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国演义》东吴的十二虎臣谁的武功最厉害?

五金员工陈可为


在《三国演义》中,蜀将关羽经常挖苦东吴,认为他们是一帮“鼠辈”,一方面是蔑视东吴缺少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也是嘲讽东吴武将们的上阵厮杀的能力很菜。

当然,东吴也是有猛将的。除了小霸王策和太史慈,东吴还有十二虎臣,他们就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这个排顺主要是按照每个人的资历和职位排列的。那么要论武力值的话,又是谁高谁低呢?

咱们就按照武艺从高到低的顺序给东吴十二虎臣排个序:


一、甘宁

其实在东吴众将中,甘宁的武艺和战绩都是最好的。

甘宁这个战将比较多功能,会使刀、双戟、盾、铁链等各种兵器,射箭技术也一流,是三国时代射死射伤敌人最多的。水战、步战、马战样样精通,非常实战型的一员猛将。

甘宁的战绩表:

1.夏口水战,甘宁断后,一箭射死东吴猛将凌操;

2.沔口之战,甘宁飞身跃上艨艟,一刀砍杀邓龙;

3.荆州东门伏击黄祖,黄祖逃跑,被甘宁一箭射于马下;

4.三江口水战,甘宁一箭射死敌将蔡壎;

5.赤壁之战,潜入曹营,一刀砍死蔡中;

6.赤壁之战,甘宁截杀曹军,一合刀斩马延;

7.赤壁之战,张顗来战,甘宁大喝一声,斩杀张顗;

8.皖城之战,甘宁冒矢石登城而上,用铁链砸倒朱光,士卒乱刀砍杀;

9.彝陵城外,与曹洪交锋,战二十余合,曹洪诈败而走;

10.合肥之战,甘宁与乐进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

11.合肥之战,甘宁百骑劫曹营;

12.合肥之战,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面颊,救下凌统;

13.猇亭之战,蜀军忽至,甘宁带病上马,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逃至富池口,坐于大树下,血尽而死。

甘宁的战斗效率非常之高,除猇亭中箭之外,其它所有战斗均获胜,一共斩杀或重9名敌将。远远超过东吴其他将领。是当之无愧的事实上的东吴第一猛将。


二、程普

在东吴诸将中,三朝元老程普不仅德高年韶,威望服众,他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的,一杆铁脊蛇矛,横勇善战。

程老将军的战绩表:

1.汜水关之战,程普与华雄部将胡轸对阵,战不数合,一矛刺死胡轸;

2.襄阳之战,程普对战蔡瑁,战不数合,蔡瑁败走;

3.荆州东门外,伏击黄祖,黄祖败逃;

4.夏口之战,程普乱军中遇吕公,战不数合,一矛刺死吕公;

5.刘繇大寨前,程普挑战太史慈,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共有5次战斗,4次获胜,斩将3员,还与太史慈三十合战平,程老将军的战绩和武艺是相当不错的。


三、周泰

三分各方都有悍不畏死的狠角色,曹魏有典韦:许禇,蜀汉有张飞、赵云,东吴有周泰。除了奋勇敢战,周泰的武艺也不错。

周泰的战绩表:

1. 宣城之战,掩护孙权突围,赤身步战突出重围,多处受伤;

2.赤壁水战,跃上敌船,一刀斩杀张南;

3.襄樊之战,周泰与曹仁大战三十余合,曹仁诈败而走;

4.合肥之战,周泰、韩当双战许禇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5.合肥之战,周泰两次杀入重围,先救孙权,再救徐盛,多处受伤;

6.猇亭之战,周泰与沙摩诃交锋二十合,斩杀之。

周泰的特点是悍猛无畏,奋勇敢战,亡命徒式的打法,这对他的武力值有很大加分。周泰也是个多面手,刀枪皆精,水战、马战、步战样样拿手。周泰贡献很大,多次救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疤劳。



四、黄盖

黄盖也是三朝元老,忠诚而正直,性情刚烈,不惜赴汤蹈火,一对水磨钢鞭,屡立战功。

黄盖的战绩表:

1.回江东途中,黄盖与蔡瑁对战,战不数合,一鞭打碎蔡瑁护心镜,蔡瑁仓皇而逃;

2.砚山之战,黄盖掩护孙策突围,突遇黄祖,两合生擒之;

3.牛渚滩之战,黄盖与张英交锋,战不数合,张英退军;

4.会稽之战,黄盖与王朗部将周昕交战,周瑜和程普偷袭王朗后军,王朗、周昕退入城中;

5.赤壁之战,黄盖一箭射倒文聘;

6.赤壁之战,黄盖被张辽暗箭射中肩膀,坠江逃走。

黄盖共经历6场战斗,4次获胜,还是蛮厉害的,武艺不在程普之下。

五、凌统

东吴阵营中,凌统是年轻后辈中武艺最高强的。

凌统的战绩表:

