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黃金、美股、A股,誰才是真正避險資產?疫情之下,買誰更安全?

最近,股市不斷大漲,尤其中國股市上漲已經讓世界關注。

於是,不少機構將中國股市定性為避險資產,而黃金則在上週五暴跌,失去了避險資產的光環。

當然,也許你覺得這很奇怪,總有人會造專有名詞,為中國股市打氣,吶喊,助威。可是,中國股市因疫情成為避險資產的故事,確實聽起來,挺舒服的,也就信了。

黃金、美股、A股,誰才是真正避險資產?疫情之下,買誰更安全?


真的,這也許就是最近A股持續大漲之後,接著上漲的好消息。而在此時,也有國際知名投行高盛,於3月5日表示,未來2-3個季度,全球市場波動率增加不可避免,中美股市或是全球資產的避風港。未來股票市場的回報會超過債券等避險資產,不建議客戶調倉降低股票配置。

看到投行這麼說,是不是就放心了,不過別忘了,它在2月底發佈的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威脅全球經濟活動,黃金作為最安全避風港的角色更為突出。

據該行預測,金價在未來三個月、六個月及一年的價格將飆升至每盎司1700美元、1750美元及1800美元。

是不是很有意思?就連避險資產的上漲週期都同時進行,到底哪個是真的避險資產?

黃金、美股、A股,誰才是真正避險資產?疫情之下,買誰更安全?


首先,作為高盛這種頂級投行,本身就有巨大的利益在內,跟所有金融專業機構一樣,都是跟世界投資者博弈。其本身憑藉自身言論優勢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信息滲透力,往往存在自己的利益訴求。

也就是說,其發表的言論,也只是參考意見,背後的真實目的,只有高盛自己知道。這也就常常出現,說多做空,玩博弈。看好中美股市,可是在實際操作中依然是重倉做空相關股指,也是高盛最擅長的玩法。即便是黃金,也會如出一轍。

其次,我們可以這麼說,兩個觀點完全相同,而在市場上的表現,誰是真正的避險資產,作為投資者就要慎重。必須以事實為標準,以可信的信息判斷為依據。中美股市成為避險資產這個觀點,其實是讓更多的散戶投資者接盤,不管是國外國際投行高盛還是國內金融專業機構,都是希望在相對的高位讓散戶深信和接受這個觀點。

黃金、美股、A股,誰才是真正避險資產?疫情之下,買誰更安全?


金融市場本身就是機構和散戶的博弈,輿論影響力,當然是機構具有絕對優勢,散戶只是羊群,機構才是領頭羊。對機構發表的任何觀點,不能全信盲從,因為沒有人輕易知道機構到底怎麼做。

最後,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是被長時間所確認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就連世界央行都常年買入黃金。而黃金僅僅在上週五暴跌,這一次又全部修復完成,跟中美股市有很大的相似走勢,但是黃金更強,目前已經站穩1650美元,離再創新高已經不遠。

而中美股市被視為避險資產,也只是最近幾天的事情,況且相對而言,美國股市具備避險資產的特徵還能說得過去,畢竟它保持了12年以上的長期上漲趨勢。而中國股市因為最近1多月的上漲就升級為避險資產就有點言過其實,造概念的味道。

久經考驗的黃金,才是這世界上最好的硬通脹貨幣,也是長期避險資產。畢竟隨著經濟越來越不確定性,世界各國央行持續放水,沒有誰能經受住大量貨幣的衝擊,股票也不例外。疫情之下,人們尋求資產避險,黃金依然是頭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