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北三縣這塊“飛地”未來將何去何從?

十年前的北三縣,是一個少有人問津的地方,作為一個夾在北京和天津之間,屬於河北廊坊的一塊行政區域,不折不扣的鑿實了“飛地”的帽子,那時候的北三縣,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孩子。發展到今天,我們走在北三縣,依然可以看到以前城市發展留下的影子,比如,一到下雨天,就會刷爆朋友圈的“燕郊海”...

這十年的發展,北三縣的變化,現在無論是房價還是城市規劃,還是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劃發展,讓人有一些跟不上步伐,有些猝不及防,一瞬間從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直接反映城市發展的就是房價,在巔峰時刻,燕郊一度在4萬上下,大廠在3萬左右,香河也達到了2萬左右。但是過熱的發展,是畸形的,所以北三縣迎來了史上最嚴苛的限購政策,必須本地戶口或者本地三年社保才能購買,直接把一些人拒之門外,房價逐漸歸到正常價位。

北三縣這塊“飛地”未來將何去何從?

那狂熱過後的北三縣究竟要何去何從?

在中國,任何城市的崛起和發展,都繞不開黨和政府的城市總體規劃,那北三縣的規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可以再北京城市總規劃中找到北三縣未來的城市定義,

北三縣這塊“飛地”未來將何去何從?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搜一下北京2016到2035城市總規劃https://wenku.baidu.com/view/ebc5f7f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c.html?pn=51

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的設計和建設,是為了解決北京交通擁堵、空氣質量差、人口過多造成的管理的寬度和長度過長,適應國際形勢和未來城市轉型,建設京津冀都市群,非首都功能轉移必然是一個趨勢。而北三縣作為一塊飛地,成為了城市轉型中不可繞開的一個區域。

為什麼在北京城市規劃中,北三縣地位如此突出。

北三縣這塊“飛地”未來將何去何從?

行政副中心距離燕郊10公里,距離大廠15公里,距離香河20公里,這個距離,對於在北京工作和發展的上班族來說,可謂是一個不是距離的距離。而離中心城市20公里範圍之內,不可能是一片荒蕪,更別說是首都20公里的範圍之內。

距離上的優勢,讓北三縣成為了一個由“飛地”向“肥地”快速轉型的一個重大優勢。

而且,現在的北三縣,有各自的區域經濟支撐。

三河的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享有"京東硅谷"美譽之稱;

大廠供應了北京中高檔賓館70%的牛羊肉消費量;

香河目前已發展成為北方最大、全國第三的傢俱集散地,並且絕大部分傢俱銷往北京。成為了北京居家置業的首選之地。這是北京傳統服務業轉移京東的最好體現。

另外,香河還有"中信國安天下第一城"和“中國足球香河基地”,很多會議和論壇在此召開,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經濟發展。

而且在今年的兩會中,北三縣作為議題被提到,北京和河北相關代表都提到,北京公共服務向北三縣延伸佈局,要高質量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

重點要按照“四個統一”要求,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政策、統一管控”,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向北三縣延伸佈局。

北三縣這塊“飛地”未來將何去何從?


通州往東,再無北京,北三縣作為首都功能輻射區域,未來的城市建設,更會進一步得到提升。

交通方面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基礎設施聯通。

1、地鐵平谷線:據悉規劃已經到位,將在燕郊分為兩支,一支進入副中心,一支直通朝陽東壩地區。作為環京第一條跨省地鐵線,可以更好解決“居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的大量上班族通勤壓力;

2、廠通橋:大廠到通州的道路,目前已修至大廠潮白河畔,還需修建跨河大橋相連通州;

3、通武廊輕軌線路:串聯通州、武清和廊坊北三縣。

二、教育、醫療齊發力,推進協調發展。

1、中國人民大學擬投資50億,在大廠建設出版傳媒融合創新中心、附屬中小學和高端人才社區。全面提升大廠基礎教育水平;

2、北京師範大學將在香河建設北京師範大學亞太國際教育培訓中心;

3、首都師範大學附屬香河實驗學校;

4、北京五中分校大廠分校高中部;

5、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香河醫康院區,計劃建成非營利性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希望未來的北三縣,穩步發展,不要讓房價成為老百姓心中之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