1.夏口水战,凌统年方十五岁,奋力夺回父亲的尸体;

2.赤壁之战,凌统率兵伏击曹操,被徐晃拦住,曹操脱身;

3.合肥之战,凌统与张辽交锋,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4.合肥之战,凌统与乐进交锋,三十合不分胜负。被曹休冷箭射倒战马。

凌统的武艺不错,但战绩一般,无胜绩也无斩获敌方将领的纪录。


六、韩当

比起搭档周泰来,韩当的战绩很不理想。

韩当的战绩表:

1.樊城之战,韩当对战黄祖部将张虎,战二十余合,张虎力怯,孙策箭射陈生,张虎分心,被韩当斩杀;

2.长江水战,韩当跃上敌船,一枪刺死焦触;

能斩杀两员敌将,韩当的战绩勉强说得过去。


七、丁奉

丁奉的武艺不算很高。丁奉的战绩表:

1.麦城之战,丁奉阻截截廖化突围,被关平杀败;

2.曹丕南征,丁奉伏击,射伤张辽,徐晃截住大战,击退丁奉。

3.徐塘之战,丁奉雪中奉短兵,砍死韩综、桓嘉。

被关平迅速击败,丁奉的武艺只能算是很普通。


八、潘璋

1.夏口之战,黄祖大败,潘璋正遇黄祖部将苏飞败逃,战不数合,生擒之;

2.荆州之战,潘璋遇关羽,战不三合败走;

3.猇亭之战,潘璋迎战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黄忠奋力恶战,潘璋败走;

4.猇亭之战,关兴与潘璋交流,潘璋败走,逃入山谷,夜间投宿,被关兴遇到杀死。

潘璋的武艺很普通。


九、徐盛

徐盛做为丁奉的搭档,武艺非常普通。

战绩表如下:

1.樊城之战,曹仁率数百骑出城救牛金,徐盛迎战,不能抵挡;

2.合肥突围战,徐盛陷入重围,周泰救出孙权,又回身杀入,救出徐盛;

3.石亭之战,徐盛与曹休部将张普交锋,战无数合,张普抵敌不住,败走。

徐盛总算是赢了一个渣渣。


十、陈武

1.投奔孙策后,陈武被任命为校尉,率兵攻打秣陵,斩首五十余级。

2.秣陵之战,薛礼率兵偷袭孙策,部下骁将张英和陈横率兵出城,陷入埋伏,陈武一枪刺死张英。

3.合肥之战,陈武与庞德对阵,不敌败走,被树枝挂住袍袖,庞德追来斩杀。

陈武的武艺也很一般,根本不是庞德的对手。


十一、蒋钦

蒋钦的战绩表:

1.秣陵之战,蒋钦一箭射死陈横;

2.荆州伏击战,蒋钦遇关羽,战不三合,被关羽杀败。

蒋钦的武艺和战绩都很一般。

十二、董袭

董袭战绩表:

1. 严白虎兵败逃走,遇到董袭,被董袭杀死;

书中没有交待董袭是如何杀死严白虎的,也有可能是下了蒙汗药。

2.合淝之战,董袭率水军在江中策应,突遇龙卷风,董袭自己不逃,还不许其他人逃跑,杀了多个欲逃命的军士,船翻了,大家随他一同喂了鱼。

董袭这水平,不提也罢。


馋嘴肥猫铲史官


从三国演义的武将排名来看,东吴的武将都是排不上号的,属于二流武将,非要在这群二流武将中排出个1234来,这个比较困难,只能从他们参加过的战斗和现有的战绩来排名,就像我们看的《琅琊榜》电视剧中的琅琊阁对武功高手的排名一样,对东吴十二虎臣进行综合排名。

东吴孙权帐下的十二虎臣存都有谁?

根据《三国志》吴书第十中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中,陈寿给这些人一个综合的评价是:

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三国志》

翻译成现代说法:

后世人根据这个评价,演绎出来了一个东吴十二虎臣!这十二虎臣的具体名字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小人物的观点是依据他们十二个人在历史上的出手记录,把他们区分为三个梯队,具体的武力表现如下:

第一梯队:周泰、韩当

这三个人在三国演义中,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至少说是跟大人物和一流战将见过面,个别的还动过手,周泰和韩当两个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两人联手把“虎痴”许褚打败过!许褚是抓牛尾巴拽的动牛的人,同时跟西凉的马超打架,打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样勇猛的人,都能打败,至少说明他们俩的水平不一般,至少在武力值上,不会太差,配合还不错,属于三国中二流武将中的佼佼者!排在前面应该没有任何异议!

如果让周泰和韩当两个人比较出来一个高低的话,小人物个人认为:周泰更胜一筹!原因死周泰不怕死!如果一个人不怕死,那么这个人就比较可怕,周泰在合肥之战中,为了救孙权,身中好几刀,依然奋战不已,不仅感动了孙权,同时让所有人害怕!

