诊疗规范及用药标准,己经不适合现代发展的要求,要坚决取缔中医。持这一观点的多为学者,学历很高者,但从来没有用中医实践过。

2.极力维护中医者,认为中医极为合理,中医集养生、治病、自然法则于一体,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要坚决维护中医。持这一观点的,多为对中医研究很深的医者、常年受疾病困扰而用中医治疗恢复者,广大基层群众。

我作为对中、西医都略懂一些的基层临床医生,并且治疗患者是拿万计数的,有着自己的拙见:

1.西医是非常规范,所有疾病的诊断标准、用药剂量是一致的,不同的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原则上是一致的。目前科学研究以致生物分子、基因、基础科学以致原子、粒子、夸克,在微观世界之中又似宇宙之大,仍然有很多破解不了的疾病。

2.中医貌似不规范,十个医生,会开出十个不同的方剂,但按中医的理论上是可以讲的通的,并且按十种不同的方法都是可以治疗好疾病的,这一点,西医思维是无法理解的。中医的思维是天、地、人,人与自然、人体内部脏器相互制约,而达到一个平衡。从这一点看,中医思维是大的,是宏观的。

所以,中、西医二者各有所长,不能因西医的发展而丢掉了中医这块瑰宝,争论可以有,但要理性对待,继续在基础科学发展的同时,研究和继承中医。

否则,可能要遗臭万年。



李名锋医生


中医的喝尿派认为喝自己的尿能治病,能延年益寿,印度人认为喝牛尿能有病治病,无病增寿。同样说不清个所以然,我们认为印度人喝牛尿的行为是极其愚昧愚蠢的,反之印度人看到中国人喝自己的尿,也是认为我们脑袋有包,得狠狠电疗。这种认知的差异,与学识相关不大,归根到底是民族情感和环境文化掺杂了其中。所以,医学一旦以中西区分就无法客观评价,要分就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

西方文明源自于古希腊,其有类似五行学说的四元素学说,旧时西方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人体内代表地水风火的四种体液不平衡所致(是不是跟中医的五行理论很相似),所以催吐放血是古西方治病的常用手段。后来显微镜的发明,西方人发现了病菌存在,很快地就抛弃了四元素学说,这就是现代医学的起源。所以说很多人认为西方人不懂得阴阳五行这类哲学的精妙,其实不然。

无论是四元素学说或者阴阳五行学说,其理论都是成说于科学落后的年代。由于缺乏观察实验手段,古人根据人体服药后的反应,最终参照阴阳五行抽象出一套只有认可本民族文化的人才会认可的病理学生理学。说到这里很多中医粉就说你眼瞎了吗,不见针炙中药在西方很火爆吗?其实人家认可的是疗效,而不是其指导理论,也就是中医那一套阴阳五行奇经八脉营卫表里正邪风寒的理论。没有人可以用这一套理论去为某种治疗手段或者药物在西方申请专利。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曾说过,中医有可用之药,无可通之理。我相信即使华佗在世,也不会有一个正常人听他的说一通云里雾里的正邪风寒理论,就让他开脑袋——都会跑到正规医院找个正规的脑科医生吧!是的,中医永远都无法把中医理论证明出来,因为它只是通过千百年的人体实验,总结出来的药物药方,再在上面强加理论。所以中医永远也没办法在一门新药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体实验之前,断定其药理。同时事实也证明了,中医那套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远不如现代医学的细致入微。既然如此,何不废医验药呢?把那些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效的药物和疗法,归纳到现代医学。

最后说一点,医学就是医学,应该是客观事实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而不是什么风动心动的哲学,所以不要掺杂民族情感在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