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座谈会上青年作家问汪曾祺:您的作品又快又好,有什么诀窍?

 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是孜孜矻矻,也就是努力奋斗,兢兢业业,打好基础,积累实力,而不必着急去表现洋洋洒洒,故作潇洒。期待洋洋洒洒,必先孜孜矻矻,这是最浅显的道理了。

座谈会上青年作家问汪曾祺:您的作品又快又好,有什么诀窍?


  有一次,作家汪曾祺先生和青年作者座谈。有人发问:“汪老,看您的作品,无论小说、散文、随笔、小品与评论,都是洋洋洒洒、一蹴而就,写得又快又好,请问有何诀窍?”
  汪曾祺先生不禁哑然失笑,幽默地说:“你看到的是洋洋洒洒,我体会到的是孜孜矻矻;你看到的是一蹴而就,我体会到的是滴水穿石。”
  汪曾祺先生是才子型作家,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佳作迭出,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但是,他从来不凭天赋吃饭,不凭聪明处世,其创作乃是靠孜孜矻矻的努力、废寝忘食的奋斗,那些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无一不是苦心孤诣、殚精竭虑的成果。


  外人看到的是汪曾祺先生的辉煌,他自己体会到的是艰苦;外人称赞他的洋洋洒洒,他却告诉别人是孜孜矻矻的结果。
  世人往往羡慕洋洋洒洒的潇洒境界,看不起孜孜矻矻的苦工生涯;羡慕灭此朝食的奇功,看不起日积月累的建树。但千万不要忘记,孜孜矻矻是洋洋洒洒的基础,日积月累是灭此朝食的前提。


  东坡诗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公瑾这番功业看着好不潇洒,可是,要知道这次成功依靠的是孙刘数万将士的殊死抗争,是吴蜀众多百姓的倾力支援。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佳作的问世,固然靠天赋,靠灵感,其实更靠千锤百炼、精雕细刻。
  对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文学创作者来说,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十分艰辛,需要费时费力,反复打磨,不断修改。虽没有古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那种刻苦,但也有废寝忘食、日思夜想的经历。
  在文学领域当中,即便是天才,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轻轻松松获胜。


  著书立说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要想人前显圣,就须背后用功;要想一朝洋洋洒洒,就得数年孜孜矻矻。
 
  因而,什么易如反掌、探囊取物、举手之劳、一挥而就、不费吹灰之力等说法,看似潇洒自如,举重若轻,其实都是夸张之词。而成功背后数日的艰辛刻苦,才是我们更该关注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