韩当虽然厉害,但是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支撑,那么他的武力值必然没有周泰暴露的那猛烈,自然打起架来,必然会弱一点!


第二梯队:甘宁、程普、黄盖、凌统

这几个人最大的战绩是和魏国的张辽曾经战斗过,也是他们最辉煌的战绩,张辽在魏国的地位超然,是因为他的智谋过人,让人不得不叹服,但是论起武力值来讲,他的武功只能算二流中等偏上,从关羽对待张辽的态度来看,张辽是一个文武都还过得去的武将,因为关于看不起纯粹的文人、同时看不起武功比较差的武将,但是对待张辽却另眼相看,那么说明张辽不是很差。从这个判断来看的话:凌统比较犀利一些;单挑张辽、乐进,五十合不分胜负,这样的战绩比较喜人。

三国中还有一个参照人物是太史慈,程普和太史慈战斗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的水平如何呢?在三国中的水平是在张辽之下的,只是一个风一样的少年,因此程普的水平自然也在凌统之下!


有人说甘宁,甘兴霸比较猛,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甘宁出道的时候,是个流氓,后来发愤图强之后,玩的是心眼,奉行的原则是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是脑子比较活,歪心思比较多的结果,同时也是他的武力值不够的缘故,因此他的水平就只能在程普之下!

黄盖是一个老家伙,到了三国的时候,他已经老了,在三国里面的战斗记录来看属于老当益壮型,作战经验比较丰富,他的对手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只能在这些人中排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

第三梯队:潘璋、蒋钦、丁奉、陈武、徐盛、董袭!

这几个人相对较弱,根关羽过不了三招就熄火的人!具体记载是:只三合,潘璋败走;不三合,钦败走,潘璋还能抗三下,蒋钦是到不了三下,蒋钦更菜鸟一些!

由于陈武的水平更次一下,东吴的大都督们出门打仗都不愿意带他们玩,好不容易把陈武带出去玩去了,还被曹操的二流武将庞德弄死了!

却说陈武听得江边厮杀,引一军来,正与庞德相遇,两军混战。陈武与庞德大战,后面又无应兵,被庞德赶到峪口,树林丛密;陈武再欲回身交战,被树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敌,为庞德所杀----三国演义

董袭就更菜了,遇到船翻了把自己淹死了,就没见他打过架!

董袭仗剑大喝曰:“将受君命,在此防贼,怎敢弃船而去!”立斩下船军士十余人。须臾,风急船覆,董袭竟死于江口水中。-----三国演义

丁奉是一个比董袭稍微厉害一点的人物,战绩也是打打杀杀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比较厉害,其它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总之,在罗贯中老先生的笔下,吴国的人都是一个一群阴谋家,都喜欢玩心眼子,玩的技术流,不和别人玩争强斗狠,原因是南方人吗!个子都小,比武力自然不如北方人强悍,打打杀杀的事情他们是不喜欢干,尤其是罗贯中在吴越这个地方为官,没少受排挤,对吴越的人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对于吴越地区的人有天生的偏见,不想也不愿意给他们浪费太多的笔墨!

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小人物F


诚邀。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而且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良将,而东吴,则有江表十二虎臣,东吴的这一武将群体是相对被低估的群体。

先来看十二虎有谁: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凤。陈寿写三国志时把十二人放在一起作传,十二虎臣出现正史之中,比虚构的名将或者虚构的事迹更有可信度。在此十二人之中,个人认为甘宁是第一梯队里的上将。

甘宁,字兴霸,重庆忠县人。年少时好游侠,集结一帮兄弟劫富济贫(为非作歹),人称锦官贼,某天顿悟,停止抢劫,加强学习,熟读诸子百家,脱离了低级趣味,成为了一个纯粹的人。后来曾投靠刘表和黄祖,均未被重用。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投诚孙仲谋,从此开了挂,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至于他的英雄事迹,夜袭曹营、首袭皖城,就不赘述了。在建安二十年,关羽攻打益阳,甘宁对鲁肃说,给我八百人,保证关羽听到我咳嗽就不敢渡河。关羽见东吴有埋伏,果然没有渡河。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据说当时东吴的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会吓哭。张辽以八百敢死队破孙权十万大军。在吴军阵脚大乱的情况下,甘宁保护孙权全身而退,而且责令鼓手敲鼓以振奋士气。陈寿评价“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尊其为江表之虎臣。


国际王带你观影


十二虎臣谁的武力最厉害?笔者曾经用正史的角度分析过武力排名,这次既然是说《三国演义》,那就从小说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势必会有些出入。另外,这里要说一个前提,太史慈因为地位,类似诸侯性质并没有在“十二虎臣”之列。最后,再补充一点,《光荣三国志》游戏的武力设定,通常是兼顾了正史和小说,甚至民间传说(如关索),所以这里的分析也不以游戏的武力设定为基准。总体来说,十二虎臣是不能和超一流的吕布,五虎,颜良文丑,许褚典韦相提并论的,而且跨度比较大,从接近超一到二流下水平都有,这点和清一色的强一流到一流的“五子”也不一样。

