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自动挡车在什么时候用S挡和M挡?

一般来说,汽车的自动变速箱按照高配和低配车型可以分为两种操作模式,低配车型一般带有L档,中高配车型带有S或者M档,有的车型s挡和m档分开的,有的车型m挡和s挡是合在一起的,也就是俗称的手自一体变速箱。很多人在开车时基本上就是一D到底,即使汽车开废了也不曾用过其他模式,实际上,这是对变速箱的严重浪费。

自动挡车在什么时候用S挡和M挡?

这里需要明确的和大家说一下的是:无论是L/M/S,都只是D挡的衍生的模式,实际上都是D挡,区别仅仅是变速箱的挡位控制逻辑不一样。其中L档是低速模式,不能自主进行挡位切升降,S和M是手动模式,可以在保证变速箱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用户自主升降挡。因此实际上所谓的L档、M档、S档应该成为模式更为贴切。

自动变速箱的车好开,但是开好却不容易!日常情况当然可以一D到底,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变速箱匹配的L、S、M这几种模式来更好地发挥汽车的性能,同时保证行车安全。

自动挡车在什么时候用S挡和M挡?

L模式的使用时机:

L是变速箱的低速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变速箱不自动升档,带有液力变矩器的变速箱液力变矩器不锁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代的自动变速箱的L模式只是下坡而设计的,不是用来上坡的,看到很多车评人说L是上坡使用,这是不正确的,由于液力变矩器不锁止,动力输出只能靠液体传递,液力变距器内部的温度会急剧上升。很多车友在长时间使用L上坡后,会在驾驶室里面闻到高温焦糊味道,这就说明变速箱温度过高,这对变速箱有很大的伤害。实际上,在D档模式下,在上坡扭矩不足时自动变速箱并不会自动升档,仍然会使用低档位大扭矩进行上坡,L模式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安全,也就是在下长坡时切换到L模式,利用发动机的阻力控制车速,防止下坡时频繁使用刹车导致刹车片因为过热而产生刹车衰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冰雪路下坡时应该切换到L模式,利用发动机的阻力控制车速,防止因为使用刹车导致整车侧滑。因此L模式就是基于安全而设计的模式。

自动挡车在什么时候用S挡和M挡?

S/M的使用时机:

中高配车型一般匹配的手自一体模式,也叫运动模式或手动模式,为了突出汽车的运动性,S/M允许用户在特殊的情况下自主的进行档位的升降,因此S和M使用时机更加灵活。

  1. 超车时:超车时可以立即切换到S/M模式,手动降低档位,利用变速箱的低档位大齿比,输出大扭距,迅速提升发动机转数,使汽车加速性能更好,减少汽车超车的时间,提升安全性。

  2. 享受驾驶乐趣时:由于在驾驶过程中可以自主地进行挡位升降,为了享受驾驶乐趣,提升汽车的加速性、推背感、运动感,可以利用S/M模式,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当然,代价是油耗会更高。

  3. 对于双离合来说,在拥堵低速环境下,切换到手动模式,可以降低档位自动升降的频率,防止变速箱发热。

自动挡车在什么时候用S挡和M挡?

  1. 在下长坡时,应该切换到手动模式,用低档位行驶,利用发动机阻力控制车速,道理和前面所说的用L模式是一样的,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

  2. 冰雪路下坡时:要切换到手动模式,用低挡位控制车速,尽量降低使用刹车控制,在下坡时,由于轮胎抓地力不足,使用刹车很容易产生整车的侧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