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什么中药方价值连城治病救人无数最后却石刻公诸于世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几经沧桑,在长期的医治疾病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中不乏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杏林”的由来,传说三国时,东吴有个名叫董奉的人,他的医术十分高明,来找他治病的人络绎不绝。

什么中药方价值连城治病救人无数最后却石刻公诸于世

杏林

董奉在庐山脚下为人治病,当时那儿荒山很多。他替人诊病,从来不收诊金,连药也是免费供应。不过他有一个独特的规定:凡是重病人,经他治愈后,须在荒山地里种上五棵杏树;轻病人治愈后,须种一棵杏树。这样几年下来,附近的荒山竟种满了杏树,昔日的荒山林成了一大片杏林。

什么中药方价值连城治病救人无数最后却石刻公诸于世

药王孙思邈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王孙思邈(又被后人称为孙真人)的故事,相传孙真人通晓阴阳之道,医药之学,后来隐居太白山修道家功夫,练气养神,专门研究医药,以济世活人为心。 有一次他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 经过月余,孙真人在静坐间,见一位青衣少年前来邀请,真人跟随,到了世人称羡的水晶宫,见头戴合帽,身穿绛衣的龙王出来迎接,延请上座并说:“小儿前日出游,被人所伤,幸遇道人拯救,不胜感激。”即召青衣小官出来,再三拜谢,并殷勤设宴款待,留住三天,临行拿出奇珍异宝赠送,以表谢意。 真人坚持不受,说道:“久闻龙宫甚多医病秘方,愿能传我,以救世人,远胜金玉。”龙王为感激救子之情,便赠送玉笈三十六方。命仆护送真人到家。每次使用药方,均能疗效显著,从此医术更加精通,行医救人无数。后来孙真人将药方编入《千金方》,为了方便路人阅读便把其中一些药方石刻,将这些宝贵的药方无私的公诸于世。

什么中药方价值连城治病救人无数最后却石刻公诸于世

千金方,大医精诚

这些宝贵的药方,和《千金方》中提到的“大医精诚”一直流传至今,帮助和勉励着后人。

大医精诚节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积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什么中药方价值连城治病救人无数最后却石刻公诸于世

药王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