第一,甘宁。



“操有张文远,吾有甘兴霸”这是孙权的评语,这在“东吴十二虎臣”里,绝有仅有的,所以单单甘宁的“百骑劫曹营”一役,就足以力压其他十一人,当之无愧的排在第一。那么甘宁的武艺属于第几流呢?个人认为甘宁的武艺在强一流接近超一流之间,因为甘宁的战绩超越了另一位东吴数一数二的名将太史慈,而太史慈前期属于超一的武将,神亭岭之战下滑厉害,最多属于强一流了,所以甘宁接近超一流问题不大。

主要来看看甘宁的战绩:

一箭射杀凌操;一刀砍死邓龙;《第三十八回》

射杀黄祖;《第三十九回》

射杀蔡曛;《第四十五回》

先后一回合解决了北地四将之马延,张剀;《第五十回》

二十回合败曹洪(诈败);《第五十一回》

攻打皖城,一回合打倒朱光;《第六十七回》

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面门,导致乐进退出小说舞台《第六十八回》

纵观甘宁的战绩,阵杀敌将七人,退出舞台一人,所以当排第一。

第二,周泰。

十二虎臣谁的武力最厉害?笔者曾经用正史的角度分析过武力排名,这次既然是说《三国演义》,那就从小说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势必会有些出入。另外,这里要说一个前提,太史慈因为地位,类似诸侯性质并没有在“十二虎臣”之列。最后,再补充一点,《光荣三国志》游戏的武力设定,通常是兼顾了正史和小说,甚至民间传说(如关索),所以这里的分析也不以游戏的武力设定为基准。总体来说,十二虎臣是不能和超一流的吕布,五虎,颜良文丑,许褚典韦相提并论的,而且跨度比较大,从接近超一到二流下水平都有,这点和清一色的强一流到一流的“五子”也不一样。 第一,甘宁。 “操有张文远,吾有甘兴霸”这是孙权的评语,这在“东吴十二虎臣”里,绝有仅有的,所以单单甘宁的“百骑劫曹营”一役,就足以力压其他十一人,当之无愧的排在第一。那么甘宁的武艺属于第几流呢?个人认为甘宁的武艺在强一流接近超一流之间,因为甘宁的战绩超越了另一位东吴数一数二的名将太史慈,而太史慈前期属于超一的武将,神亭岭之战下滑厉害,最多属于强一流了,所以甘宁接近超一流问题不大。 主要来看看甘宁的战绩: 一箭射杀凌操;一刀砍死邓龙;《第三十八回》 射杀黄祖;《第三十九回》 射杀蔡曛;《第四十五回》 先后一回合解决了北地四将之马延,张剀;《第五十回》 二十回合败曹洪(诈败);《第五十一回》 攻打皖城,一回合打倒朱光;《第六十七回》 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面门,导致乐进退出小说舞台《第六十八回》 纵观甘宁的战绩,阵杀敌将七人,退出舞台一人,所以当排第一。 第二,周泰。 周泰刚出手,就是作为护卫孙权的大将,表现出彩。当时,一众贼军围困,多亏周泰的勇猛,砍杀了数十人,又徒手夺下一马一枪,身中十余创,才保护住孙权; 另外,周泰的阵杀战绩也还不错: 比如一回合杀死张南;《第四十八回》 夷陵之战,三十回合斩杀沙摩柯;《第八十三回》 沙摩柯也算是蛮族名将,周泰这一战绩可以算力压其他十一将。但是,周泰和韩当双战超一流的许褚不下,夷陵之战前期遇到关兴,张苞不敢交战,拉低了排名。综合来看,周泰的武艺在一流上,接近强一流之间。 第三,凌统。 有两次战绩足以说明凌统排在第三,没有问题,比如: 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回合平手;凌统又和乐进大战五十回合平手;《第六十八回》 张辽的武艺起码接近强一流,乐进的武艺一流没有问题,凌统能分别五十回合战平二人,武艺大概在一流上。 第四,程普。 程普是孙坚时代的老将了,单单从程普三十回合战平太史慈,就可以看出他年轻时的武艺有多厉害。但是,程普毕竟战绩不多,太史慈也非鼎峰期接近超一的武将了,他连一个王朗都没拿下,后来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平手,甚至想用计拿下张辽,可见一斑。所以,程普的武艺大概在一流左右。 第五,韩当。 孙坚四大部将之一,可以说身经百战,不过战绩不算优秀,主要有: 水战一回合杀了北地四将之焦触;《第四十八回》 三十回合和曹洪平手(曹洪诱敌);《第五十一回》 和周泰双战超一流的许褚平手;《第六十二回》 和周泰对阵关兴,张苞,结果避战;《第八十三回》 纵观韩当的武艺,撑死了也就在一流左右。 第六,陈武。 陈武一直是作为孙权武将中的中坚力量,可惜战绩太少,不过能和强一流的庞德大战多时,虽然属于兵战,但是却在不利的情况下,所以陈武的武艺起码在一流,甚至可能超过韩当。可惜,陈武战袍被树枝勾住,才被庞德斩杀,否则更能直观判断陈武的武艺。 第七,黄盖。 黄盖作为孙坚的四大部将之一,武艺应该能和韩当相当,如果再年轻点,黄盖起码能在一流,排名过低就是黄盖的战绩平平,而且赤壁之战黄盖主要是谋略,在武艺上,还被一箭射落水中,幸好被人救起。所以,总体来说东吴老将黄盖受限于年龄和战绩,武艺只能在一流下或者二流左右。 第八,丁奉。 丁奉其实战绩还不错: 江陵之战,丁奉五六回合诈败诱敌牛金;《第五十一回》 麦城之战,关平护送廖化,打退了丁奉;《第七十六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一刀斩了韩琮;飞刀射中逃跑中的桓嘉;《第一百零八回》 所以,丁奉的武艺应该在二流上,后期准一流左右。 第九,潘璋。 关于潘璋的战绩比较少,最代表性就是被关羽三合击败,此时关羽武力从超一流退化到强一流,轻松击败潘璋,可见最多二流中水平。 第十,徐盛。 江陵之战被解救牛金的曹仁击退,后来唯一比较出彩的就是不数合击败张普,也不了什么名将,所以也就是二流中下水平。 第十一,蒋钦。 蒋钦曾经射死过陈横,箭术不错,后来被关羽三合打败,水平和潘璋,徐盛差不多。 第十二,董袭。 董袭要特别说明一下,在正史里董袭的身高以及从孙权的任用来说,绝对是猛将之选,绝不可能排在最后。但是,到了小说,董袭没什么战绩,却牺牲在水中,略显窝囊,只能排最后了。


