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子救苦人


第三十六課 太上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再次,畏之。再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事言,功成是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救苦人


老子出關以後,不知所蹤,留下《道德經》,幫助世人提高道德水平。可是,老子對世人的關愛,從來沒有停止。

本課講老子歸隱後,當百姓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三番五次的去慰問和幫他們療傷,當大家得救時,看到老子很隨和,經常有人提出過分要求。比如說,老子你道大能力強,最好再幫幫我的親戚朋友,他們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多,當老子滿足不了他們過分要求時,他們就開始埋怨甚至侮辱老子,甚至辱罵老子。這些都是對老子的不信任,也就是信任不夠產生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子在災難中救了大家的性命,還把大家安頓好,生活也安排好了,可是大家還是不滿足,還對他要求多多,這就是人性的貪婪。舊的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又產生了,慾望越來越大,越來越高,沒法滿足,所以信任不夠也是很自然的。人們都不想修德,卻只想坐享其成,老子對這些想法感到很擔憂。你不修德,就無法迴歸大道母親的懷抱。

還有很多人,都是從個人主觀經驗來理解《道德經》,老子對這些事情也感到憂慮。

老子救災救人成功後,是一件非常遂心的事,百姓過上好生活,老子自然很開心。百姓都覺得老子很隨和,很自然,沒有一點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