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說,無論學什麼,師父只能教你皮毛,把你領入這個領域,但是學到什麼程度,未來能發展到什麼樣,就要看個人的修行了。與其說是“修行”,不如說是“

悟性”,要更貼切。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悟性”,就是指對事物的感知力、洞察力以及思考的能力悟性好的人才能快速的理解事情的本事,並且同時分析出事情的未來發展,提前做好判斷和準備。

對於孩子們來說,悟性也是很重要的,悟性好的孩子,在學習中才能遊刃有餘,學習新的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只要簡單的提點一下,就馬上能領悟到其中的精髓,然後做到融會貫通。

說白了“悟性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差”。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大家在看武俠小說的時候,肯定都聽過,某個大師級人物,評價一個新人的時候,經常會說,這個人“天生骨骼清奇,悟性極高,必定是可造之材。”也就是說通過看一個人的悟性高低,基本就能判斷出,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了。

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悟性很高的話,那麼就恭喜他的爸爸媽媽了,孩子學習的問題,你們不用發愁了,孩子的成績絕對不會差的。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那麼好多家長就要問了,怎麼才能知道孩子的悟性是高是低呢?家長可以在以下3點細節著手。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第一點,孩子是否善於發現問題

假如,自家的孩子,在你教他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說明孩子具有一定的悟性,能夠在事情中找到問題的所在。例如:媽媽和孩子吃飯的時候,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我們要吃飯呢?吃飯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悟性很好的人不光具備能聽明白別人說話,同時還可以在說話的過程發現其中蘊含的問題。孩子只要擁有這個能力,就能在某件事情中,找到問題,瞭解重要性,以及必要的程度,只有看清了這些問題,才能全面的瞭解事情的根本。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第二點,孩子是否能認真的傾聽

孩子的悟性好不好,和傾聽的能力有直接的關係,當父母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通過觀察孩子的反應,就能知道孩子對於內容的接受程度,孩子的悟性越高,聽故事的時候就會表現的越認真。

而孩子的傾聽能力還和孩子的知識面有著緊密的聯繫,知識面廣泛的孩子,才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但是光是能認真傾聽,也不完全代表著孩子的悟性高低。

判斷孩子悟性的還要看孩子能否發現故事中的畫外音,能否理解話外之意。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詳細的交代某件事情,而孩子能根據自己的有限的語言以及動作分析出背後真正的日子,這就說明孩子的悟性是非常高的。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第三點,孩子是否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會語出驚人,頻曝金句,而大人平時並沒有刻意的教過其中的含義,這就說明了孩子在我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並且能夠掌握使用的方法,這就是孩子已經對這個知識完全吸收了,甚至還能很好的通過自己的理解運用到交流對話中。

有的時候,當孩子遇到一件新鮮的事物的時候,往往會一連串提出好多問題,甚至問題會多到讓父母覺得煩,其實這正是孩子悟性不錯的表現。

上面的三點都能讓父母觀察出孩子的是否具有悟性,孩子的悟性怎麼樣。孩子悟性高,家長自然歡天喜地;孩子悟性不高,家長也不要氣餒,因為悟性是可以通過鍛鍊還提升的。家長可以通過下面的3點來有針對性的提升孩子的悟性。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第一點,多向孩子提出問題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會給孩子講故事,並且在講故事之前,我會告訴孩子,“一會聽完故事了,我會給你提出幾個小問題,答案就藏在故事中。”

這樣做的目的是提前告知孩子,聽故事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盲目的聽聽就算了,另外給孩子提個醒,用提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也會在我要提問的地方家中語氣,和別的地方有明顯的不同。然後講完故事後,就針對這些地方提出一些小問題。

先通過提問故事中情節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當孩子學會傾聽並且也能理解故事中的內容,就可以開始做些擴展訓練,在問完故事中的問題後,再提出一些故事之外的問題。

像給孩子講龜兔賽跑的故事的時候,我就會問孩子“為什麼兔子就比烏龜跑得快呢?”“烏龜為什麼會有烏龜殼?”等,先聽聽孩子的回答,再根據孩子的回答,給出正確的解答。

孩子會在父母循序漸進的引導中,從被動思考轉變成主動思考,知道孩子會善於思考,並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只有願意動腦的孩子,悟性才會提高。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第二點,多跟孩子玩智力遊戲

中國的漢字是博大精深的,而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玩玩腦筋急轉彎的文字遊戲,讓孩子通過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善於發現其中的精髓。孩子會在輕鬆愉悅的智力遊戲中,發散自己的思維。像“為什麼飛機飛再高都不會撞到星星呢?”“因為星星會閃”。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第三點,用對比的方式來給孩子講解

所有的事物之間都是有各種關係的,家長可以利用這期間的各種聯繫,給孩子進行講解。並且讓孩子從中學會如何進行聯繫,形成類比遷移的思維習慣。

給大家舉個例子,例如:喂小貓吃飯,同時也能聯想到人也要吃飯,再聯想到汽車要加油等,讓孩子從中找到規律,學會聯想。

“悟性”是學習的根基,擁有這3個特徵,孩子的成績父母不用愁


總結:好多家長會說,自己家的孩子,平時也是天馬行空的,悟性非常好,但是學習成績就很一般。其實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孩子的精力並沒有完全放在學習上,至少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還會溜號。

而家長需要鍛鍊孩子的專注力,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家長孩子很高的悟性,那學習起來就會事倍功半輕鬆很多。也就是說,悟性只是孩子的根基,而後天的習慣,根基穩房子蓋的也會越高,如果根基不穩,即使是上面蓋的很整齊,達到一定高度也會倒塌。

家長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