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少兒編程正當紅,遊戲化學習開啟新賽點?


少兒編程正當紅,遊戲化學習開啟新賽點?

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一夜爆紅,無論是純在線平臺還是線下教育培訓,紛紛開啟了在線課程,助力2.7億學生“停課不停學”。而這其中也包括從去年開始就如火如荼的少兒編程教育。

最近一個月,編程貓、核桃編程等編程廠商紛紛為各個校區,或整個湖北省的適齡學生免費提供線上編程課程,騰訊旗下的青少年編程教育平臺騰訊扣叮也面向全國中小學師生免費開放了全部內容,包含7大編程實驗室和百節優質課程,助力學生線上輕鬆學習。

不過,足不出戶的限制固然為線上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紅利,屢上熱搜的各種吐槽,還是暴露了當前線上教育流量暴增後的一些問題,並促使整個行業加大內容競爭。

作為垂直細分領域的的少兒編程也是如此,流量紅利的時代終將過去,伴隨著行業進入內容體驗為王的競爭賽點,遊戲化編程開始在其中嶄露頭角,曾經不讓家長待見的“遊戲”,正成為教育領域的新助力。

巨頭與新秀“共舞”

1995年喬布斯錄製了一個叫做《喬布斯:遺失的訪談》的訪談紀錄片,他談到自己20歲左右學習編程的經歷時稱,“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學習編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學法律一樣,學法律並不一定要為了做律師,但法律教你一種思考方式”。

時隔二十多年,這股學習編程的風在國內雖然颳得有些遲,但終究是來了。近幾年,政府的激勵、市場的逐步成熟、用戶需求的提升,讓編程教育競爭更加升溫。

2017年《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育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這此後,少兒編程領域逐步成長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點行業,不斷有創業者湧入。據企查查顯示,2019年市場上約有340家有關少兒編程教育的企業,其中包含編程貓、西瓜創客、VipCode、小碼王等知名編程廠商。而在2016年這一數字還只是34家,短短兩三年,擴大了整整十倍。另外,如今線上、線下培訓機構也紛紛增加了少兒編程項目,算上這些大致超過了2000家。

而其中更不乏互聯網巨頭的身影。騰訊從2019年開始,便積極開展編程教育的推進,利用資金、技術、流量等優勢進行佈局。

去年3月,騰訊遊戲宣佈與Scratch合作,推出基於Scratch的中小學生編程平臺“扣叮”。同時推出了追夢計劃,作為這一計劃中“國力科技教育計劃”的重要佈局產品,扣叮編程平臺面向中小學生免費使用,旨在提升青少年計算思維和創造力。

除了騰訊,其他互聯網公司們也看到了少兒編程的機會。百度通過百度風投,以數百萬元成為少兒編程品牌BESTCODE的種子輪投資方。網易的教育子公司網易有道在3月宣佈,少兒編程成為重視的新業務,已推出瞄準信息學奧賽培訓的“有道小圖靈”,以及偏向素質教育的“網易卡搭編程”。

這說明,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專業性初創公司,都開始意識到了少兒編程的深遠價值以及社會意義。2017-2019年,“推廣編程教學”連續三年被列為教育、科技領域的重點,已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意味著少兒編程將會成為未來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孩子學習需要“遊戲化”

如果說過去的編程教育,之所以湧入了大量的創業者,是受到政策的催化,在經歷了19年的資本寒冬之後,接下將會考驗的每一家公司對內容和產品的打磨程度。

而那些優秀的從業者們,都擁有一個相同的運營理念:在如今的人工智能時代,少兒編程教育企業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利用計算工具去處理複雜問題的習慣,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編程,實現內容為王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

對於課程內容標準不一又相對難以理解的少兒編程來講,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實現學用結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編程學習有一個有別於其他學科的巨大優勢,就是相對容易實現遊戲化學習,並且受到了孩子們極大的歡迎。

從這個角度看,遊戲化學習可能是少兒編程最貼合教育價值的教學方式。

去年,丁女士在一家教育機構給8歲的兒子報了少兒編程的課程。帶孩子上體驗課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有關植物大戰殭屍的小遊戲視頻,兒子立馬對編程產生了興趣,想要繼續學習。

很顯然,課程設置以遊戲化方式設計,學生在遊戲設置的環境中,通過闖關的方式學習編程知識,這種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一則,可以快速吸引少兒群體的注意力,儘量消解他們對於課外輔導的牴觸情緒,化被動為主動,套用一句大眾化的說法,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而回歸少兒編程的教育價值,首先就要回歸少兒本身。

二則,當前少兒編程在效果方面暴露出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應用場景,學生學了知識點後不能及時應用、反饋,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遊戲化編程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場景,孩子可以在代碼完成後立刻得到練習的正反饋,而且這種反饋還是富有趣味性的。

少兒編程正當紅,遊戲化學習開啟新賽點?


