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此人本是蜀漢大臣,令關羽佩服劉備信賴,諸葛亮到死卻也不敢重用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東漢末期,各方割據勢力經過無數次火拼,最終形成三股比較大的勢力,分別是江東孫吳集團、中原曹操及巴蜀一帶的劉備。事實上,三者都想登上皇帝寶座,不過劉備作為中山靖王劉勝後代,是三人中唯一的劉姓皇族,又打著“興復漢室”的大旗,按理來說稱帝是順應民心的,況且劉備一直又以仁德著稱,因此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其稱帝。

此人本是蜀漢大臣,令關羽佩服劉備信賴,諸葛亮到死卻也不敢重用

▲劉備劇照

在《三國演義》中,大臣們對於劉備稱帝一事幾乎是一邊倒地贊成,畢竟主公當了皇帝對大家都有利——作為開國功臣,自然會有論功行賞、加官進爵,還能以此封蔭子孫,何樂而不為呢?然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卻真的有人站出來公然反對劉備稱帝,當眾削了劉備的面子。他就是費詩(字公舉,樂山犍為人)。請各位注意,是費詩而非費禕(字文偉,江夏鄳縣人)。

此人本是蜀漢大臣,令關羽佩服劉備信賴,諸葛亮到死卻也不敢重用

▲裴松之注《三國志》

費詩曾經追隨劉璋,並出任綿竹令一職,後來看到劉璋昏聵無法成就大事,便在劉備進軍綿竹之時主動率城歸降,這無疑讓劉備對他好感頓生。等到劉備佔據益州並自封益州牧時,他便任命費詩為督軍從事,隨後又擢升為州前部司馬、牂牁太守,後者可謂是青雲直上。事實上,除了頗受劉備信賴外,費詩在其他人心中的地位也很高。比如劉備自稱漢中王時,加封黃忠及關羽分別為後將軍、前將軍,關羽對此大為惱怒。結果費詩一出面,對關羽輕輕鬆鬆說了幾句話,關羽就態度大變,心悅誠服地收下了前將軍的印綬,費詩的威望及影響力可見一斑。

此人本是蜀漢大臣,令關羽佩服劉備信賴,諸葛亮到死卻也不敢重用

▲關羽劇照

沒過多久,大臣們聽說曹賊準備篡漢,於是就積極行動起來,要推舉自家主公劉備為帝。當群臣們正忙著張羅的時候,費詩卻突然上了一道表章,表明自己的反對態度。在表章中,費詩認為劉備此時稱帝是不合適的,畢竟現在漢獻帝還在曹賊手裡,曹賊公然稱帝,這是在跟天下的豪傑作對,劉備應該主動佔領道義高地,聯絡各路英雄共同討伐,以興復漢室。如今漢獻帝還沒死,劉備就公然稱帝,這樣不僅與其初衷相反,更會喪失天下人心,所以目前應當先剿滅曹賊,再提稱帝一事,況且目前眾人還只是偏安於一隅,中原大多數州縣還在曹賊手上。

突如其來的冷水把劉備澆了個透心涼,心裡對費詩這個愣頭青非常不滿。更要命的是,在費詩的帶頭下,另外兩個倒黴蛋也跟著站了出來,他們就是劉巴和雍茂。雖然劉備整天滿口仁義道德,但在稱帝這樣的關鍵時刻自然不會再心慈手軟,三人的下場可想而知。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諸葛亮想出面求情都不敢,只得眼睜睜看著費詩被為永昌從事,主簿雍茂則被賜死。劉巴雖然沒遭受處罰卻也嚇得不輕,從此不再發表任何議論了。在清除掉稱帝“障礙”後,劉備終於可以順理成章地在一片歌功頌德聲中稱帝。

此人本是蜀漢大臣,令關羽佩服劉備信賴,諸葛亮到死卻也不敢重用

▲漢昭烈帝惠陵

至於費詩,從此就一直備受冷落。據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記載,費詩此後一直擔任永昌從事直至劉備逝世。在諸葛亮執政時期,由於劉備曾給他定下“忤逆不道”之罪,諸葛亮為避人言也無法替他翻案。此外,由於在諸葛亮策反孟達一事上,費詩又公開表示反對,所以依舊是坐在冷板凳上原地踏步。等到蔣琬當政時,費詩才被起用並授予諫議大夫一職,此時他已擔任了長達15年的永昌從事,大好年華就這麼浪費了。

此人本是蜀漢大臣,令關羽佩服劉備信賴,諸葛亮到死卻也不敢重用

▲諸葛亮劇照

從費詩反對劉備稱帝這件事上來看,當涉及核心利益時,無論多麼仁慈的主公也不會手下留情。不過就費詩的行為而言,也幸好他的主公是劉備,換個人早就將他抄家滅門了。因此費詩能夠壽終壽寢,已是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參考文獻:

《三國志》《華陽國志》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