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原文标题:湖北红安四中抗疫工作简报


1、 上下齐心抗疫情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红安四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组建专班,召开专题会议,迅速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疫情紧,防控严。校长周院和靠前指挥,红安四中持续行动。周院和表示,在疫情严峻时刻,四中人将一定以自己的责任担当描绘着四中的新春美景,以自己的责任担当温暖着四中师生的心。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我校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门卫室对非正常出入人员进行劝阻,要求他们配戴口罩,不准外出串门等。通过短信微信、张贴通告和广播宣传等方式,做到疫情信息全覆盖,重点人群监测全覆盖。对武汉回来的教职工全部都在返乡人员登记表上详细记载返乡时间,身份证、电话等,包保人员每天按时查询武汉返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并及时上报。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隔离不隔音,关键时刻,来自学校的声音、来自老师的声音、来自教育的声音应更加响亮。"校长周院和说。

在这个特别的春节里,红安四中把牢宣传舆论工作主动权,利用行政、教师、党员、班主任、退休教师和各班级家长等多个微信工作群,每天都及时推送抗疫防疫信息:党委政府的最新决策、抗疫科普知识(权威消息)和抗疫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据此切实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凝聚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市民严格落实政府的科学抗疫要求,高度正视疫情,正确防护,利己利人。

"学校的宣传真是太及时了!"九年级学生家长祁光花说。春节期间,红安四中推送抗疫信息达60多条,第一时间触达平台日活跃量1600用户,当好了"防疫广播员"。


2、 网络教学课不停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该校班主任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组织好网络学习工作,安排学习时间表,网络学习任务结束后,科任教师通过微信群布置作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保证学生练习巩固到位。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按照市教育局"停课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工作安排,红安县启动中小学网络直播授课,红安四中承担初中阶段的网上直播授课任务。

该校迅速制定方案,副校长吴立红、袁晓曦分别承担七、八年级数学的网络直播授课任务,程志慈、吴燕、刘孟姚、徐芳、何文丽、刘娟等骨干教师组成授课团队,精心准备授课内容,确保网络直播授课顺利进行。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红安四中严格按照学校制订的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进行教学。


3、 值班值守把好关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从大年三十开始,红安四中校委一班人各司其职,无怨无悔,忠诚履岗尽责。值守期间,大家分头上门协助社区劝导居民出行。做到每一天都报告,每一天都宣传,每一天都值班,每一天都消杀,每一天都督办。做到夯实防控基础,落实防控措施,全心阻击疫情传播。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红安四中校委一班人就是这场疫情战斗中的"勤务兵"。他们甘当疫情防控资料员、学校安全守门员、政策文件宣传员、疫情防控解说员,社区疫情联络员,校区消毒员……


4、 驻村工作获好评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红安四中驻上徐家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村医并肩战"疫"。展入户大排查,逐户逐人登记测量体温全覆盖。走访看望慰问孤寡老人、五保户、脱贫户及残疾户,逐户赠送土鸡蛋和体温计,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积极参加村巡逻队巡逻并加强4个道路卡口巡查,利用喇叭、专用车辆等加强抗疫宣传。


图文并茂!这份《抗疫工作简报》可作“公文写作范例”收藏

2月21日上午,红安四中校长周院和一行到上徐家村,看望慰问了疫情防控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并为他们送去口罩、粮油等用品。

疫情发生以来,红安四中扶贫驻村工作队人员实现从扶贫一线到防疫一线的无缝衔接,在岗在位、坚守一线,做到防疫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周院和首先对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及驻村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向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要求驻村干部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严明相关纪律,要求驻村人员严守岗位,以最严的作风,最严的纪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疫情面前,没有人迟疑,没有人退缩。红安四中教师纷纷加入志愿者团队为防控出力,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了一道"防疫墙"!

(供稿人:秦少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