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米皮和涼皮的區別是啥,哪種更好吃?

魯式老潼關渣渣肉夾饃


涼皮是統一稱呼,不管是米皮還是麵皮,都可以叫做涼皮,值得一提的是漢中熱麵皮既可以趁熱吃也可以冷涼吃,而麵皮還被叫做釀皮子,尤其以甘肅地區做的最好。要說哪種最好吃,那要看口味了,米皮爽口,麵皮柔韌,推薦大家吃麵皮。

說到涼皮,一定會想到古都西安,它不僅是麵食之都,還是涼皮之都,所有的涼皮你都可以在這個城市找到,也是各種涼皮薈萃的地方,如果你喜歡吃涼皮,這個城市今生你務必要去一次,即使說天下涼皮出西安也不為過。

米皮,顧名思義是大米制品,確切的是大米研磨成漿後蒸製做成的,現在市面上早就有大米打漿機,泡好大米加水就可獲得米漿。麵皮的做法相對來講更復雜更麻煩一些,傳統的做法要和麵,再洗面,得到麵筋和澱粉,還要經過發酵過程,還要蒸制,除了調味不說之外,想想過程都麻煩。但是要說的是,凡是處理麻煩的食材,耗時間的食材,一般來說成品一定好吃,這就是老王推薦麵皮的地方。

關於涼皮的美名,老王先說說米皮吧,三秦大地之上有兩個地方的米皮特別出名,一是靠近四川的漢中,這個地方的涼皮極其出名,特點吃口糯,香辣,切條寬,最受歡迎的吃法是趁熱吃。西安市下面有個秦鎮米皮,也是涼皮的一種,是用長米為原料做成的涼皮,吃口筋、細、軟,口味拌制上仍然突出香辣,非常爽辣可口,是愛減肥的小姑娘夏日首選小吃。

其次說說麵皮,這個麵皮在西北地區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飯,是西北特色風味,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釀皮子風格,做法也不一,特別為穆斯林人士所愛,也可以說釀皮是美味的清真食品。其實釀皮子最好吃的在蘭州,蘭州釀皮子做的沒話說,芝麻醬,辣子面,芥末香,吃口柔韌,簡直是無比的爽!

涼皮的屬性一定是香辣,不管是米皮還是麵皮,還是多種原料做的涼皮,都是突出香辣這一點,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不過老王還是認為釀皮更好吃,筋爽!


樓蘭餐廳老王


涼皮是麵皮和米皮兩種。

麵皮,麵皮分蒸麵皮、擀麵皮、懶麵皮。麵粉加水和成麵糰,經過洗面,洗出麵筋,剩餘的麵漿經過沉澱、發酵,兌漿、上鑼蒸制,切條、裝碗、調拌(鹽、料汁、香醋、油潑辣子,再配上豆芽、黃瓜絲)。

米皮,米皮分白米皮、黑米皮。糟米加水提前浸泡,經過淘米、泡米、磨米漿、兌漿、上籠蒸制,大刀切、裝碗、調製。











用戶104712437500


第一:

涼皮是小麥麵粉。通過手工和麵,然後加清水清洗,必須徹底把麵筋全部洗乾淨洗出來,,洗不出來或者技術經驗不行的洗不乾淨,做出來的涼皮品質差距很大,剩下的沉澱,8個小時左右,剩下的就是小麥純澱粉漿。

手工涼皮,尤其是非常勁道,口感非常爽滑。品質一流的涼皮,就是這種小麥澱粉漿現場蒸製出來的。

當然,如果你的洗面技術和經驗不行。做出來的涼皮兒不爽滑不勁道。雖然和下一道的蒸制環節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蒸涼皮的環節上沒有出任何問題。做出的涼皮不勁道,不柔和,不爽滑,口感不行。那就是洗面上出了很大的問題。很多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在裡面加各種澱粉。包括玉米澱粉木薯澱粉和土豆澱粉,目的是就為了提高涼皮口感的爽滑度。只要你添加其他種類澱粉增加口感爽滑度,你的涼皮後面一定會出一系列的問題。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後面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給大家詳細講解加了其他各種澱粉,涼皮品質會出現什麼一系列的致命的問題。

第二:

