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三国时孙权为何最晚称帝,甚至要在曹丕和刘备都死了之后才称帝

众所周知三国里最先称帝的是曹丕,魏王曹操虽奋斗一生,却到死那天也没有称帝,在曹操死后,曹丕不得不称帝了,因为曹丕的能力没有曹操强,长此以往的话怕群臣不服,引发事端,所以曹丕要靠称帝来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然而刘备称帝是为了明确自己的合法性,表明自己是汉室正统,是大汉天下的延续,不过偏安一隅终难成大事,然而孙权为何要比他们晚九年才称帝呢?还要等他们都死了之后。


三国时孙权为何最晚称帝,甚至要在曹丕和刘备都死了之后才称帝


其实在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之后,留给孙权的选择就只有三种了,一种是臣服于曹魏,一种是臣服于刘备,还有一种是自己称帝,当时孙权的情况比较特殊,吕蒙突袭荆州斩杀关羽后,让刘备很是恼火,刘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北伐东吴,统一汉室江山为关羽报仇,此时的孙权就算向刘备称臣,刘备还是要为关羽报仇,也不会接受他的臣服,依然会派大军攻伐东吴,孙权自己称帝也是一样,自己称帝后刘备正面进攻东吴,曹魏在背后偷袭那东吴就腹背受敌了,所以精明的孙权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向曹丕称臣,接受曹丕吴王的封号,先稳定住曹丕与刘备正面决战。


三国时孙权为何最晚称帝,甚至要在曹丕和刘备都死了之后才称帝


刘备带大军攻打孙权,孙权拜鲁迅为东吴大都督,陆逊此人才能卓越,颇有周瑜当年之风,一把大火让刘备一败涂地,而后刘备死于白帝城,正式解除了刘备对孙权的威胁,然而此时曹丕突然派兵突袭江陵,想利用孙刘交战之际,来个渔翁得利,幸好陆逊英明没有再次与蜀汉军队纠缠,而是回军对付曹丕,而后孙权主动派遣使者出使蜀汉,要求再次结成联盟,与曹魏彻底断绝联盟关系,然而此时的孙权不仅没有臣服于曹魏,也没有臣服于蜀汉,刘备举国之力来犯时,也是迫不得已向曹丕称臣。


三国时孙权为何最晚称帝,甚至要在曹丕和刘备都死了之后才称帝


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而后三年魏帝曹丕病死,三国中的君主就只剩孙权一人了,孙权不是不想称帝,他想称帝但是他会审时度势,他不急,无论她称帝与否,他都能控制东吴之地,继续割据江东之地,况且曹丕死后,新帝继位,军政不稳,诸葛亮趁此机会率军攻打曹魏,这是两方势力都在拉拢孙权,孙权此时正好坐收渔人之利,手段相当之高明。


三国时孙权为何最晚称帝,甚至要在曹丕和刘备都死了之后才称帝


曹丕称帝九年之后,刘备称帝八年之后,公元229年孙权终于称帝了,但是此时他的老对手曹操,刘备都已经去世了,连曹丕都已经去世了,此时的吴国不输于蜀汉,不输于曹魏,自己独立的一个小国家,又拥有长江天堑护佑,江南土地肥沃,足以称帝,所以此时的孙权称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