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杨朱:功名富贵皆是烟云!把握当下的快乐才是王道!

儒家认为活着就要有价值,为功名利禄,为社会公益。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出还是处都要努力;佛家说人生皆苦四大皆空,今天的辛苦是为了换来明天的快乐,要么脱离苦海,要么沉沦地狱。儒家是在和现实对抗,认为活着就要努力,吃点苦不要紧;佛家则将希望寄托在彼岸在未来,人生是痛苦的,只能去来世中去寻找。

杨朱:功名富贵皆是烟云!把握当下的快乐才是王道!


总的说来,中国哲学强调,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可以牺牲现实的、身体的快乐,从而获得灵魂上的满足和未来的幸福。

但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非常另类的学派,叫杨朱学派,却与儒家佛家完全不同。杨朱学派属于道家的一支,它提倡“贵生”,顾名思义就是重视生命。杨朱学派不仅重视生命的长度即人的寿命,还特别重视生命的质量,提倡每一天都要快乐。杨朱学派认为,人的生命不长,最多百年,要是每天都幽幽凄凄,那简直就是浪费生命。那些妄想用明天的富贵换取今天快乐的人,简直就是愚不可及。用古诗十九首的话说就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用今天的话说,把握住当下的幸福,快乐生活每一天。

杨朱的这些理论出现在魏晋时代的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列子》,基本上是杨朱的哲学理念,也是中国人及时行乐哲学的集大成。魏晋时代基本上是一个癫狂的全民狂欢的时代,这本书出现绝非偶然,它迎合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不管明天如何,就要今天快乐,该吃吃该喝喝,不管别人怎么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子》中杨朱的理论,也有可能是魏晋时代的人写的。

儒家哲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就是自律与道德,为了道德就要遏制甚至消除人性中的欲望冲动,但《列子》认为这完全错了,人的自然本性在于追求享乐,并把人的感官快乐看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遏制欲望就会不快乐。而人生应该抓住当下的每一个幸福时刻及时行乐,其它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杨朱:功名富贵皆是烟云!把握当下的快乐才是王道!


《列子杨朱》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子产是郑国的宰相,是很有名的儒家人物。但他有一个好酒的兄长,还有一个好色的弟弟。好酒的哥哥叫公孙朝,革命小酒天天醉;好色的弟弟叫公孙穆,除了美女之外六亲不认,常常春宵苦短夜夜狂欢。子产为此深感忧虑,劝说兄弟俩要戒除欲望,否则“性命危矣”。

但公孙朝公孙穆兄弟不以为然,反过来讽刺子产,说他不懂得“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道理,他们说:“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 意思是说,“生存难得碰上,死亡却容易到来。以难得的生存去等待容易到来的死亡,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呢?你想尊重礼义以便向人夸耀,抑制本性以招来名誉,我以为这还不如死了好。为了要享尽一生的欢娱,受尽人生的乐趣,只怕肚子破了不能放肆地去喝酒,精力疲惫了不能放肆地去淫乐,没有时间去担忧名声的丑恶和性命的危险。”

子产兄弟二人认为,既然好不容易来到世上一遭,那就要抓住机会及时行乐,不必要担心明天的太阳是否会升起,只要我今天开心就足够了。

《列子杨朱》还给人们算了一笔账,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遣,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

“一百岁,是寿命的极限。能活到一百岁的,一千人中难有一人。即使有一人,他在孩童与衰老糊涂的时间,几乎占去了一半时间。再去掉夜间睡眠的时间,去掉白天休息的时间,又几乎占去了一半。加上疾病痛苦、失意优愁,又几乎占去了一半。估计剩下的十多年中,舒适自得,没有丝毫顾虑的时间,也没有其中的一半。那么人生在世又为了什么呢?”

在《列子杨朱》看来,生命短暂,人生的价值就是抓住时间的尾巴及时行乐,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名,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声色”,就是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声色”,这就是列子的人生价值观。

杨朱:功名富贵皆是烟云!把握当下的快乐才是王道!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欲望不可放纵,因为纵欲伤身寿命就不能长久,但列子认为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人要是总为明天的快乐而废掉今天的快乐,一天天下去永远没有快乐的时候,如此低的生活质量,活的越久就越痛苦,因此快乐的方法是把握住今天的快乐,活一天乐一天,天天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列子杨朱》还点明了人们总是活着很累活得不美的四大原因:“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谓之遁民也。可杀可活,制命在外。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之谓顺民也。”

“百姓们得不到休息,是为了四件事的缘故:一是为了长寿,二是为了名声,三是为了地位,四是为了财货。有了这四件事,便害怕鬼神,害怕别人,害怕威势,害怕刑罚,这叫做逃避自然的人。这种人可以被杀死,可以活下去,控制生命的力量在自身之外。不违背天命,为什么要羡慕长寿?不重视尊贵,为什么要羡慕名声?不求取权势,为什么要羡慕地位?不贪求富裕,为什么要羡慕财货?这叫做顺应自然的人。”

原来只要是能满足身体快乐的才是真正的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住大别墅穿漂亮衣服,美食美酒在手,美女在怀,此乐何极!

总之,《列子杨朱》认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只求当下的快乐。什么仁义礼智功名富贵,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一切都是身体上的枷锁。把握当下的幸福,尽情寻欢作乐,人生才不枉来世一遭。

朋友,你怎么看这种人生价值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