周泰刚出手,就是作为护卫孙权的大将,表现出彩。当时,一众贼军围困,多亏周泰的勇猛,砍杀了数十人,又徒手夺下一马一枪,身中十余创,才保护住孙权;

另外,周泰的阵杀战绩也还不错:

比如一回合杀死张南;《第四十八回》

夷陵之战,三十回合斩杀沙摩柯;《第八十三回》

沙摩柯也算是蛮族名将,周泰这一战绩可以算力压其他十一将。但是,周泰和韩当双战超一流的许褚不下,夷陵之战前期遇到关兴,张苞不敢交战,拉低了排名。综合来看,周泰的武艺在一流上,接近强一流之间。

第三,凌统。



有两次战绩足以说明凌统排在第三,没有问题,比如:

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回合平手;凌统又和乐进大战五十回合平手;《第六十八回》

张辽的武艺起码接近强一流,乐进的武艺一流没有问题,凌统能分别五十回合战平二人,武艺大概在一流上。

第四,程普。

程普是孙坚时代的老将了,单单从程普三十回合战平太史慈,就可以看出他年轻时的武艺有多厉害。但是,程普毕竟战绩不多,太史慈也非鼎峰期接近超一的武将了,他连一个王朗都没拿下,后来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平手,甚至想用计拿下张辽,可见一斑。所以,程普的武艺大概在一流左右。

第五,韩当。

孙坚四大部将之一,可以说身经百战,不过战绩不算优秀,主要有:

水战一回合杀了北地四将之焦触;《第四十八回》

三十回合和曹洪平手(曹洪诱敌);《第五十一回》

和周泰双战超一流的许褚平手;《第六十二回》

和周泰对阵关兴,张苞,结果避战;《第八十三回》

纵观韩当的武艺,撑死了也就在一流左右。

第六,陈武。

陈武一直是作为孙权武将中的中坚力量,可惜战绩太少,不过能和强一流的庞德大战多时,虽然属于兵战,但是却在不利的情况下,所以陈武的武艺起码在一流,甚至可能超过韩当。可惜,陈武战袍被树枝勾住,才被庞德斩杀,否则更能直观判断陈武的武艺。

第七,黄盖。

黄盖作为孙坚的四大部将之一,武艺应该能和韩当相当,如果再年轻点,黄盖起码能在一流,排名过低就是黄盖的战绩平平,而且赤壁之战黄盖主要是谋略,在武艺上,还被一箭射落水中,幸好被人救起。所以,总体来说东吴老将黄盖受限于年龄和战绩,武艺只能在一流下或者二流左右。

第八,丁奉。



丁奉其实战绩还不错:

江陵之战,丁奉五六回合诈败诱敌牛金;《第五十一回》

麦城之战,关平护送廖化,打退了丁奉;《第七十六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一刀斩了韩琮;飞刀射中逃跑中的桓嘉;《第一百零八回》