以騰訊扣叮為例,在平臺上的遊戲實驗室中,其中一個積木代碼,跟玩遊戲一樣,玩法是鋪路,把左邊的積木塊按順序排列即可,機器人就會照著行進,勝利的條件則是一次性收集三顆星星。這套可視化積木編程基於國外成名已久的Scratch,相比平鋪直敘枯燥地學習,對於一個編程初學者來說,遊戲至少從理解上對孩子很有幫助。

對於傳統的基於圖形化語言學習的編程教育而言,遊戲化編程教育將編程語言學習編程遊戲關卡,學習者通過輸入代碼指令來引導角色過關,最開始是零門檻,難度不斷增加,而遊戲的過程編程知識也在逐步擴展。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改變了傳統的語言學習形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喜愛。

少兒編程還在等待“春天”

和歐美等地比起來,我國在少兒編程方面的市場教育和課程體系還尚未成熟,遊戲化編程或編程的遊戲化學習依舊需要努力。

這也導致遊戲化學習可能同樣面臨一些挑戰,比如依舊有很多家長談遊戲色變,如何宣傳好遊戲化學習的價值,並且讓孩子在學習編程時找到趣味性和知識點上的平衡,已經成為當前整個行業的首要任務。


少兒編程正當紅,遊戲化學習開啟新賽點?


2012年美國一家叫Tynker的公司誕生,與Scratch等只提供學習工具軟件的產品不同,它最大的特點是所有的課程設置都以遊戲化方式設計,為孩子及家庭提供從易到難、從軟件到硬件的30多門交互學習課程。最關鍵的是,採用這種遊戲化的教學方式,幾乎可以不用老師從旁協助,這大大解決了少兒編程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雖然我國少兒編程市場上至今還沒有出現專門進行遊戲化編程的機構,但一些跨界廠商反而行動更快。或許是因為相比需要在商業利益與教育目的之間左右權衡的編程機構,他們切入少兒編程更多的是抱有公益目的,這樣更能充分為孩子考慮。

比如騰的訊扣叮,其意義多少也揹負了少兒編程賦予一家遊戲公司的社會責任。孩子本身對騰訊遊戲相對熟悉,要是有興趣,他們完全可以基於這些素材來編程,學習起來會更得心應手。而在扣叮平臺上也已經出現了一些編程作品,這些作品的不少授權素材正是來源於騰訊自家的遊戲產品。當然,這也正是騰訊扣叮在編程教育中的優勢所在。


除此之外,騰訊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智能聊天等方面的前沿技術能力,也將逐漸開放給平臺用戶,既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為他們觸及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提供一個新的入口。我們由此也可以預見,2020年少兒編程即將迎來一個新的局面。

蘋果CEO庫克曾說:學習編程要比學習英語更重要。這並不是誇大其詞。在科技發展的今天,編程已經應用於各個領域,而在未來的高智能時代,編程更會成為科技發展的基石。不僅侷限於我們通常認知的人工智能領域,無論是現代醫學、自然科學、人文社科調研,還是天體物理模型、化學元素探究,都需要藉助計算機程序來進行精細化操作。

因此,編程可以讓孩子成為科技的創造者,真正瞭解科技背後的世界,掌握創造未來的主動權,成為未來的主人。而這個前提,是讓孩子從對少兒編程感興趣開始。換而言之,少兒編程不是以家長來驅動消費的,而應是以幫助孩子真正學有所獲為目標。

只有在行業和家長都認識到這點之後,國內少兒編程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在20多年前,馬化騰和張志東依靠編程代碼構建起一個科技巨頭,而如今隨著遊戲化編程的日趨普及,也將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們打開一扇探索未來的大門,讓他們有機會改變自己甚至改變世界。

在這其中,遊戲的概念或許將煥發出新的魅力。

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