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拨开迷雾之艾滋病的前世今生,教你读懂预与防

首先感染艾滋病病毒就是艾滋病吗?

并不是每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生致命的艾滋病。

可能有如下原因:

⑴个体对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不同。

⑵艾滋病病毒可能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出现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⑶在艾滋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一些辅助因子起作用。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尚未发病者,可以作为病毒携带者,它可以把病毒传染给与其发生性关系或接受其血液的人。

其次要了解: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握手、交谈、拥抱等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如果没有艾滋病高危行为,那么关心最多的就是日常生活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经过大量的调查表明,通常家庭生活或日常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国外有资料显示,通过对约700个家庭的调查,生活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家庭中,虽然有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卫生间等经历,却没有一个感染艾滋病病毒。

此外,例如在车站、影院、商场、公共交通工具、办公室、教室等场所也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日常生活握手、交谈、拥抱、共餐、同住、共用电话等行为都不会发生感染。我们可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正常交往,抛弃歧视、躲避、甚至恐惧心理,关心、善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 再者有高危性行为后多长时间才能检查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大约45天时间,这个时间称作艾滋病病毒的窗口期。

窗口期感染者的各种体液或分泌物中已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窗口期内,血液中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只有在窗口期之后,也就是感染2~3个月后才可检测到。

因此,接受检测后的阴性者在3个月后要进行复查。

那么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⑴严格管理传染源

加强国境安全卫生检疫,查验入境人员健康卡,禁止艾滋病患者入境。

防疫部门对国内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发现HIV抗体阳性者,应进行卫生管理。 ⑵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加强道德教育,改变不良性行为。

⑶艾滋病患者及带病毒者的血液、分泌物及用过的物品,均应彻底消毒。

⑷禁止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⑸严格筛选献血员,HIV抗体阳性者禁止献血。献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应做HIV检测。

⑹严格控制血液制品的进口,对血制品进行严格的检验。

⑺HIV抗体阳性的育龄妇女禁止妊娠。已娩出的婴儿应进行随访监测,避免母乳喂养。

⑻保护易感人群:目前疫苗正在积极研究中。应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拨开迷雾之艾滋病的前世今生,教你读懂预与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