所以,丁奉的武艺应该在二流上,后期准一流左右。

第九,潘璋。



关于潘璋的战绩比较少,最代表性就是被关羽三合击败,此时关羽武力从超一流退化到强一流,轻松击败潘璋,可见最多二流中水平。

第十,徐盛。



江陵之战被解救牛金的曹仁击退,后来唯一比较出彩的就是不数合击败张普,也不了什么名将,所以也就是二流中下水平。

第十一,蒋钦。

蒋钦曾经射死过陈横,箭术不错,后来被关羽三合打败,水平和潘璋,徐盛差不多。

第十二,董袭。

董袭要特别说明一下,在正史里董袭的身高以及从孙权的任用来说,绝对是猛将之选,绝不可能排在最后。但是,到了小说,董袭没什么战绩,却牺牲在水中,略显窝囊,只能排最后了。


大飞熊骑士


魏国有“五子良将”,蜀国有“五虎将”,那吴国有什么?

吴国有“十二虎臣”,又称“江表虎臣”

蜀国的“五虎将”不用说,关、张、赵、马、黄这在当时都是超一流的武将单挑几乎无敌。当然,那是在排除吕布这个“大怪兽”的前提下

魏国的“五子良将”中,张辽、张郃 和徐晃

算得上是超一流了,但是比五虎将略有不足

吴国的“十二虎臣”中,没有超一流的武将,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吴国虽然没有超级武将,但是人家实力均衡,还都在中上水平

所以也能撑住局面,实现三分天下。

这十二个人中,一大半都是凑数的,我们就不一一诉说。

我们就拿出几个最能打的来比较一下。

1、甘宁

孙权曾经对曹操隔空喊话,“你有张文远,吾有甘兴霸”

可见甘宁在孙权心中的地位着实不低。

甘宁的战绩也不错,射杀凌操,射杀黄祖,“百骑破曹营”

一箭射中乐进面门,使乐进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益阳,迫使关羽不敢渡河进攻

此战绩在东吴可排第一


2、周泰

周泰曾是孙权护卫,在平“宣城之乱”过程中。

孙策率兵离去,孙权遭遇强盗围攻。

周泰负伤十余处,将孙权救出,忠心可鉴。

周泰和韩当联手,可以战平许诸

许褚又是一个大BOSS,水平超一流,不弱"五虎将"。

周泰后来三十回合斩杀沙摩柯,沙摩柯是蜀国大将,曾一箭射杀甘宁。

这一战足以奠定周泰为东吴第一的实力。

但是后来遇见张苞、关兴却不敢出手,这让排名有所下降。

3、凌统

凌统是凌操之子,由于凌操让甘宁射杀,凌统和甘宁一直有矛盾

但是凌统并没有因私仇而废弃国事,他没有直接刚甘宁,只是表明了自己的一种仇视的态度

凌统能战平张郃,能战平乐进

但是凌统年轻,体力上占据一点优势。

所以排名第三

4、黄盖

黄盖的排名低是因为老了。

他不像黄忠,越老越妖。

黄忠70还能战关羽,黄盖可不行。

黄盖是三朝老人,年轻时武功可能是超一流。

老了就下降一点也就是一流水准。


综上,东吴“十二虎臣”中,甘宁武功第一。


老虫


东吴十二虎臣到底谁的武力值最高,抛开正史的记录,单从三国演义里的小说笔法来看,最强的那个人,我认为是凌统。

也许,这个观点有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感觉,因为在十二虎臣中,有三朝元老的程普,韩当,有以勇猛著称的甘宁,周泰,这些人无论在演义里,还是在史料中,都是鼎鼎有名之人。而凌统的光芒并不那么耀眼。但仔细阅读一下三国演义的原著,就会发现,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战,凌统都拥有不亚于五虎。

凌统第一次出场,就完成了一次极为凶险的任务,十五岁的凌统,在父亲凌操被射死后,悲愤无比,独自冲进敌军之中,抢回父亲的尸体。这个情节,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著名章节,不过是一笔带过而已。可细思起来,就会发现,这个任务的难度和危险性远高于赵子龙单骑救主。

猛将冲入敌军之中的桥段,三国演义里不少见,背着一具三百来斤的尸体,愣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冲了出来,危险性和困难性可想而知。可见,凌统的勇力。

而凌统的单挑能力,也是相当强悍的。

在逍遥津之战结束后,吴国和魏国再次对峙。凌统在这场对峙中,再次大出风头。和张辽单挑五十余回合,未分胜败。三国演义里,有明显拥刘反曹的倾向。因此,从戏份和武力值方面,蜀国一直很强。而吴国戏份很尴尬。别说几百回合的单挑,就算五十回合以上的单挑,也不过数次而已。太史慈和孙策算一次,太史慈和张辽算一次,然后就是凌统和张辽了。

相对于甘宁斩马延张凯,周泰斩张南沙摩柯相比,凌统这次单挑的质量很高。张辽本身就是五虎将级别的猛将,关羽曾经对张飞说过,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骄傲的关羽,能对张辽如此高评价,可见其实力。

