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1

东汉以后,

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

接着有西晋与东晋的前后交替,

再就是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

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国家分裂;

割据愈演愈烈。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但是作为新兴产业的瓷器生产

却在偏安江左的小国中渐渐发展起来

——这就是著名的六朝青瓷。

所谓“六朝青瓷”是指当时生产于江南地区的青瓷器。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这六个朝代分别是:

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包括西晋)

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

“六朝”的都城都在建业(今南京市)。

六朝青瓷上承东汉青瓷,

下接唐宋青瓷,

具有承上启下之作用。

2

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

主要是近、现代考古和文物工作者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

通过窑址调查和科学发掘逐步了解和认识的。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关于六朝青瓷的窑口,

虽然未见于古代文献记载,

但是经过近几十年的调查与发掘,

其来龙去脉已基本清楚了。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以越窑、瓯窑、婺州窑、洪州窑、岳州窑最为著名。

而南京涵碧楼酒店大堂里所放置的青瓷欧乐,

就是典型的越窑工艺。

3

越窑,

又称“越州窑”,

因其地唐代属越州而得名。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创烧于东汉,

至北宋时期逐渐衰落。

其名始见于唐代文人的记载,

如有“茶圣”之誉的唐代大文豪陆羽

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就有“碗,越州上……”的记载。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三国吴时越窑属会稽郡管辖,

窑址主要分布在宁波、余姚、上虞、绍兴、萧山一带。

越窑青瓷的特点,

是胎质细腻致密,

胎色青灰(类似现代优质青砖);

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

釉色为深绿色,

色泽纯正;

胎釉结合紧密,

无开片,

釉不易剥落。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其代表作品有浙江慈溪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的东晋青瓷蛙形尊。

此尊高19.7厘米,

口径16.1厘米。

造型为直口、圆腹、平底。

肩部前后左右分别贴塑蛙首、蛙尾和四肢。

蛙首突起,双目圆睁,

有咄咄逼人之势;

四肢弯曲,

呈跃跃欲跳之态。

充分表现出六朝时期越窑工匠高超的捏塑技艺。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4

中国历来就有以陶瓷乐器和器皿演奏音乐的传统,

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

长江流域春秋战国墓葬大量出土的原始陶瓷乐器,

浙江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遗址出土的唐宋时期青瓷乐器,

及有关历史文献记载,

证明这一传统历经商、周、秦、汉而绵延不绝。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在唐宋时期,

越窑青瓷瓯乐因越窑的兴盛而盛行。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

越窑的烧造史自东汉一直持续到南宋,

长达1100余年,

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崇高的地位。

涵碧楼|青瓷欧乐,追忆六朝风韵

涵碧楼的青瓷瓯乐表演,

一般是在早上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

正是用完早餐散步和下午订房的时间,

若是来了涵碧楼,

不妨坐下来听一听它清脆、安宁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