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一邊造地王,一邊爛尾樓,東海樓市的“兩副面孔”

就在昨天,東海又成功出讓城北的一宗地塊,再次刷新樓面價。

東海城北是這兩年土地市場的主要供應地。從2018年9月至今已經舉行3場土拍共出讓7宗地,已經吸引了碧桂園、港利、福毅等房企進駐。

一邊造地王,一邊爛尾樓,東海樓市的“兩副面孔”

2018年9月,連雲港福毅地產競得公安局南側、振興路西側地塊,樓面價2750元/㎡成為新地王;

2019年5月,連雲港晟暉置業以總價1.57億,樓面價2801元/㎡競得牛山路東側、石安河北側地塊,刷新地價;同時,碧桂園一舉摘得兩宗地塊進駐東海;

2019年10月萬盛置業以樓面價2850元/㎡底價摘得振興路東側、天地公館北側地塊。

一邊造地王,一邊爛尾樓,東海樓市的“兩副面孔”

論連雲港各區域土地操盤最“穩”的地區,非東海莫屬。相比較其他地區政府拖底、流拍現象,東海這兩年的土地市場基本做到了場場“大圓滿”。這樣一來,既穩住了地價,又堅定了樓市預期。

相較於2017年“美麟地王”造成的轟動效應,如今的地王在東海並沒法發揮出強大的“帶貨功能”。

由於無法準確獲得城北成交數據,只能從整個東海成交數據中窺探一二。

我們可以發現,3個地王的誕生節點並沒有將樓市力挽狂瀾。不過5月的那場土拍後,整個樓市階段性的開始走強,持續了2個月。

一邊造地王,一邊爛尾樓,東海樓市的“兩副面孔”

至於房價方面,每個地區都有自己房價的天花板,這些天花板區域一般處於城市發展潛力最大的新區。如今的東海北擴,城北尤其是政務板塊也算是政府重點發展的區域。政府板塊匯聚了縣政府、教育局、人民醫院以及公安局等市政配套,周邊一公里內已經成功出讓了4宗地塊。這裡將來是東海城市界面最好,也是城市形象最為高大上的區域。該板塊屬於城市新區,但所在的位置其實距離主城區也不遠,在基本的生活配套上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完善。

一邊造地王,一邊爛尾樓,東海樓市的“兩副面孔”

我們知道,東海是個缺少品牌房企的城市,只是近一年才有碧桂園開始進駐。即使未來碧桂園玖璽臺誕生了一個稍高的價格,那也是出於品牌在當地的高認可度、產品力,也是項目能夠高溢價的一大原因。該樓盤的價格說明不了整個東海樓市的現狀,說它代表了短期內東海樓市的天花板倒更為恰當。

地價不斷刷新,都讓市場感受到了東海樓市預期的穩定。

可另一方面,東海樓市大量的爛尾項目又備受坊間關注,而從中也讓我們得以一窺東海樓市的長期亂象。

東海問題樓盤至少是從2008年就開始引發了關注。至於具體爛尾樓的數量,東海土著打趣道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自2011年之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東海樓盤的爛尾問題就會被重新曝光一次,但又因為問題積重難返,在掀起一輪討論的熱潮之後,每次總是不了了之。

百度東海爛尾樓詞條竟達到八十多萬↓↓↓

一邊造地王,一邊爛尾樓,東海樓市的“兩副面孔”

東海爛尾項目可謂是各種各樣,涉及項目種類眾多,無論是住宅、商業,甚至xx大樓,都出現過爛尾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瑞嘉花園、伊頓印象、金陵世紀、億豐國際、西湖印象、金陵世紀廣場等項目依然處於爛尾中。

其實討論度最高的應該是瑞嘉花園。瑞嘉花園位置在東海縣“黃金地段”,東海縣行政中心、水晶城、水晶博物館、體育館等都與之相鄰,在瑞嘉花園西面500多米開外,便是東海的明珠西雙湖。這麼好的地理位置,最後也難逃爛尾樓的厄運。

眾多的爛尾盤如同城市身上的瘡疤,嚴重影響著市容市貌,更讓人揪心的是,每個爛尾盤背後都意味著無數家庭的多年心血被打了水漂,期待化為泡影,而他們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通過維權來表示自己的不甘。

東海樓市的亂象尚不止於此,即便是你運氣好,能夠順利等來交房,也可能會因為沒有房產證而無法順利進行後期交易。

這一地雞毛究竟還需要多久才能徹底收拾完依舊是個未知數。

總之,希望每一個辛苦購房的人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