逍遥津之战后,张辽达到了巅峰,无论是自信心还是战斗力。而相比之下,凌统在逍遥津一战,手下精锐全军覆没,自己也受了伤。这种状态下和巅峰状态下的张辽打个平手,可见彪悍。

只可惜,这场单挑以冷箭收场,很有些尴尬,值得一提的是,首先放冷箭的,居然是曹操一方,可见,当时凌统是因为逍遥津惨败加上手下全军覆没。爆发出可怕战斗力,隐隐占据上风。

在三国演义里,吴国戏份并不多,武将戏份更少,凌统的故事,远不如周泰甘宁传奇,资历也不去程普韩当老。但从表现上看,他的实际战斗力,可以在十二虎臣中,拔得头筹。


旧书斋



东吴十二虎臣,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此十二人并列为“吴书第十”,盛赞其“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后世称其为“江表十二虎臣”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贯秉持的是“尊刘贬曹”的主体思想。吹捧刘备集团,揭露曹操集团,忽略江东集团。有时候,为了剧情的需要,为了达到吹捧主角的目的,对江东群豪也会作适当的抹黑。比如周瑜……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位置比较尴尬。既不是主角,也不是大反派,相比之下,戏份就少了很多。纵观东吴十二虎臣,他们的斗将记录少得可怜。表现稍多的,大概只有程普、韩当、周泰、甘宁、凌统五人,后期的话,有一个丁奉。




如题所说!评选出东吴十二虎臣中,武力值最高的将领?

个人观点,候选人大概有四位……

【程普、周泰、甘宁、凌统】

程普是孙坚时期的东吴第一上将。周泰是孙权最信赖的大保镖。甘宁驰骋疆场所向披靡。凌统为江东最强悍的先登勇士。

那么?他们四人究竟孰高孰低呢?这边我们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程普:

程普是孙坚时期的第一上将,使一条铁脊蛇矛,武艺高强。在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他与华雄的副将胡轸交马,不数合将其刺死。

在孙策收复江东的时候,他与太史慈交手,斗到三十合,刘繇得知曲河已被周瑜拿下,遂鸣金收兵。不过,此后太史慈说道“我正要捉拿贼将,何故收军?”说明太史慈成竹在胸。三十合的打斗,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优势。

程普的武力值,应该比一流还偏弱,应该是准一流战将。


其次是凌统:

凌统的表现颇多。十五岁的时候,奋力抢回了父尸。跨江战黄祖,凌统一刀斩杀张硕。合肥之战,孙权被张辽、李典包围,凌统等死战救主得脱。合肥之战,孙权被张辽追击,凌统领三百勇士救主,三百人全部战死,凌统身中数枪而逃。单挑张辽,五十合不分胜负。单挑乐进,五十合不分胜负。

凌统的武力值,大概也只能锁定在准一流。毕竟单挑张辽的时候,孙权恐凌统有失,急令吕蒙接应会营。说明他的水平,相对张辽应该偏弱。而他打平的另一个人乐进,只有准一流水平。



剩下的,就只有周泰、甘宁两人了。这两人虽然斗将记录不多,没有跟高手单挑的记录。但是!他们两人,都曾有在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境的表现。能在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至少也应该是一流高手。所以他们两人相比程普、凌统稍强。


甘宁Vs周泰

在箭术方面,周泰没有精彩表现,甘宁碾压周泰。

甘宁射中的将领:

1.孙权跨江战黄祖的时候,甘宁一箭射死了东吴大将凌操。

2.甘宁破黄祖的时候,一箭将黄祖射死。

3.对战曹操,甘宁一箭射死荆州将蔡壎

4.濡须口之战,甘宁一箭射中曹魏大将乐进的面门。


在斗将单挑方面,两人的表现都很少。

☞甘宁斩杀的将领有邓龙、蔡中、马延、张顗四人,皆为一刀斩杀。单挑过的大将有曹洪、乐进,两次皆为对手诈败。

☞而周泰斩杀了一个张南。单挑曹仁,十余合曹仁败走。与韩当夹击许褚,三十合之后,许褚退走。

经典战例:

甘宁……

第一、皖城之战

孙权领吕蒙计谋,四面夹击皖城。守将朱光据城坚守,矢石齐下,攻坚队伍死伤惨重。甘宁见状,主动加入了先登队伍,一手持执铁链,一手攀爬云梯。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甘宁用铁链拨开箭林,一箭将朱光打倒在地。这个难度是非常高的。

第二、百翊贯曹

濡须口之战,孙权决定挫败曹军锐气,遣凌统为一队,领三千兵马前去,结果无功而返。甘宁闻知,扬言只需百骑便可破敌。是夜二更时分,甘宁领百骑而出,人衔枚,马摘铃,冲入曹营。左追右赶,逢人便杀。事后从东门杀出重围,曹军将士无人敢挡。


