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故事: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刘备不是传说


故事: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刘备不是传说


故事: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刘备不是传说


故事: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刘备不是传说

东汉末年,在帝国的北部,幽州的琢郡、琢县有一对普通的夫妻,生下一个小男孩。男孩儿的出生一切都很平常。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出生时满屋红光,没有白气冲天,更没有什么五彩祥云。小男孩就这样与你我他一样,极其平常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这一年是公元161年,东汉桓帝沿袭四年,一般来说,平常人家生一个孩子,也就像土地上多一粒尘埃一样,是不会被人记住的。这个男孩的出生,之所以被人记住,是因为他有一个不平常的名字——刘备。六十多年以后,他有了另外一个称呼——蜀汉昭烈皇帝。

小刘备来到了这个世上,没有太多的人在意,但是,至少有两个人非常在意,非常高兴的,那就是他的爹和娘。他爹叫刘鸿,在琢郡政府部门工作,算是东汉国家公务员,有了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至少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小刘备就在爹娘的疼爱中幸福地成长着。如果没有意外,小刘备还可以继续幸福下去,可以轻松愉快地从童年走上少年。可惜,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如同今天时不时有飞机掉海里,动不动有流感来侵袭。当年的世界,照样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发生。

童年的刘备遇到的第一个意外是非常不幸的,不幸程度之高,伤害力之强,被公众认为人生三大不幸之首,那就是年幼丧父。对于年幼的刘备来说,年幼丧服这四个字,他未必懂得有多少,也许是家里少了一个男人,从此以后再也看不见这个男人了。这个男人待他非常好,常常逗他玩儿,常常买好吃的,待他逛公园,买好衣服,仅此而已。由于刘备的爷爷做过县令,他爹当过公务员,算是干部家庭,经济条件还算可以。他爹去世的几年里,大概也就那么几年吧!他的生活轨道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他没有流浪街头,成为无家可归的孤儿,不用去当乞丐讨饭吃,也不用给地主家放牛。甚至,刘备就在这个时期上了当时的小学,也就是私塾。他开始识字了,要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我们知道,人在少儿时期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在读私塾的几年里,刘备知道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看作是有意义的、没意义的;在大人看来是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一些事情。比如说,他知道他们的祖国叫大汉,国家的领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汉离建国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有了很多个英雄皇帝。有一个是开国皇帝汉高祖,是一个神勇无比的大英雄,手提三尺宝剑斩白蛇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朝,又打败了强悍的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地域无比广阔、人民无比幸福的国家——大汉王朝。对于刘备来说,他明白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他刘备就是大英雄汉高祖的后代,也算是大汉皇祖一脉。这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是他很自豪的事。于是,他常常用非常自豪的口味对他的同学们说:“我就是大英雄汉高祖的子孙,是堂堂正正的大汉皇族。”可是,他的同学常常用非常鄙夷口味对他说:“别吹牛了,天底下姓刘的非常多,凭什么你就是皇族?”小刘备自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就回家问他娘,还有他的叔叔刘子靖以及同宗的老人。

小刘备与家族成员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十分肯定,刘备以及他的同宗都是大汉皇族,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鲁城候刘峥的后代。听起来很拗口的,没有错,刘备和汉高祖就是这么个关系。家族认为,祖宗当过皇帝是好事,他们异口同声的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是,支撑结论的证据十分缺少。除了他的爹爹叫刘鸿,他的爷爷叫刘雄以外,从刘雄到鲁城候刘峥的谱系传承无从考证。由于家族衰落,不注重修家谱或是家谱遗失,祖宗问题往往是子孙解不开的谜团,刘备就被祖宗问题困扰了一生,一直到做了蜀汉皇帝后还是弄不清自己的祖宗。其实,这个问题刘备大可不必难过,这个问题也不是让他一个人头痛,也让一千八百年以来,对他感兴趣的许多人头痛。如果这些人跨越一个时空,完全可以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根据他们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是的站在左边,说不是的站在右边针锋相对,甚至,带些火药味。这些人中杰出代表是罗贯中,他在传世作品《三国演义》一书中,排除史料不足的原因,他要有史料要证明,没有史料也要证明的认真开展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克服了史料不足的困难,不仅证明了刘备是汉高祖玄孙的问题,而且,还让刘备当上了汉献帝刘协的叔叔,甚至,给刘备的列祖列宗取了名字。可是非常不幸的是,罗贯中勤奋劳动得出这样一份成果,又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说成做自相矛盾的,这样刘备比汉献帝低了四辈,根本就不是什么皇叔。

