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冬季番茄管理技術,你知道嗎?

當今時代由於人們飲食需求越來越高,又需要食用不同季節的蔬菜,這就要採用大棚蔬菜種植,可人為控制蔬菜上市季節。採用大棚覆蓋塑料薄膜種植蔬菜,就是人為地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調整蔬菜生產季節,調節市場需求,促進蔬菜優質高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正值冬季,蔬菜管理也是相當重要的。今天小編根據自己客戶種植番茄過程中應用的管理技術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溫度調控:

晴天時,白天棚溫上午25~28℃,下午25~20℃;上半夜15~20℃,下半夜13~15℃。陰雨天,白天棚溫25~20℃,夜間10~15℃。

其次,肥水管理:

1.施肥:待首花序的果似核桃大時,於高畦中間膜下澆水,每畝追施尿素6.5千克、硫酸鉀10千克。

2.澆水:一般2月中旬至3月中旬,15天左右澆一次水,並畝追施複合肥20千克,3月中旬後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結合澆水每次畝施複合肥15~15千克;後期可使用增強型磷酸二氫鉀(灃諾)葉面追肥來補充番茄所需的磷鉀元素,以壯秧苗防早衰。

同時噴施(豐寶)來補充番茄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全面補充營養,提高番茄品質。

在首穗果長至1釐米左右,澆一次膨果水,隨水追一次膨果肥,畝施複合肥(20-10-15)30千克;以後每結一穗果澆一次水追一次肥。澆水時應採用膜下滴灌澆水,降低棚內溼度。


最後,病蟲害防治:

當前,番茄種植過程可能會遇到以下幾種病蟲害:灰黴病、葉黴病;白粉蝨斑潛蠅等等,在這要提醒大家就要選對藥劑加以防治。

1.灰黴病

冬季番茄管理技術,你知道嗎?

發病條件:發病適溫20-25℃,最高32℃,最低4℃,對溼度要求嚴格,空氣相對溼度達90%時開始發病,高溼維持時間長,發病嚴重。

發病症狀:番茄灰黴病主要為害花果,亦可為害葉片與莖。幼果染病較重,柱頭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後向果實轉移。果實多從果柄處向果面擴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軟腐,病部長出大量灰綠色黴層,嚴重時果實脫落,失水後僵化。葉片染病,多從葉尖開始,病斑呈“V”字形向內擴展,初水漬狀,淺褐色,有不明顯的深淺相間輪紋,潮溼時,病斑表面可產生灰黴,葉片枯死。莖染病,產生水漬狀小點,後迅速擴展成長橢圓形,潮溼時,表面生灰褐色黴層,嚴重時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40%嘧黴胺1500倍液進行噴施。

2.葉黴病

冬季番茄管理技術,你知道嗎?

發病條件:

病菌喜高溫、高溼環境,發病最適氣候條件為溫度20~25℃,相對溼度95%以上。多年連作、排水不暢、通風不良、田間過於鬱閉、空氣溼度大的田塊發病較重。年度間早春低溫多雨、連續陰雨或梅雨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秋季晚秋溫度偏高、多雨的年份發病重。

發病症狀:主要危害番茄的葉、莖、花、果實上,初期在葉片背面出現一些退綠斑,後期變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規則形黴層,葉片正面在相應的部位退綠變黃,嚴重時,葉片常出現乾枯捲縮。

防治方法: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

3.白粉蝨

冬季番茄管理技術,你知道嗎?

發生條件:最適發育溫度25℃—30℃,在溫室內一般1個月發生1代。

危害特點:

①直接為害,連續吸吮使植物生長缺乏碳水化合物,產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時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發黴菌,其分泌的蜜露適於黴菌生長,汙染葉片與果實。

④影響產品質量,真菌導致一般果實變黑。

⑤傳播病毒病,白粉蝨是各種作物病毒病的介體

白粉蝨成蟲排洩物不僅影響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煙病等病害的發生。白粉蝨在植株葉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響到植物正常呼吸與光合作用,從而降低蔬菜果實質量,影響其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可用阿維·啶蟲脒進行防治。

4.斑潛蠅

冬季番茄管理技術,你知道嗎?

發生條件:月均溫25℃—27℃,降雨少適其發生。

危害特點:幼蟲潛葉危害,葉片正面出現由粗到細的灰白色彎曲蛀道。此外,雌成蟲刺吸汁液,使寄主植物落花、落果甚至死亡。還傳播植物病毒病。

防治方法:可用阿維·啶蟲脒進行防治。

以上就是小編根據自己客戶實際應用的管理技術來向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小編這次分享的這幾點番茄管理技術能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