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動物免疫程序制定及其影響因素

動物免疫程序制定及其影響因素

高秀妹 曹紅收 劉佔豔/無棣縣畜牧獸醫局

在養殖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傳染病仍然是制約養殖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給養殖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免疫接種疫苗仍然是預防該類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制定一個安全、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介紹動物免疫程序的制定及其影響因素,普及合理的動物免疫程序。

一、不同類型疫苗的免疫機制不同

機體的免疫作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細胞免疫作用,另一種是體液免疫作用。弱毒苗能夠啟動細胞免疫作用和體液免疫作用,其免疫作用比較全面,且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所需要的時間較短,能很快產生作用,而且其刺激產生的的細胞免疫作用是局部免疫作用的主要力量,所以,一定要重視弱毒苗的免疫。但是,弱毒苗刺激產生的體液免疫作用較弱,產生的抗體較低,維持時間較短,單純依靠弱毒苗的免疫有時不能徹底抵抗病原的攻擊;滅活油苗主要啟動體液免疫作用,且其體液免疫作用很強,使用油苗能夠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循環抗體,且其抗體在身體的維持時間較長,可以抵抗病原的在全身的擴散和影響。但是,油苗缺乏細胞免疫功能,且油苗免疫產生抗體所需要的時間較長,所以往往會出現較長的免疫空白期,在免疫空白期內如果有病原的攻擊就會出現發病。而弱毒苗和油苗的配合使用,能夠互相彌補對方的缺點,並突出對方的優勢,而且兼顧了細胞免疫作用和體液免疫作用,使動物產生很好的免疫保護。

二、免疫程序的內容

免疫程序主要包括初次免疫起始月(年)齡、接種劑量、接種次數、接種間隔、加強免疫、聯合免疫和幾種疫苗同時接種。

三、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據

1.當地疫病流行情。這是制定免疫程序的第一依據,當地流行的重大疫病應該是免疫的重中之重,並應及時瞭解養殖場周圍疫情變化,隨時做出調整。

2.養殖場的發病史。每個養殖場都有自己的發病史,制定免疫程序時必須考慮該場發生過什麼病,發病日齡、發病頻率和發病批次,以此確定接種免疫的種類和免疫時機。

3.動物機體內抗體水平的影。

(1)母源抗體水平。瞭解母源抗體的水平、抗體的整齊度和抗體的半衰期及母源抗體對疫苗不同接種途徑的干擾,有助於確定首免時間。

(2)後天免疫產生抗體水平。在動物體內,抗體會中和接種的疫苗,因此在動物體內抗體水平過高或過低時接種疫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免疫應選在抗體水平到達臨界現實進行。

4.疫苗的選擇及其不同疫苗的免疫原性。有的疫病由於存在毒株眾多,所以,會製作出不同毒株的疫苗;由於佐劑可以增強免疫原性,所以可以製作出不同的滅活苗。要了解不同疫苗的特點和優勢,合理的選用疫苗,以達到更好的防病效果。因此,我們在制定免疫程序時應該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而選用相對應毒株的疫苗。應考慮選用疫苗的免疫特性,產生免疫力的時間,免疫期的長短。一般情況下應首先用毒力弱的疫苗做基礎免疫,然後再用獨立稍強的疫苗進行加強免疫。再則應考慮疫苗間的相互作用及機體對疫苗的適應力。

5.免疫途徑。不同的免疫方法對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著不同的效果。因不同的免疫方法其優點和缺點不同,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目的選用不同的免疫方法,這樣即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應答又能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

(1)不同疫病引起感染門戶和免疫門戶不同所採用的免疫方法不同,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呼吸道病一般採用氣霧、滴鼻、點眼方法進行,法氏囊病一般採用消化道免疫方法如滴口和飲水,雞痘一般採取刺種法,傳喉一般採用滴眼、滴鼻和滴肛法。雛雞傳支主要依靠局部粘膜免疫作用,來獲得對傳支的免疫力,蛋雞傳支還需要較高的體液免疫作用來支持。

(2)不同疫苗所採取的免疫方法是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一般情況下,弱毒苗可以採用氣霧、點眼、滴鼻、注射、飲水、刺種等,而油苗只能採取注射法。

6.疫病發生與季節性關係。很多疫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有許多病受外界影響很大,尤其季節交替、氣候變化較大時常發。腎型傳支、慢性呼吸道病,免疫程序必須隨著季節有所變化 。

7.應考慮本單位的管理水平和環境控制程度。飼養管理水平字不同的飼養管理方式下,傳染病發生的情況及免疫程序的實施情況有所差異。在先進的飼養管理水平下,養雞場一般不易受強毒的攻擊,且免疫程序實施較為徹底;在落後的飼養管理水平下,動物與各種傳染病接觸的機會較多,免疫程序不一定得到徹底落實,此時免疫程序設計就贏考慮周全,一是免疫程序更好的發揮作用。一般而言,飼養管理水平低的養殖場,其免疫程序比飼養管理水平高的養殖場複雜。

8.考慮建立免疫檢測制度。根據免疫檢測修正免疫程序,使畜禽免疫更科學,更合理。通過監測抗體水平能夠確切瞭解循環抗體水平,對確定免疫時機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通過免疫檢測還可以測定免疫後的免疫效果,只有免疫後達到理想的抗體水平才是成功的免疫,不成功的免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再次免疫或提前再次免疫。雖然,循環抗體的測定不能完全代表機體的綜合免疫力,但是,免疫抗體檢測是當前唯一具有實際測定意義的一種科學方法,所以使用免疫檢測技術對疫苗免疫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9.不同形式的抗體在體內的消長規。

(1)疫苗免疫後,會在一定的時間內產生相應的抗體,並不斷增高,達到高峰後再逐漸下降,到一定時間後降到保護範圍以下,這個時候就需要重新進行免疫。所以應根據抗體的消長規律,來確定疫苗免疫的間隔時間。一般情況下,首免屬於基礎免疫,主要刺激機體產生識別和應答的能力,產生的抗體較少,維持時間較短,所以間隔時間也短,二免和再免產生的抗體維持時間逐漸延長;油苗產生抗體較多,維持時間較長,間隔時間可以延長。

(2)影響抗體消長的原因:應激狀態下產生抗體較少,營養不足產生抗體較少,亞健康狀態產生抗體較少,有免疫抑制因素存在時產生抗體較少,反之較多 。

總之,一個合理的免疫程序必須是根據不同動物群、不同地域的不同疫病流行狀況、不同飼養方式、不同環境條件、不同的種源來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沒有一個程序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需要隨時根據相應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