米皮,米皮一般的陝西人吃的多一些。他們一般用當地產的一些大米,或者有一些地區產的一些大米。這種大米在有些地方被稱為早稻米,或者是糙米。顏色發白,這種稻米澱粉含量特高,營養均衡非常好。但是做米飯吃的話口感非常差。一般的他們會用在炸面窩,做各種炒米飯,炒花飯,磨漿做米皮或者做廣東腸粉。這種稻米價格是大米批發市場上價格最便宜最廉價的一種米。如果你用做粥的米或者是做米飯的大米用在做米皮或者炒米飯,他就會黏性非常大。口感非常差。炒出來的米飯顆粒粘成團,不鬆散,會導致放進去的鹽巴和各種作料炒不均勻等等。。

所以以後再遇到誰吹牛說做炒飯的米價格多高多高,做米皮用的米必須當地產的好的天上去的那種,都是自作高深忽悠小白的。

這種糙米,提前泡發,然後用大石磨或者是電磨,磨成漿以後,和涼皮的蒸制工藝差不多,只是時間會比涼皮更易蒸熟,蒸的時間更短。

第三,因為在做涼皮的時候,有些地方風俗,有些地方人的口味或者口感,或者因為手藝或者技術不行,他們會在小麥澱粉中加入適量的米漿,來提高涼皮的白亮度,來使涼皮更加軟和,在各種原因的影響下,他們會出現勾兌米漿的情況。

第四,陝西最典型的麵皮。這是陝西本地人喜歡的獨特的一種吃法。他們用開水燙麵。把小麥麵粉燙成死麵漿。然後再上鍋蒸制。這個過程根據他們當地的一些情況,會加入一些米漿或者是小麥澱粉漿。這種麵皮蒸製出來的口感就非常發硬。有點像吃稻草的感覺。但是本地人就喜歡這種感覺。西北的朋友都喜歡。但是全國大多數的區域的朋友們都很難接受。

總體大致情況。陝西的涼皮和麵皮除了米皮稍軟,口感和味道也好,對全國其他大多數區域的朋友來說,他們麵皮和涼皮講究稍微發硬。一口塞到嘴巴里,能感覺到硬硬的感覺。他們喜歡那種用牙齒咬的,有咬勁兒的那種感覺這是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你很難改變的。一個人或者一個地區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日積月累,甚至幾百年上千年形成的。不是一句話就可以改變的。

這就是陝西的涼皮和麵皮的口感。陝西的米皮也一樣。雖然口感軟和,但都是當地人的小口味。全國大部分的區域都不接受。

從北京到廣州珠海深圳。從四川到武漢到上海。

全國大部分的區域。賣蘭州拉麵的。不是蘭州本地人。是青海省化隆的一批迴民朋友先創業做起來的。

全國大部分的區域做涼皮的,你們可以聽一聽他們老闆的口音,大部分都是河南人。一小部分是山東的和安徽中北部的朋友。因為中原地區的涼皮。也是最傳統的,範圍最大的涼皮製作和可以把涼皮作為飲食為主的地方,中原地區的涼皮。口感講究薄,薄要薄如蟬翼,柔,柔和,爽滑順溜,還得勁道,口感不能像西安和西北的涼皮口感發硬。所以全國大多數朋友都能接受這樣的涼皮的口感。這就是為什麼河南人的涼皮遍天下的原因。這也是,在外省陝西涼皮招牌不是主要陝西人在賣,是河南人在賣的原因。如果你有朋友在深圳,東莞惠州,廣州武漢等等這些地方打工或者上班做生意的話,可以問一問,看看當地大多數賣涼皮的老闆是哪個地方的口音?

在中國這個社會消費概念。講究先入為主。誰最先先把這個名字或者概念推出去的,大家都會認為他就是最正宗的。就像北京天安門前門的全聚德烤鴨店。說實話。就北京市內比全聚德的烤鴨好吃的,甚至一個小飯館的烤鴨味道都比他好吃的,你數都數不過來。我自己親自品嚐過比他們烤鴨好吃又便宜的,不止一大把。還有天津狗不理包子。還有開封灌湯包。包括陝西涼皮等等。這些名字走到今天其實只剩下的就是兩個字:情懷。

我沒有貶低或者不尊重任何地域餐飲和任何個人的意思。就是實話實說。中國的地域範圍太大了。我們一個省就比別人一個國家還要大。甚至我們隔一條河。河對面的餐飲,生活習慣,婚喪嫁娶習俗,甚至語言發音,都有很大的不同。你讓南方人天天吃饅頭,吃陝西的涼皮。你讓北方人天天吃腸粉,天天吃大米飯。會出現什麼情況?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

地方小吃。就只侷限於地方人的口味和飲食習慣。自己偶爾嚐個新鮮還可以。但是拿一個地方的原始的地方口味和味道,來去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轉個門面做生意。還是慎重的比較好。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喜歡的。是有根本區別的。很多人做涼皮。甚至想把當地的地皮都原汁原味搬過來。自己也非常喜歡,甚至自己喜歡吃的要命。結果開業做生意。突然發現別人不接受。就會罵別人不懂吃不識貨。其實我覺得還是不懂得一個入鄉隨俗的道理!

