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從日本ATM取現,透視國內純芯片銀行卡的功與過


前段日子再次赴日遊玩的時候,接到了董老師的微信,轉達一位銀行朋友諮詢其客戶也在日本旅遊時,恰巧遇到現金不足,因此使用了他們銀行發行的純芯片銀行卡要在日本的銀行ATM取現時,遭遇到無法取現的窘境。

從日本ATM取現,透視國內純芯片銀行卡的功與過

這種情況並不是第一次遇到,之前就有朋友反饋過類似的問題,只是由於這種情況能遇到的概率相對較低,加之很多以用卡為主的文章多集中在如何使用信用卡在國外薅羊毛、搞返現,涉及正確用卡和安全用卡的內容相對較少。而隨著國人出境商務、旅遊、求學規模越來越大,這個問題或許遇到的情況會越來越多,今天特意聊一下這個話題,為讀者提個醒。

芯片銀行卡就是在傳統的磁條銀行卡中嵌入了智能芯片,也稱為金融IC卡。芯片銀行卡和傳統的磁條銀行卡相比,擁有很高的安全性,不易被不法分子通過簡單的盜刷裝置就能克隆信息後進行盜刷,給持卡人帶來經濟損失。芯片銀行卡中分兩種類型:芯片+磁條的複合銀行卡和純芯片銀行卡。

金融芯片卡標準是由國際卡組織中的Visa、萬事達卡和歐洲的Europay聯合制定,其標準也被定名為EMV標準,之後,有新的卡組織和機構加入了EMV標準,中國銀聯也是EMV標準成員之一。EMV標準一經確立,歐洲在2005年就開始對銀行磁條卡進行芯片遷移,之後東南亞國家也開始加入了EMV芯片遷移之列。法國、東南亞等遭受銀行磁條卡盜刷猖獗的國家也因為遷移了芯片卡,而使得銀行卡盜刷風險呈現了直線下降的趨勢,智能IC卡的使用,減少了欺詐損失,1998年法國全面推廣智能卡後,欺詐率從1997年的2.7%降到當年的0.018%,使得法國產業界用7年時間就收回了全部IC卡投資改造費,其安全性受到國際卡組織和商業銀行的青睞。

從日本ATM取現,透視國內純芯片銀行卡的功與過

(實拍一張芯片卡,卡片正面含有芯片,背後為磁條,是一張標準的芯片磁條複合卡,簡稱為芯片卡。卡片信息大家不用惦記啦,早就掛失過期)

中國的芯片銀行卡遷移工作起步稍晚,一直到2011年3月,央行發佈《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才正式宣告我國進入芯片卡時代。按照要求,2013年1月1日起,國內的商業銀行應開始發行金融芯片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必須為金融芯片卡。這裡要說明的是我國發行的銀聯芯片卡也是符合EMV國際標準的金融芯片卡。

雖然中國的芯片卡遷移起步晚,但是發展速度卻非常快,超過國際上其它國家和地區。2014年央行又發佈了《關於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在當年10月底之前,全國的POS終端關閉芯片銀行卡中的磁條降級交易,銀行的ATM機也同樣關閉芯片卡中的磁條降級交易,成為全球第一個強制關閉帶有芯片的複合銀行卡中的磁條介質交易的國家。

金融IC卡降級交易,是指使用帶有芯片+磁條複合銀行卡在使用中,優先使用芯片卡介質,如果POS機未能升級接受芯片卡時,才能使用磁條卡介質。關閉芯片+磁條複合銀行中的磁條交易,作為一種安全用卡措施,大大提升了銀行卡的安全性能,這點毋庸置疑。在中國境內,芯片+磁條的複合卡已經可以完全擺脫磁條卡介質交易,讓芯片銀行卡能夠獨立存在並使用,這也讓很多銀行在發行銀行卡的時候,選擇發行了不帶磁條介質的純芯片銀行卡。雖然這可以看做是一個進步,但是卻忽視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從日本ATM取現,透視國內純芯片銀行卡的功與過