周泰……

第一、宣城救主

孙权、周泰奉命守宣城,贼寇暗中发动,将其四面包围。周泰抱孙权上马,独自步行斩杀贼寇,十余人应声而倒。之后周泰抢夺一将的马匹,护住孙权杀了一条血路而走。由于身无片甲,周泰身中十二枪。

第二、四进四出

曹操、徐晃、张辽三路军马,将孙权包围在垓心。曹操遣许褚出,将孙权左右全部冲散。千钧一发之际,周泰单枪匹马突入曹围,让孙权跟在自己身后,杀出一条血路而走。杀到江边之后,回头不见了孙权,于是又杀入重围,再度护住孙权冲杀。可到了江边,孙权还是不见了。于是周泰三入曹围,问明原因之后,用身体为孙权挡箭。护其冲出了曹围。之后,闻知徐盛也被困在围中,周泰再度杀入曹围,救徐盛而归。



从这几场经典战役的表现来看,甘宁、周泰两人基本相当,都非常的精彩。武力值应该是半斤八两。不过甘宁在箭术方面优势很大,相比周泰来说,综合实力更胜一筹。



所以东吴十二虎臣中,武力值最高的,应为甘兴霸。


爱尚文史


江表之虎臣

“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

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

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

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按照光荣《三国志9》武力值排序

依次是:甘宁(94)、周泰(93)、徐盛(89)、凌统(87)、韩当(86)、蒋钦(85)、程普(84)、黄盖(83)、丁奉(83)、陈武(82)、董袭(81)、潘璋(80)。

按照《三国演义》武力单挑战绩来排序

NO.1 周泰:



一人徒步提刀,斩杀数十山贼

一刀斩杀:张南

单挑曹仁(10余回合曹仁败走)

和韩当二人一同挑战许褚(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沙摩柯(二十余合,被周泰所杀)

濡须口战役:只身闯入战场营救孙权,后又救出徐盛

NO.2 甘宁:



一箭射杀:凌操(凌统之父)、蔡壎(蔡瑁之弟)

一刀斩于马下:马延(袁绍降将)、张顗(袁绍降将)、朱光

一箭射中乐进面门

单挑曹洪(20回合曹洪败走)

沙摩柯(甘宁养病期间,不敢交锋,被射中头颅而亡)

夜袭曹营:甘宁率100骑兵,闯入曹操寨中,左冲右突,南门杀出,无人敢当,不折一人一骑。

周泰和甘宁对比曹仁、曹洪、沙摩柯战绩,甘宁不如周泰。

NO.3 凌统:



单挑张辽(斗五十合,不分胜败)

单挑乐进(斗五十合,不分胜败)

合肥之战:张辽引二千余骑,当先杀至。凌统翻身死战。凌统所领三百余人,尽被杀死。统身中数枪,杀到桥边,桥已折断,绕河而逃。

NO.4 程普

华雄副将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

蔡瑁(不到数合,蔡瑁败走)

吕公(战不到数合,一矛刺吕公于马下)

太史慈(三十合,不分胜负)

凌统对战张辽、乐进均50回合,程普对战太史慈20回合,张辽和太史慈70回合不分胜负,凌统胜出。

NO.5 韩当

单挑张虎(战二十余合,张虎力怯。张虎见陈生坠地,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斩杀)

一枪刺死焦触

单挑曹洪(30回合曹洪败走)

和周泰二人一同挑战许褚(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NO.6 黄盖

蔡瑁(斗到数合,盖挥鞭打瑁正中护心镜)

黄祖(战不两合,生擒黄祖)

NO.7 丁奉

张辽(张辽急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

桓嘉(桓嘉枪刺丁奉,被奉挟住枪杆。嘉弃枪而走,奉一刀飞去,正中左肩奉赶上,就以枪刺之。)

NO.8 潘璋

苏飞(两马相交,战不数合,被璋生擒过去)

关羽(只三合,潘璋败走)

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忠奋力恶战,璋料敌不过,拨马便走。)

NO.9 蒋钦

一箭射死陈横

单挑关羽(不三合,钦败走)

NO.10 陈武

一枪刺死张英

庞德(却说陈武听得江边厮杀,引一军来,正与庞德相遇,两军混战。陈武与庞德大战,后面又无应兵,被庞德赶到峪口,树林丛密;陈武再欲回身交战,被树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敌,为庞德所杀)

NO.11 徐盛

曹仁(徐盛不能抵挡)

张普(战无数合,张普抵敌不住)

濡须口战役:徐盛引猛士数百人,小船渡过江边,杀入李典军中,徐盛在李典军中,往来冲突。

NO.12 董袭

董袭仗剑大喝曰:“将受君命,在此防贼,怎敢弃船而去!”立斩下船军士十余人。须臾,风急船覆,董袭竟死于江口水中。

无单挑记录。


老马识途看中国


第一当属甘宁甘兴霸,从孙权的一句话可以知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可见甘宁的武力相当牛X。余者都是高手,但是放在三国之中,不足道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