所以我覺得不管你在哪個省市做生意。一定要學會入鄉隨俗,學會變通,學會適應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和味道。這才是最厲害和最考驗一個人的經商頭腦能力的。

學制作涼皮技術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或者想學做涼皮技術和配方手藝等。

我把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我非常喜歡鄭州的一個58°川菜館的老闆說的一句話:我們小的時候,上學都要選一個好老師,學舞蹈學畫畫學健身,甚至我們學開車的時候都知道找個好老師好教練,但是當面臨創業這麼重大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卻不知道找一個好老師,多多學習多多請教。所以我建議初次從事這個行業的朋友。一定要拜一個好老師,尤其是在行業內能出品頂尖的品質的師傅,多多請教,多請他吃兩次飯,多請他喝幾次茶,,你的創業之路,也一定更加輕鬆更加遊刃有餘!

因為,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是這樣付出了也受益的,也是一直在涼皮這個行業一直努力走下去的。

好了,希望我以上所講對樓主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感謝!











蟬翼涼皮


涼皮相當於這一類小吃的總稱,米皮是涼皮的其中一種,除了米皮,還有很多種種類豐富的同類小吃,比如還有擀麵皮、釀皮、梗皮等。

米皮主要集中在以陝西、山西等區域,釀皮、梗皮、擀麵皮主要集中在甘肅、陝西一帶。

這類小吃主要的區別在於原材料不同,製作手法不同,配菜(菜碼)不同,口味也有差異。

1、米皮:原材料是大米,主要用燦米、糯米較多。將大米磨成漿,調成濃稠合適的米漿,上鍋隔水蒸制而成。

2、釀皮:原材料是麵粉(即小麥粉),一般建議用高筋粉。製作時先將麵粉調成團,再用水將麵糰中的粉洗出,剩麵筋,麵粉水蒸制而成既是釀皮(可隔水蒸、也可貼水蒸,不同蒸制手法,面皮厚度、口感等有差別),麵筋蒸熟即是釀皮的最佳配角麵筋,也就是大家吃火鍋時的麵筋啦。

3、擀麵皮:擀麵皮的原材料與釀皮一樣,都是麵粉。主要區別在於製作手法,擀麵皮需先將洗出的麵粉水加入酵母發酵,發酵成功後,將麵粉水倒入鍋內不斷攪拌成團,再拿出麵糰不斷揉搓,擀成片狀上鍋隔水蒸制而成。擀麵皮的麵筋是放在水裡煮熟的,麵筋的做法也與釀皮的有區別。

4、梗皮:原材料是紅薯粉等精度較大的粉,將粉以一定比例調製成粉漿,貼水蒸出鍋前要過一遍水(防止皴破)。

以上主要是這幾類小吃的原材料及製作手法的區別。

配菜菜碼方面:陝西、甘肅一帶主要用豆芽、菠菜、黃瓜,胡蘿蔔等,青海一帶主要用韭菜、黃瓜等,河南、四川等用香菜、黃瓜等,個別區域還會加入黃豆、花生之類的。

醬料口味方面:陝西、山西、青海、甘肅一帶主要以酸辣為主,四川一帶在酸辣口味的基礎上增加了麻味(花椒),河南一帶在酸辣的基礎上增加了芝麻醬,多了魯菜的一種醬香味。

口感方面:擀麵皮勁道,米皮軟糯,釀皮Q彈。具體說那種更好吃,其實每一種小吃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還是得看個人口味更喜歡那種口感了。





申聆


無論酷暑寒冬,來一碗米皮或者涼皮,潑上幾勺子蒜水,淋上兩勺子秘製辣椒紅油,點綴少許黃瓜絲,點上幾滴香油。那叫一個香!