虽然刘备不是皇叔,刘备的身份是靠谱的,因为一个人冒充皇族,肯定会被人揭穿,尤其是被仇人揭穿。比如: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一门心思要给大名人朱熹当孙子,尚且未能如愿。可见,冒充名人后代难度系数有多高。刘备与曹操撕扯了大半辈子,曹操集团的人往他身上泼的脏水够多了,却始终没有说他的皇族身份靠不住,原因只有一个,不是曹操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后来人的争论,当时的小学生刘备,自然不可能知道,他所知道的是,祖宗当皇帝已经是很遥远的故事,而且,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其中,中山靖王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生意专家,只算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几个,到了刘备这一代,已是刘姓皇帝遍地走了。作为皇族的他,只能有一样好处,听起来,名头比较响亮。比如,碰到陌生人之后,刘备说出他的出身,会换来一句“失敬!失敬!”说完了,还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不过,当时的社会很流行门第出身,生为平民百姓的刘备,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头,他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不论别人相信不相信他的门第的皇帝,刘备自己是相信的,而且是相信的坚定不移。

一个人长期相信一件事,就会把这事儿当真,就会在不经意间下意识的的表现出来。所以,刘备每次提起自己身世来,总是语气平静,神情严肃,不容置疑的说出: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而且,每次平静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备的内心很不平静。前面我们说到,就算刘备认识到自己的祖先是大皇帝,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他该干啥还得干啥,没有一丁点儿变化。比如说,他依旧和同学们一样在私塾读书,背论语,一样的玩儿游戏,吹牛皮。但是,有一天,他吹了一个天大的牛皮。当时,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儿一起捉迷藏,又吹起了牛皮,大伙玩儿的不亦乐乎,吹的是天花乱坠。轮到刘备吹牛的时候,他指着他家大门前的一棵大桑树说:“我一代能坐上皇帝乘坐的车子”。这一句话,谁都能听得出来,他不是一定要做什么皇帝的车子,而是要坐上皇帝的位子。

刘备吹牛的时候,那棵大桑树正是枝繁叶茂,远远地望去,正如皇帝的车盖。当时的人们知道,皇帝继承人的合法位子的确定,一定不会是刘备同学,他想当皇帝,只能通过不合法的手段,而用不合法的手段夺取皇位,有一个特殊的称呼,那叫做“谋反”。因此,刘备的这个牛皮把他的叔叔刘子靖吓了一跳,训斥他说:“勿忘语,休瞎说!小心被灭族”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刘备小时候的这句话,在《三国志》这本书里有记载,被认为刘备从小就有志气。在我们看来,这也就是儿时的一句戏言,玩笑话。就像现在孩子们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吹牛一样,这个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大官”,那一个说:“我长大了要当元帅”,还有人说:“我长大了要当总统”等等,吹吹而已,各有各的幻想,大不可认真。

只不过是,刘备后来真的当了皇帝,人们夸耀刘备而已:说刘备从小就胸怀大志,天生不凡。一个人究竟要走出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和艰苦奋斗,与小时候的一句玩笑话是没有关系的。

吹牛归吹牛,吹牛完了,还得干正事儿,刘备当时的正事就是上小学。不久之后他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办,,那就是卖草鞋。

摆地摊儿卖草鞋。自从刘备家里的公务员刘鸿去世以后,家里就没有了收入,家境再好,这样下去也会坐吃山空。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八百多年,许多事情却没有改变,除了皇帝的特殊群体之外,像刘备这样的普通人要想不饿肚子,就得找份工作,不停地干活。那个时代女工不受欢迎,刘备又没长大,孤儿寡母想要找份工作,实在是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于是孤儿寡母就找了一个门坎儿比较低的工作,那就是摆地摊,卖草鞋,兼营草席,不是批发搞零售,是自产自销。好在编织草鞋、草席这样的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孤儿寡母学起来不算是太难。刘备的母亲已是个体摆地摊的从业者未雨绸缪,在刘鸿去世不久之后就入了行。刘备应该是在小学毕业,或是辍学之后才正式加入这个没有前途职业的。刘备虽然年纪小,这个时候,大约也就十来岁,但是摆地摊儿这份工作,多么艰难,多么心酸,他是体会出来的。

自认为是皇家子孙的刘备,从事这样一份下贱行业,沦落为地地道道的草根,不用说,他心中的落差是相当大,不过,他只能如此,因为他要吃饭,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毫无疑问,年少的刘备与我们身边的许多朋友一样,遭遇了人生的逆境。对他来说是生命中的第一次,但是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逆境出人才,逆境是一笔财富。年轻人多吃些苦有好处,这些话绝对不是用来忽悠人的。逆境最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智,在遭遇逆境的磨砺下,渐渐失去了棱角,失去了自我,最终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即便是有一天机会来了,也会擦肩而过。

当然,还有一些人,在逆境中,越做越勇,永不放弃。虽然不得不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但是,他们心底的信念却更加坚定,更加明确。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实现心中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不断地摸索切实可行的道路,他们缺少机会。机会没有到来的时候,这两种人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一旦机会来到,他们的天壤之别,就会立刻地显现出来,而刘备正好是后一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