工行發行的不帶磁條介質的純芯片銀行卡

在《關於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及的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僅限於在中國境內,而不包括中國境外的國家和地區。換句話說,就是在中國境外,芯片+磁條的複合銀行卡是沒有關閉磁條介質交易的。這充分考慮到很多國家和地區,芯片銀行卡遷移,以及受理機具的升級並不完善的現實,使得複合卡不會遇到使用中的阻礙。但是為此有一個國際性的規則,即如果商戶在接受芯片+磁條複合銀行卡時,沒有選擇芯片介質,而是選擇了磁條介質交易,一旦因此為用戶帶來銀行卡的盜刷風險,將由商戶或接受磁條介質的一方承擔。

從國內部分銀行發行純芯片卡的問題上來看,如果只是發行了無磁條介質的芯片銀行卡,在國內使用基本上沒有什麼障礙,而一旦用戶攜帶這類卡走出國門,可能就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遇到使用上的障礙。

儘管中國已經禁止芯片+磁條複合銀行卡上的磁條介質交易,而成為全球芯片卡交易大國,但回到本文開始提及的用戶到日本,使用純芯片銀行卡遭遇障礙的問題上,就不能不考慮到日本支付市場上的特點。日本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卻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支付強國,甚至連之一都輪不上,還有很多飯店、旅館、商店只能使用現金交易,加上日本又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國家,一個強颱風或者地震都會使整個社會回到現金交易時代。

即使是可以使用銀行卡的商家,特別是便利店中,有的可以使用卡片上的芯片交易,有的就只能刷磁條交易,至於哪些商家能用芯片卡,哪些能用磁條卡,並沒有什麼標準,如果你恰好帶的是芯片+磁條複合銀行卡,基本上不會遇到什麼問題。然而一旦此時只攜帶了一張純芯片銀行卡時,又恰好遇到一家只能刷磁條的商家,那場面就可能遭遇尷尬了。

因此,如果有赴日旅遊計劃的讀者,出國前除了準備好信用卡外,還要準備一定量的現金。但是總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時候,萬一不小心旅途才過半,攜帶的現金不夠了,就需要在當地的ATM取現。如果只是一張純芯片銀行卡就無法在ATM機取現了,因為當地的ATM機是通過卡片上的磁條來判斷你的卡片是否為芯片卡,然後再進行交易。純芯片卡因為沒有磁條,導致ATM無法判斷卡片,於是會把銀行卡當作無效卡拒絕交易。筆者就在名古屋機場免稅店也見到有國內遊客因為只帶了純芯片銀行卡而被POS機拒絕交易,無法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

其實除了日本,不少歐美國家一樣有這樣有類似的問題,歐美很多國家,就算普及了的芯片卡,但是並沒有停止芯片+磁條複合銀行卡的磁條介質交易,就是考慮到萬一持卡人的芯片介質損壞,還能通過使用磁條介質的降級交易來緩解燃眉之急。而純芯片銀片卡一旦遇到芯片損壞,又沒有其他備用卡的話,就真的是束手無策。迫不得已的話,也可以尋求卡組織在全球國際和地區的緊急援助服務,但是隻能滿足最基本的花費,同時還要收取不菲的費用。

國人出國到底應該帶什麼樣的銀行卡,首先就是要考慮到使用上的安全和便利。不管是哪個卡組織,以及信用卡或是借記卡,還是

要帶一張芯片+磁條複合銀行卡,以保證在國外旅行的時候,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遊刃有餘。如果有條件的話,無論銀聯、Visa、萬事達卡、美國運通、JCB卡都帶一張,也可以暢享一下各個卡組織的消費優惠吧。


關注本號,這裡有信用卡的知識,也有信用卡行業獨立視角的深度評論與分析,還有信用卡的歷史與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