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红楼梦》中,宝钗衣服的颜色为什么都是复合色?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文化的百科全书,无论在 服饰、饮食还是建筑方面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而在这 些研究内容中,色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据统计, 在《红楼梦》的色彩描述中,主要的颜色红、赤、朱、绛, 分别为 629 次、28 次、29 次、24 次,共 700 次,其它的 颜色诸如黄、白、绿、青等等更是穿插全书始末。曹雪芹 用这些色彩来勾勒他的毕生之作,并非只为表面的点缀, 在这些瑰丽的色彩背后,还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薛宝钗是五行中的“土”行人与“金”行人的合体。 在“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回中,通 过宝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宝钗:“蜜合色棉袄, 玫瑰紫二色金银比肩褂,葱黄绫棉裙”、“脸若银盘,眼若 水杏”。蜜合色就是一种白中带淡黄的颜色,葱黄也是黄色, 而宝钗的脸是银白色,眼睛就像水杏一样的明黄。在这一 回中也提到了宝钗所带的缨络是“珠宝晶莹,黄金灿灿”, 代表宝钗的缨络也是黄色的。宝玉在警幻仙境中看到的宝 钗的判词是“金簪雪里埋”,金黄灿灿的金簪埋在雪里,这 是很明显的黄白相间。

可以看出宝钗的颜色就是黄白,这对应了五行中的“土”和“金”。 “土”和“金”在五行克生义理中是相生的,在宝钗的身 上也很平衡,所以“土”和“金”和谐地融合塑造了宝钗 这个人物。在五行中,“土”所对应的方位是“中”,所对 应的五帝是“黄帝”,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居“中”者是至 高无上者,认为黄帝居天下之中,其色属黄,具木德。黄 帝有四张脸,各自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方皆为黄帝 统辖。联系这些,看以看到曹雪芹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隐 含的信息,那就是这些都暗示了薛宝钗以后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万能小精灵


薛宝钗的服饰色彩审美是由她的思想意识所支配的,从她咏海棠两句诗可以窥见其思想轨迹:“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她表面上追求“淡极”的服饰、人际、人生

165

色彩,实际是为了更巧妙地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显示“更艳”的身份,作出了极为精心的设计。第八回写到:“宝钗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这一身妆扮粗看极为鲜明,紫与黄是互补色对比,对比效果非常强烈,但“一色半新不旧”就显得不那么奢华。既有少女青春娇艳的气息,又符合宝钗藏拙守愚的深沉个性。而最妙的是曹雪芹在描写薛宝钗拿金锁给宝玉看时又添了一句,“(宝钗)从里面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她把珠光灿烂的金锁藏在里面;而她内心深处又有着青春和激情的渴望,所以又把大红袄儿穿在里面,留给自己欣赏。所以把这种穿衣打扮的方式充分体现宝钗“浑厚深沉得可怕”的性格一面。在第三十五回写道:“用鸦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太暗;依我说,竟把你的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那才好看。”大红,有热烈、喜庆、欢快、活泼,开朗向上之感;黄色,有快乐、高贵、堂皇,荣华显赫之感;黑色,深沉压抑,寂寞孤独之感。宝钗即不喜欢暖色调的红色与黄色,又不喜欢肃穆的黑色,而金线配黑珠儿,即深沉又高贵,从这里可以看出薛宝钗矛盾的审美心理,充分体现她对人际交往和人生心灵世界的复杂心理现象和服饰色彩审美观。


n我带你走


因为宝钗是一个圆滑事故,而攻于心计的女人,所以她不喜欢太鲜艳的颜色,而喜欢复合色





东北妞说娱乐


个人爱好,各性所至。


爱在深秋44140


宝钗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入宫为帝妃的。所谓复合色衣服,个人觉得正是宝钗未来前途模糊的一种体现。很多人不喜欢宝钗,是觉得她世故,更有甚者觉得她恶毒。其实,曹雪芹对自己作品里的任何一个女子都是带有同情之心的。赞美女性,是《红楼梦》的初心。宝钗何尝不是那个家族和时代的牺牲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