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女性朋友们要小心

最近,一位朋友找到微医君,说是自己在办公司入职体检的时候,发现检查出了轻度宫颈糜烂,把她吓得不行:

A:我该怎么办呀?

微医君:你先别慌,这不是什么...

A:哎呀,这怎么能不慌呢,怎么办呀!

微医君:这真的不是什么大事。

A:这还不大啊?宫颈糜烂听起来我就慌慌的,会不会变成宫颈癌啊......啊啊啊我为什么要遭受这些,早知道应该去打宫颈癌疫苗的......

宫颈糜烂真的会变成宫颈癌吗?宫颈癌又有什么早期症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女性朋友们要小心

得了宫颈糜烂,会变成宫颈癌吗?


关于宫颈糜烂,我们要先明确一个概念,宫颈糜烂其实是宫颈管柱状上皮异位(也就是外翻)所引起的现象,所以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宫颈糜烂本身并不需要治疗,只需关注自己的身体,定期观察即可。但重度糜烂者,应该予以治疗。

至于得了宫颈糜烂会不会因此变成宫颈癌的问题,其实宫颈癌的发生却大多是因为长期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不要过于慌张啦~

宫颈癌离我们有多远?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宫颈癌。女性的盆腔结构中,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子宫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位于盆腔的中间。子宫呈倒梨形,宫颈是子宫的门户,位于子宫的下端,而发生于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就是宫颈癌。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女性朋友们要小心

虽说常见的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关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密切,但你也别松懈,因为宫颈癌离我们也不远......

宫颈癌是世界第三大女性癌症。全球每年有将近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死亡率高达50%,而且主要发生在亚洲,像大家熟知的著名香港歌星梅艳芳就是因为宫颈癌离世的。

宫颈癌的发病率并不算低,如果你同时还有以下这些行为,还会加大患病的概率:

●初次性生活过早(< 16岁)、多个性伴侣;

●初潮过早、多孕多产;

●卫生习惯不良、不洁性生活;

●其他生殖道病毒的感染;

●吸烟、吸毒等;

●性接触高危男性:阴茎癌、前列腺癌患者,或其前伴侣曾患宫颈癌;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一定要注意!

如果癌症早期能被发现和治疗,那么存活率也会高很多,但其实很多癌症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宫颈癌也是一样。虽说早期难发现,但是当女性朋友出现以下3种症状,一定要加倍注意!

1.接触性出血(同房出血)

部分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已生育过的妇女),可能会出现同房后阴道出血,即接触性出血。

2.阴道不规则出血

非姨妈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容易被忽视为月经不调。还有绝经后的阴道出血,容易被看作是更年期表现。如果这种症状经常出现,一定要引起重视!

3.阴道分泌物(白带)异常

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并伴有颜色(混有血色)和气味(恶臭)的变化。

随着病变发展,一般会出现阴道流血,年轻者可能体现在经期延长、经血增多,年老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晚期患者可能有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情况。

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宫颈癌?这两招你要知道

1.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相信大家都已经不陌生,我们国内也已经可以接种了。HPV疫苗的确是目前有证据支持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的一种预防措施。它能预防持续感染的发生,从而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HPV疫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

首先是年龄问题。适合接种HPV疫苗的年龄,各个国家、机构建议并非完全相同,全球范围内是9~45岁。

其次是性生活问题。比起年龄,有没有性生活更加关键。HPV疫苗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效果最佳。如果你30多岁了仍然没有性生活,那么去打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但并不是说有性生活的人就不能打了。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女性朋友们要小心

2.宫颈癌筛查

感染HPV以后,80%的患者可通过自身的免疫抵抗力自行清除感染,而持续感染HPV的女性如果发生宫颈病变,也是要经历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从感染HPV到发展为宫颈癌,大概需要10~12年时间。

所以如果在这一时间内及时发现病毒感染,并且识别到癌前病变的状态,那么就能有效防止宫颈癌发生。

目前,宫颈癌的筛查主要使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TCT检测)和HPV检测。

那么应该几岁开始做宫颈癌筛查呢?

一般我们建议从21岁开始检查;

21岁~29岁的女性,推荐每3年筛查一次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或TCT检测);

30岁~65岁的女性

每5年筛查一次HPV检测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或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

大于65岁的女性,如既往多次检查都为阴性,则不需要再继续筛查。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接种过HPV疫苗的朋友,也还是建议同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遵照年龄段进行筛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