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沙裡淘金” 成為不良資產領域排頭兵

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沙裡淘金” 成為不良資產領域排頭兵

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沙裡淘金” 成為不良資產領域排頭兵

一個展位、幾疊厚厚的資料、五六個員工……時間閃回到2000年6月,這是當時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2010年更名為“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參加第二屆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時的情形。當時由於不良資產這一領域並不為人熟知,展位前人跡渺渺。

17年後,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舉辦了2017年不良資產高峰論壇,宣告不良資產產業鏈邁入2.0時代。這場活動吸引了超過500人出席,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成立近19年,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見證著不良資產投資的興起、發展和成熟。而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也在這19年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創新推出“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化解浙江金融風險,支持浙江經濟結構調整和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成立不到一年 首次參展僅獲7份合作意向書

我國的資產公司誕生於亞洲金融危機之時,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了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解決銀行業不良資產問題,國務院於1999年先後設立4家資產公司,專門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中國信達便是其中一家。當年9月,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正式成立。

事實上,雖然不良資產名字中含有“不良”兩字,但有些不良資產還是有一定的投資價值。比如當一些企業因受到行業週期影響,企業現金流出現異常,銀行貸款不能按期償還,因此被納入“不良資產”行列。但當這類企業度過行業嚴冬,現金流迅速回籠,還是可以摘掉“不良”的帽子。又比如,有些企業雖然因資不抵債已經停產,但企業資產還是有一定價值,也值得投資者關注。因此,處置不良資產也被稱作“沙裡淘金”。

遺憾的是,當時投資者和機構對於不良資產的價值並不瞭解,2000年6月份在寧波舉辦的第二屆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上,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僅僅收穫了7份項目合作意向書。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仍感慨萬分。

舉辦當時最大不良資產招商會 120多個位置擠下160餘人

把時間拉回到2005年。那一年的2月28日,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舉辦了2005年資產批發處置招商推介會。這是當時浙江金融史上最大一次不良資產批發處置的招商推介會,信達杭州辦事處向國內外投資人推出了由建設銀行政策性剝離的不良資產、香港銀建公司委託資產包、交通銀行損失類和核銷類資產包、中行可疑類債權資產包等不同組合的資產包59個,涉及債權總額44.2億元。

為了這次活動,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做了充分的準備,不僅在媒體上投放公告預熱,還對推介的所有資產包進行了評估,充分考慮了市場可接受能力,令資產包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和可參與性,適合實業投資。另外,因這些資產包大多分佈在杭州、寧波、溫州、紹興等市場環境較好,產權交易活躍的地區,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一定的升值潛力。

活動當日,出乎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員工意料的是,原本預訂120多個座位的會場,最後擠下了來自130多家企業的160餘人。當時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僅邀請了89家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包括“雷曼兄弟”、“高盛”、“漢柏”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以及兩家外商,但不請自來的投資機構(投資者)竟超過了40個。

事實上,彼時還有10多家律師事務所派出代表出席這次活動,而參會的拍賣公司更多,佔比在25%左右。在當時,律師事務所和拍賣公司參與不良資產處置並不特別,這體現了當時不良資產處置的“三打”(即“打官司、打包和打折”)模式。

5月18日,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的首個資產包首槌開拍。這是建行1999年剝離的紹興地區不良資產包,起拍價300萬元。經過5家投資者25輪的激烈競爭,一位個人投資者最後以685萬元的價格落槌成交。到了5月26日,第一批資產包最後一批資產包落槌,被三家拍賣公司承拍。由此,中國信達杭州辦事處第一批22個資產包,合計債權12億元,經過10場拍賣會全部成交。

構建資產處置平臺 開啟全新的不良資產B2C交易模式

隨著不良資產的價值慢慢被挖掘,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這一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今的不良資產交易,律師事務所和拍賣公司的身影漸漸少了,投資者的身影漸漸多起來。不過,如何加大不良資產處置的公開、透明和社會參與度,最大限度地通過市場發現價格,是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一直以來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與時俱進,運用“互聯網+”思維,將線下處置放到線上,是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作出的新嘗試。2015年3月以來,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與淘寶網合作推出資產處置平臺,已成功競價拍賣多筆債權,成為第一家擁抱“互聯網+”的資產公司。

在2017年不良資產高峰論壇上,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宣佈打造不良資產產業鏈2.0時代。在這次活動中,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與阿里巴巴閒魚拍賣共同推出了閒魚網信達資產專窗。同時,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向社會所有投資者開放不良資產管理系統的招商報價端口,投資者可通過微信查詢到信達近期擬處置的資產,全面細緻地瞭解到資產的具體信息,並直接與公司就意向資產進行洽談報價,提升了信息的公開度、透明度,開啟了全新的不良資產B2C交易模式。

目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搜索“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找到公眾號加以關注,隨後直接進入右下角的“招商報價”菜單,即可查看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近期將要處置的資產信息。與傳統方式相比,通過微信端口查詢報價減少了中間環節,並有專業的項目經理答疑解惑,讓投資者能夠更加專注於不良資產處置的核心能力。

毫無意外,這次活動座無虛席,超過500人共同見證不良資產買入2.0時代。不過,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遠遠想到了前頭,這次活動還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顧及到了那些無法親臨現場的投資者。

19年來不忘初心專注主業 成為不良資產行業的排頭兵

從參加第一場推介會時不為人所知,到舉辦當時浙江金融史上最大一次不良資產批發處置的招商推介會,再成為第一家運用“互聯網+”的資產公司,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一路走來,經歷著改革開放以來不良資產領域的時代變遷。如今的不良資產處置已不再是無人問津,處置模式也從傳統的“三打”進化為“三重”(即“重組、重整、重構”)。

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以經營資產的理念,在對資產進行科學分析、分類的基礎上,靈活選用或組合債權轉讓、債務重組、資產置換、以物抵債、重整、債轉股、委託處置等處置手段,幫助淘汰過剩產能,實現殭屍企業的市場出清;解決企業互保等擔保鏈問題,挽救擔保圈中的優質企業;幫助企業卸下包袱,剝離低效資產做強優質主業。

數據顯示,2017年度,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實現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超過200億元,公開市場佔比繼續保持同業領先;創新“不良資產+”模式,拓寬資產處置渠道,參與實施了1個市場化債轉股項目,落地金額9.14億元,為省內首單市場化債轉股項目;與浙江恆逸集團共同發起設立20億元併購基金,使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真正實現結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還圍繞集團“大不良”戰略,立足問題機構與問題資產,積極盤活存量資產,與浙江富春集團共同發起設立7億元倉儲物流併購基金,助力企業倉儲物流板塊業務的發展升級,總體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

19年風雨走來,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不忘初心,堅守不良資產主業,堅持運用資產經營新思維、互聯網新技術、資產處置新模式,打造不良資產新生態,以行業排頭兵的角色,引領市場向更專業更精細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