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在《红楼梦》中,作者写了两个女孩子曾经在小时候被和尚劝过让出家的,而这两个人的父母都没有听从和尚的话让女儿出家。这两个人,就是林黛玉和香菱。

香菱的出身并不低,她的家族是江南乡宦甄家,在当地也算是望族的。父亲也是一个读书识字神仙一流人品的人物,母亲更是性情贤明、深明礼仪的大家闺秀。书中对于甄士隐家是这样介绍的: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所以,如果香菱不是被拐子拐卖,而是在甄家平安长大,那么她至少也算是一个小家碧玉。以甄家在当地的实力和名望,应该是可以给香菱找到一个好的婚姻,也许还会是如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只是世事难料,香菱最终是被拐卖,而且辗转被呆霸王薛蟠买来做了妾,最后也难逃被夏金桂折磨而死的命运。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而香菱曾经也许还会有另外一种命运的可能,那就是小时候被父亲甄士隐抱到街上时,碰到了一僧一道。当时僧道就要度化小香菱去出家,只是甄士隐并没有当回事。

原文: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足,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

试想,如果甄士隐当时听从了和尚的话,送香菱去出家,那么,香菱便不会在看花灯时被拐子拐走。也就不会被卖给薛蟠为妾,更不会被夏金桂折磨致死。那么,她也许会青灯古佛相伴,安静平安的度过一生。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有过相同机缘的还有一人,正是书中的第一女主角林黛玉。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过,黛玉在初进贾府那一天,曾经说了一段话,正是说了自己小时候和香菱相似的一次机缘。

原文: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黛玉的这一段话真是意味深长,又是那个癞头和尚,也是要度化了去出家的,林如海夫妇自然是没有同意的。林如海和甄士隐,两个都是江南富绅,名宦世家。都是性情恬淡,不喜钻营的诗书望族之后。并且都是膝下无子,只有这一个女儿聊解膝下凄凉,又怎么能舍得将这唯一的女儿送去出家呢!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但是和尚对香菱和黛玉说的话却是不同的,说香菱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在度化不成之后便送出了一首偈言: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从这首偈子里可以看出,和尚其实是预言了香菱以及甄家之后的命运。事实证明,在之后不久,香菱就在元宵佳节的时候,被拐子拐走,最终真没有逃得过“菱化空对雪澌澌”的下场。而甄家也在随后,便破败于一场大火之中。

至于对黛玉,和尚并没有说太多的预言,而是给了一些能一生平安的建议:第一、从此不许见哭声;第二、除父母外,外姓亲友一概不能见。不知道作者为何要给黛玉设置这样两条命运的限制,也许正是要显示讽刺的意味吧!因为之后不久,黛玉的母亲病逝,试想她如何能不哭呢!再之后又与父亲分离,孤身一人去往京城外祖家。从此一生都是寄居在“外姓亲友”家中,并且生来就是为了还泪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哭泣。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林如海夫妇听从了和尚的建议,送黛玉去出家了。那么,黛玉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也许有人会说,应该和妙玉一样吧!关于妙玉的出家,书中是通过下人林之孝家的之口交代的。

原文: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红楼梦》中两个被和尚劝说出家的女孩子,为何都没有出家?

这里交代,妙玉的家族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倒是没有说是和尚度化,只是说因为从小身体多病,买的替身出家都不中用,所以最后还是自己出了家。并且说这妙玉“文墨极通,模样极好”,这不得不叫人联想到黛玉。

如果黛玉当初真的出家了,也许从表面上来看,真的和妙玉是一样的。只是也许以黛玉性情和才情,或许会更高于妙玉吧!

事实是,香菱也好,黛玉也好,都没有听从和尚的话而出家。甄士隐和林如海都是儒学的典型信奉者,也许他们和贾政一样,都不信那和尚道士的话吧!也或许这就是她们两个的宿命,毕竟她们是金陵十二钗正副两册起首的第一位薄命女子。若真的都被和尚度了去,那还如何来这一篇“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