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張作霖的身世以及攫取奉天軍權的經過

張作霖,是中國舊軍閥中的傳奇式人物。他由一個“綠林”頭目,受撫為清朝營宮,一躍而為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統治東北、華北達13年之久,是民國初年統治中國北方最久的軍閥。

張作霖,字雨亭。1875年(光緒元年),生於奉天海城小窪村。其先祖河北大城人,後遷到東北。父親張有財,好賭,不安於農,帶妻子兒女到海城駕掌寺,開小商鋪,設賭抽紅。張14歲時,父親被賭徒打死,家庭難以為生,隨母至鎮安(黑山)小黑山外祖父家寄食。張作霖因受父親影響,從小即遊手好閒。母親送他到私塾讀書,他不受約束,輟學而歸。後來跟繼父醫馬,並作過貨郎、小賣等雜業。不久,流浪到大高坎鎮,與賭徒流氓廝混。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他投入清軍宋慶標下當兵。戰後不久,離隊至小黑山(今 北鎮縣)趙家廟,與地主趙佔元次女結婚。當時,遼河下游散兵遊勇到處搶劫,“綠林” 幫夥風起。22歲的張作霖,也鋌而走險,拉起大幫,在遼西活動。

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沙俄侵佔全東北,盛京將軍增祺逃跑,遼西兵匪交加,陷入無政府狀態。土匪割據一方,與當地富豪結合,組織“大團”,號稱地方“保險隊”,向居民攤派,為紳商保鏢。

張作霖在趙家廟糾集20餘人,也組織起保險隊”逐漸擴大“保險區”。後來移至北鎮中安堡割據。1901年除夕,張的“保險隊”突然被親俄股匪金壽山襲擊,張逃至臺安八角臺,與張景惠“保險隊”合夥。張景惠見張作霖足智多謀,推張作霖為首領,從此二張結盟,活動於八角臺一帶。 此間,湯玉麟、張作相先後來投,於是形成了以張作霖為首的二三百人的大幫,雄據於遼西。

張作霖善於勾結地方豪紳,以求自己的發展。他廣交地方紳商“名士”:新民府燒鍋彭掌櫃、八角臺富商戴春榮、商會會長張紫雲等,均系張之好友。張作霖並非殺富濟貧的“綠林好漢”,而是勾結權貴,“為權貴所賞識”的匪幫。

張作霖野心很大,並不甘心“吃綠林的黑飯”,急欲投靠官府,以求升發。義和團運動過後,當清延以“剿撫兼施”手段平服匪患時,他主動求撫。1902年9月,張作霖經當地18屯紳商代表作保,晉見新民知府增韞,受撫改編。受撫後被任為新民府遊擊馬隊管帶。其同夥張景惠、張作相、湯玉麟,被編為幫帶或哨官。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戰爭初期,張作霖傾向俄國,為俄軍蒐集糧草、情報。後以“俄國間牒”嫌疑,被日軍逮捕,要處死他。日軍參謀本部參謀田中義一等,見張機智可用,為張“斡旋”說情,使張獲釋。當時,張發誓:“願為日軍效命”,並在誓約上按了手印。

1907年,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命營務處總辦張錫鑾將奉天舊軍改編成前、後、左、右、中5路。任張作霖為前路巡防營統領,調駐遼源(鄭家屯)、洮南,追剿蒙匪。張剿匪有功,不安於漠北,急思南調奉天。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關內各省紛紛宣佈獨立,脫離清廷統治。東北革命黨人積極活動,醞釀東北獨立。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驚慌萬狀,欲逃往北京。這時,奉天諮議局副局長袁金鎧為趙出謀劃策:調張作霖進奉天,鎮壓革命。張作霖接召令後,率所部3500人,星夜急馳,開入奉天。當時,趙爾巽和袁金鎧等正籌劃成立裝點門面的“奉天國民保安會”,以保反動統治之安。

1911年11月12日,趙爾巽在奉天召集了由各方代表和革命黨人參加的“奉天國民保安會”成立大會。在會上,趙爾巽大發議論,反對東北宣佈獨立。當革命黨人打斷趙的發言,要求響應武昌起義時,張作霖躍上講臺,出示手槍大叫:“ 我張某身為軍人,只知聽命保護趙大帥,倘有不平,我張某雖好交朋友,但我這支手槍,它是不交朋友的” 。在張的蠻橫威脅下,革命黨人紛紛離散,“保安會”宜布成立。稍後,張在趙爾巽指使下,與袁金鎧合謀,於1月23日,以請客為名,騙殺了革命黨人張榕。接著,張在奉天連日捕殺革命黨,“剪髮易服者,無一倖免”。至2月初,“遭其毒手者,不下四百餘人”。恐怖氣氛,籠罩了奉天省城。因鎮壓革命有“功”,清廷授以“關外練兵大臣”。他受寵若驚,主張“武裝勤王”。但清廷迅即覆亡,保皇成了泡影。

民國建立後,張深恐對他不利,為尋求後臺,不惜勾結日本。同年2月下旬,幾次往見日本駐奉總領事落合謙太郎,乞求日本支持。1 月26日,他對落合說:“當此時刻,日本國如對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奮力效命。”

當袁世凱“派密使兩人”勸張改變保皇立場,並許以重任時,張立即“軟化”,致電袁氏,“贊成共和”,表示對袁效忠。9月被袁任為民國的中將師長——二十七師師長,駐防奉天,開始攫取了奉天軍權。在辛亥革命時鎮壓革命,是張作霖崛起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