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豪華品牌愛不愛,奔馳寶馬成一排。

有錢造BBA,那是人生一快事兒,尤其是愛面子的中國人。

沒有人說絕對不愛,也沒有人敢保證絕對不摳標

這就要從華晨寶馬、北京奔馳、奇瑞路虎等一干豪華合資品牌說起...

話說在國內銷售的主力車型實現國產之後,摳標怪象隨之出現,甚者在4S店的貼心服務清單裡,都有不成文的提車幫忙摳標這一項。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不,不,不……我不甘心,花大幾十萬買個MADE IN CHINA,雖是事實,但依然不甘心。


摳,摳,摳……反正進口長得也一樣,車標一摳,順便撈了個「純洋車」名頭,我就是有強迫症。


看不上國產,為什麼還買?


國產與進口差距不大,價格還便宜!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都知道摳車標屬於脫褲子放屁行為,它既不能改變車輛本身的屬性,更改變不了車輛的國籍。


那為什麼要扣標?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 先說往事

追憶國產汽車的心酸和民眾的無奈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工業基礎薄弱。1956年,毛主席在講「論十大關係」的政治局會議上,說到:


什麼時候我們能坐上自己開發的小轎車來開會就好了。


主席的話就是方向標。當時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像打了雞血一樣,要搞出中國第一輛小轎車,甚至先取好了名字,叫「東風」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可是啥也沒有啊,甚至是大部分一線員工都沒見過小轎車。當時的定調便是,仿造為主,適當改造

車身設計和底盤結構借鑑的是西姆卡汽車,動力系統以德國「奔馳-190」發動機為藍本進行仿造。

零件是工程師用進口的廢鋼材料經過後期對相關部件進行測繪一比一製作;磨具沒有,車身是按照圖紙,工人們拿鐵錘敲打成型;發動機更是3天3夜就做出來了。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就是這麼蠻幹,1958年,中國第一輛自主製造的編號為CA-71東風牌小汽車完成,4缸頂置氣門,最大功率71Ps,最高設計時速128公里。


這哪是造車啊,完全是堆廢鐵。這輛車也因為技術不成熟,故障偏多,並沒有實現量產。


而真正讓幾代人產生全民記憶的,當屬桑塔納了。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那時候的上海汽車廠,在與外資接觸時,對願意提供技術也願意投入資金的德國大眾表達了愛慕,雙方合作一蹴而就。


大眾按照要求提供了當時正在研製的一款中級轎車-Passat B2,也就是後來的桑塔納


即使是1983年的上汽,一沒有設備,二沒有生產線。


德國人也服氣了,於是建議採用CKD,零件運到國內組裝,工作方式和五十年代幾乎沒有差別,工人們還是拿榔頭敲縫隙,拿銼刀銼擰不上的螺絲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外國工程師詫異,國內老師傅們也詫異。前者詫異在中國汽車工業怎麼如此落後,而後者則詫異,原來汽車「白車身」就是一個完整的,不用榔頭捶,直接組裝就好了。


就是這樣的第一批桑塔納,在國內火爆了,中德雙方便加緊了談判,以期更多合作,也是這樣,拉開了中國汽車合資企業發展的崢嶸歲月。


所以,你要說,中國汽車工業基礎薄弱,我沒話說。


但是,現在都9102年了。


一汽大眾-奧迪中國生產線


另外一個故事,就是當年合資准入,我們國家最初目的是「市場換技術」,但這麼多年過去了,講道理,也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


比如咱們的換標主角,華晨汽車,自主品牌華晨中華一衰再衰。


還有多少人知道中華V3,中華V6?


就連被當成是全家最後希望的中華V7,即便是用上了寶馬CE16的1.6T發動機,也帶不動這個品牌,月銷200餘臺。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2017年,華晨中國集團股東淨收益為43.76億元,但應占合資公司淨利潤52.38億元,也就是說,拋開寶馬給的分紅,華晨虧了8.62億


另外一位主角,北京汽車也好不到哪去。


2018年,北汽自主品牌虧損35.16億元,多虧有奔馳這條大腿,最終財報才不那麼難看。


不管是最初條件艱苦,還是現在某些企業運營思維的短視,甘為代工廠,缺乏對自主品牌的重視。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導致目前,很多國人對自主品牌實力,或者說對中國汽車製造工業技術有一定的認知偏差。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 那事實是如何的?

現在不僅有了,還是一流

起步晚並不全是劣勢。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在巨大汽車市場潛力的號召下,合資品牌紛紛來中國建廠,在硬件設施和現代化生產流程管理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相當多的國家可望而不可即。


譬如,位於廣州南沙區的廣汽豐田第一工廠就被豐田授予模範工廠稱號,也得到了業界的極大認可。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位於成都經開區的一汽大眾轎車三廠,具有最完善的工廠建設標準,也被德國大眾評為全球模範工廠。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應該來說,國內主流合資以及豪華品牌合資工廠,大部分具有國際一流水準。


甚至是民營企業,譬如吉利、長城、奇瑞以及在新能源領域表現較為突出的比亞迪,它們的工廠都有著相當不俗的實力,衝壓、焊裝、塗裝以及總裝四大工藝完善,而且年產量頗高。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你看看,光一輛哈弗H6常年霸佔SUV月銷榜冠軍,吉利帝豪也作為自主品牌轎車新王,月銷幾萬臺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而稍有落後的是,工人的從業素質


國內汽車生產年限不長,有經驗的工人不多,這些老師傅對於工廠來說,是靈魂。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對於這樣的問題,中國工廠往往通過較高的自動化率來彌補。


比如上汽乘用車鄭州生產基地,焊裝車間自動化率高達 99.84%,塗裝車間噴漆工序實現100%自動化作業,此外機器人換槍、焊裝品質檢測均實現全自動化操作。


長城汽車首個海外獨資全製造工廠——俄羅斯圖拉工廠,主焊線自動化達到100%,是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首個涵蓋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生產工藝的整車製造廠,也是中國汽車工業製造技術走向國際的一個里程碑

中國式買車: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

所以對於摳標,球斯基更多的是認為,你不會因為寶馬或者華晨寶馬去摳標,你只是介意「華晨」,所以很多人便摳掉了這倆字。

而新一代的合資企業也在誕生,比如長城和寶馬合資的光束汽車,比亞迪和奔馳合資的騰勢,你會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