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下雪的時候並不冷,雪化後的冰期才是最冷的時候。


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冰封了電動車行業傳統的開年熱銷期,這幾乎也是整個上半年最黃金的銷售時刻。雖然不如餐飲、旅遊業損失慘重,但電動車行業的損失可能比新國標落地還要大一些。


隨著疫情的向好發展,電動車行業從2月中下旬開始相繼復工,各大企業摩拳擦掌誓要搶回失去的一個月。那麼,在這場事關生死的電動車行業終極淘汰賽中,企業究竟該如何求存、求發展?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回顧最近的行業動態,很多電動車企業都在力推“復工復產”,甚至有企業喊出了已經“全面復產”的消息,將“有充足的產能保障即將爆發的終端市場需求”。


而事實的情況,是包機接工人返工的愛瑪高層在面對央視記者表態,力爭到3月中旬恢復80%的產能,不知那些炒作“全面復產”的企業又該作何感想?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在行業“復工復產”的喧囂之下,有個頭部品牌則顯得有些“佛系”,就是一直在強調“重防疫,促生產”的台州老大立馬,從疫情剛開始爆發就一直秉持著“不給國家添麻煩”的理念,即使到了當下行業解凍依舊將“防疫”擺在了第一位,是行業內將防疫措施執行最徹底的企業之一。


事實上,社長認為電動車行業真的沒有必要那麼過於著急去做復工復產,畢竟產業的解封根源並不在企業方。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由於年後沒法賣車,電動車行業現在正處於從廠家到終端的高庫存狀態。其中頭部品牌的庫存量大約可以支撐1個月左右的消耗,而各地商家雖然也陸續開始營業了,但因為消費者依舊還沒有大量走出家門、走進店面購車,成交量並不如設想的那麼高,預計萬眾期待的補償性銷售高峰還需要點時間才能到來。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廠家痛苦,經銷商同樣難熬,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經銷商,不僅面臨著高庫存沒辦法出貨的資金週轉壓力,也面臨著不菲的店面費用(絕大多數私營房東並不會免房租)以及員工工資等等。從某種意義來說,幾乎沒有“護城河”的很多商家面臨的困境或許比企業更難。


所謂患難見真情,能否與經銷商“共克時艱”就成為了考驗電動車企業的“擔當標尺”,誰在假大空的炒作喊口號?誰在把頭埋進地裡玩消失?誰是真正值得託付一生的品牌?就好像行業首個經銷商關懷書裡所說的一樣: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通過這一輪疫情,相信很多商家都會看清。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2月25-26日,台州老大立馬連續發佈了兩個倡議書,前者是積極響應權威媒體推動“一人一車”復工安全出行的面向消費者的倡議,後者則是針對深受疫情影響面臨經營困境的商家,號召行業加入到關懷援助商家的隊伍中來,通過實際行動與商家聯手共克時艱,這也是電動車行業在疫情爆發後的首個面向經銷商的關懷倡議書。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與此同時,立馬也率先啟動了“1人1車更安全,立馬關愛大行動”的專項幫扶行動,通過營銷支持、培訓支持等服務,從源頭幫扶解決經銷商當下面臨的“開店難、賣車難”的問題,同時結合商家需求進行

物資和資金的補貼,解決經銷商的燃眉之急。


而立馬這樣有力度、有溫度的行動,不僅讓很多立馬的商家倍感溫暖,也為行業樹立起了疫情特殊時期下廠商共克時艱的標杆。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我們可喜地看到,有越來越多地企業開始正視商家面臨的實際難題,並於近期開始陸續跟進針對終端商家的幫扶政策。


小刀在其官微上發佈了“疫情期間對經銷商的幫扶政策”,羅列了多達20條的幫扶政策;同為台州品牌的綠佳、五星鑽豹也出臺了額度可觀的政策幫扶合作伙伴恢復正常生產和營業;部分電池企業也先後發聲,對電池質保日期延長1個月等等。


電動車經銷商究竟有多難?大批企業的關愛行動開始了


還有一些品牌雖然沒有公開推廣,但也在按照計劃陸續推出相關的政策執行。


大疫如同大考,對整個電動車行業來說,幾乎就是一場極限壓力測試。


只有經歷過真正的痛,才能明白什麼才是真正寶貴的。而對於電動車這個典型的渠道型產業而言,渠道就是最寶貴的生命線。如果渠道崩盤,其後果是任何企業都承擔不了的。


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到支援經銷商的隊伍中來,出錢出政策出思維出物料,全行業齊心協力,共同度過行業的艱難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