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春秋戰國時期最值錢的刀幣布幣環錢和鼻蟻錢都是哪些?值多少錢?

30秒懂幣


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鑄幣

春秋戰國期間,銅鑄幣廣泛通行。這些銅幣總共分為四個體系:即布幣、刀幣、環錢和所謂的蟻鼻錢。

一:布幣

(1):布幣是由農具鏟演變出來的,布幣的發展,有兩個重要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鏟形,首空可以納柄,所以稱為空首布。第二個階段,布首以不空,而變成了扁平,所以稱為平首布。

(2):空首布中有許多種類,大致分為三種:1:聳肩尖足空首布,2:平肩弧足空首布,3:斜肩弧足空首布,此三種空手布又分為大小兩種,有一個字的和多個字的,目前空首布大多出土於陝西和河南。

(3):平首布,平首布中有有一種方布,除布首外,幾乎都是四四方方,最接近空首布,應該是最早的平首布,另一種平首布,底下成弧形,也跟某些空首布相似,應該也是早期的平首布。

戰國時期的布幣大部分是有足幣,從形態上,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是尖足幣,第二是方足布,第三是圓足布,第四十釿布。(這4種又細分為很多種,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二:刀幣

刀幣體系很明顯是由刀演化出來的,刀幣的流通範圍沒有布幣廣,大部分在東方和北方。刀幣根據形狀主要分為大小兩種,大刀是齊國的貨幣,小刀主要是燕國的貨幣,但小刀中種類很多,有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圓首刀等。

三:環錢

環錢在春秋時期的幣制中是一個很小的體系,但它是一個很重要的體系,它是一種承上啟下的貨幣形態,環錢的特點是圓形,中間有一圓孔,這個圓孔也有大小,大概是初期的環錢孔小,後期的環錢孔大。環錢出土很少,對於它的起源沒有適當的解釋,環錢的形制發展規律似乎是由大到小,中間的穿孔則是由小到大,環錢除了大小輕重之外還可以分為有輪廓和沒有輪廓兩種形制。

四:蟻鼻錢

蟻鼻錢是當時楚國使用的一種小銅幣,正面凸起,背面平,很有可能是由銅貝發展出來的,出土地有河南,湖北,湖南等省。蟻鼻錢按字分類,一種是鬼臉錢,(看起來像一個人臉)一種是彷彿一隻螞蟻的字,一種是各六朱還有君,行,匋等字。

收藏價值:

從錢幣身上我們可以瞭解到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藝術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識,所以說它的市場價值並不代表他的收藏價值,下面我們說下它的市場價值:

蟻鼻錢:100到300元 垣字圓錢:1200元左右 明刀:650元左右

以上價格來源於某交易網價格,均是評級幣售價,藏品品相不同價格不同,此價格僅供參考不作交易使用。


一夜知秋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商業十分發達, 在商品交換中使用的貨幣 多是刀幣,到晚期才出現圜錢。

刀幣因形狀像刀,稱為刀幣。刀幣古人稱為刀化。種類按刀幣上的銘文分為七種:(1)"節墨之法化"(2)"節墨法化"(3)"安陽之法化"(4)"安陽法化"(5)"齊之法化"(6)"齊法化"(7)"齊建邦法化"。現在人們一般按刀幣上的銘文分稱稱它三字刀丶四字刀丶五字刀丶六字刀。

要說現在刀幣的價格 ,各種類型的刀幣價格是不一樣的,其中最值錢的是齊六字刀,即“齊建幫長法化”。

為:啥它最值錢,因為它是為紀念齊國復國這一歷史事件而鑄造的一枚紀念幣。我們知道,公元前284年樂毅率燕國等五國聯軍伐齊,齊國幾乎亡國,僅剩即墨一城,是田單用"火牛陣”反擊取勝,恢復了齊國,"六字刀”就是為此鑄造的紀念幣,它因發行量少又意義非凡,故值錢。


至於現在價格說不準,我只知道十年前"六字刀"在3O萬一枚,其它類刀幣也在1一3萬不等。現在漲了多少不清楚。


本昌談歷史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齊刀是齊國貨幣。幣面文字帶"齊"字的,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三字刀為"齊法化 (貨)"。四字刀為"齊之法化"。六字刀為"齊造邦長法化"。"齊"指齊國都城臨淄。幣面文字不帶"齊"字的,有即墨刀、安陽刀和潭邦刀。

布幣,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最初的布幣,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留有裝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後來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幣身完全成為片狀,便於鑄造和攜帶。

圜錢也稱圜金、環錢,是一種中國古代銅幣。主要流通於戰國時的秦國和魏國。圓形,中央有一個圓孔。錢上鑄有文字。一說由紡輪演變而來;一說由璧環演變而來。是方孔錢的前身。


北若浮雲






手機用戶57144692268


查歷史,又有市場報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