好了,接下來,給大家解釋和介紹一下米皮和涼皮有什麼區別。

首先是製作材質和工藝的區別:

涼皮:涼皮是將小麥麵粉和好的麵糰,(也有使用豌豆麵和小麥,按照比例配比成麵糰的做法。)用水不斷的揉抓,使之變成澱粉漿和麵團,麵糰可以蒸成麵筋,澱粉漿放在特製的鐵籠上蒸就可以做成涼皮。

小夥伴們怕麻煩,有一種懶人免水洗方法,只需將麵粉和澱粉混合攪拌,製成麵漿再蒸制。這兩種做法做成的涼皮水分含量都很高,所以口感滑嫩柔軟。

涼皮製作起來方法其實很多,陝西關中地區流行一種方法——是把經過發酵的半熟麵糰擀成薄片之後再蒸,蒸熟後再切好,口感相對更筋道彈牙。


米皮:米皮,起源於陝西西安的一種小吃,是利用米為主要原料,通過一系列的蒸制加工,做成的一種美食。最著名的米皮當屬“陝西西安秦鎮米皮”。

作為米皮的主要構成,製作要從選米開始。大米要選單季稻,以陝西戶縣太平河流域的大米為上乘。且泡米滿三個小時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泡製後,進行揉捏處理,最後進行蒸制。

蒸出來的米皮也有講究,筋、薄、細、穰缺一不可。厚度不足一毫米,寬度五六毫米的細條是最佳,筋指勁道、有嚼頭,穰則是說柔軟。最後蒸出來的米皮一定要用約一米長的大鍘刀來切,機器切的再標準也不會得到大家的青睞。所以非常考驗做飯廚師的刀工,味道也是一絕。

至於要說米皮和涼皮那個更好吃,我們來對比一下:

1、涼皮是用麵粉洗出麵筋後製作,且一般都配有面筋同食,而米皮多用米漿製作沒有面筋;

2、米皮更軟糯,涼皮更有韌勁兒;

3、米皮熱食比較流行,最受歡迎的吃法也是熱食。而涼米皮普遍為涼拌食用,很少有熱食的;

4、熱食時米皮切得比較均為,而涼皮沒有熱食的習慣普遍比較細窄。

所以筆者最後想說,每個人的感官和口味,不一樣。自己喜歡就好,中華美食,不可辜負。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關注。我是作家蔣開放。


蔣開放


陝西的涼皮種類很多,只要是以麵粉為原材料都是涼皮,今天西安唯典小吃培訓就為大家區分下米皮與擀麵皮的區別

陝西擀麵皮和米皮都是很有特色的小吃,擀麵皮和米皮在本質上是有區別,擀麵皮是麵粉製作的,而米皮是米漿製作的,兩種吃起來的口感都完全不同,擀麵皮筋道,米皮滑爽軟糯,主要是看你喜歡吃哪種口味的,唯典小吃培訓就此區別做了歸納,大家可以參考下!

1.陝西關中等地的涼皮一般是用麵粉洗出麵筋後製作,且一般都配有面筋同食,而漢中麵皮多用米漿製作沒有面筋。漢中麵皮在家庭製作中也有用麵粉直接調漿蒸成的,但不洗面筋,和涼皮口感覺完全不同,而且這種在漢中當地叫“面面皮”,特別多加一個 “面” 字以示區別。

2.口感上漢中麵皮更軟糯,關中的涼皮更有韌勁兒;

3.漢中麵皮熱食在當地流行,最受歡迎的吃法也是熱食,而關中涼皮普遍為涼拌食用,沒有熱度。

4.熱食時漢中麵皮切得較寬,而關中的涼皮習慣普遍較細窄。

兩種不同的陝西特色小吃,朋友們也有所瞭解了吧!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如果您有任何關於陝西小吃技術或者經營方面的問題,請您私信發“技術”兩字,小編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唯典餐飲美食培訓


就西安涼皮來說,是一個大概念,包括秦鎮米皮,漢中米皮,麻醬涼皮,安康蒸麵,寶雞擀麵皮,醋粉,御面等!麻將涼皮和安康蒸麵是用麵粉做的,秦鎮米皮和漢中米皮是用米漿做的,米皮更細滑一些!


樵夫蕭紅史料


我最喜歡秦渡鎮的米皮,白,筋,光,細,穰,好吃


心如止水


涼皮是用麵粉揉麵反覆洗面而成,吃起來非常筋道,口感Q彈,米皮是用大米磨成粉做的


姐的範、你學不來


涼皮是用麥子麵粉做的,是北方人,尤其是西北人的風味小吃;米皮是大米粉做的,是南方人的主食之一。南北方人的口味不同,喜好也不同。我是西北人,我更愛吃涼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