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民間故事——金瓜石

基隆河河流沖積層中含有沙金、本世紀初,就有不少人來此以淘金為生。如今,臺灣著名的 金瓜石金礦區的金產量年年增加,是臺灣省財政的一大收入。金瓜石是如何發現的,臺灣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淘金傳奇。

清朝末年,在基隆八堵的地方,有對名叫郭大發的夫婦,世代務農為業,家有幾分坡田,夫婦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省吃儉用,生活還過得去。兩老有個獨生子,名叫郭阿財,從小拜師學習 製作竹器,學成回家,耕田之餘,便編制一些竹器送到基隆城裡出售,賺些錢貼補家用,不久成 了小康之家。兩老抱孫心切,央請媒婆介紹六堵地方李氏女兒仙姑為妻,小倆口婚後互相體貼, 仙姑勤儉持家,對公婆也很孝順,兩老非常高興。

但好景不常。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作戰失利,昏庸的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 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日軍在基隆之東的澳底登陸後,受到臺灣義軍奮勇抵抗,八堵是基隆至臺北的必經要道,首當其衝,受到戰火摧殘,又加上當時瘟疫流行,郭氏老夫婦都先後被傳染, 求醫無效,錢也用完,兩位老人相繼去世,阿財背了一身債。

在日本殖民主義者高壓統治下,臺灣百姓民不聊生,仙姑和丈夫商議,把田地和房屋全部賣 掉還清債務,小兩口不得不背井離鄉,搬到瑞芳山腳下去住。他們在山地蓋了一間茅草房,空 地種上蔬菜,兩人還上山砍竹子,做竹籃、斗笠、簸箕、桌椅等竹器,挑到基隆市去出賣,換些 米油鹽回家,勉強維持一日三餐。

他們住的屋子後面有座山洞,洞裡一片漆黑,也不知有多深,洞口四周長滿雜草,樹邊還有 一口小池塘,池水清的像鏡子一般,仙姑每天到池塘邊洗衣服。有一天,仙姑到基隆剛把竹器 賣完,在菜市場看見有賣小鴨的,她想那池塘正好養鴨,何不買幾隻回家養起來,以後吃蛋不用 愁。於是便向鴨販買了十幾只小鴨帶回家,放在池塘裡,讓它們游來游去任意覓食,不到幾個月,鴨子一隻只都長得又肥又大,生的蛋也比普通的大,每天在草叢裡可撿到十 幾個蛋,家裡吃不完,就拿到基隆市去賣。

每天早上,仙姑總是先打掃鴨寮。一天,她發現地上鴨屎中有幾粒黃豆般大小的黃色硬 塊,好奇地順手撿了幾塊,用水洗乾淨,黃澄澄的,就像金子一樣。她趕快拿給阿財看,阿 財接在手裡仔細看了看後說:“看起來是像金子,但鴨屎裡哪會有金子呢?難道鴨子會拉金屎?”仙姑想了個辦法,第二天挑竹器去基隆時,順便帶幾塊拿到銀樓鑑定一下。

次日,仙姑起了個早,把竹器挑到基隆市,很快便賣完了。她隨即走進一家銀樓,把那黃 塊給老闆看,老闆接過看後,就放在秤上秤了一下,問仙姑是否要賣。仙姑喜出望外,很高興地 點點頭,老闆給了她十幾塊銀元。

仙姑拿著銀元飛快回家,還沒進門,就大聲喊著:“阿財!阿財!那黃塊確是金子呀!”阿財從未見到仙姑這樣高興,聽仙姑把賣金子的過程從頭講到尾,茅屋裡笑聲不停,兩人都高興 得跳了起來。他們又趕緊到鴨寮內,仙姑專撿黃色硬塊,阿財用水沖洗,一直忙到天黑,裝了 一 大碗。拿到基隆市銀樓,又賣了幾百塊銀元。

鴨寮的金子撿完了,阿財左思右想,突然領悟到這些金子一定是鴨子吃了含有金子的食物排 洩出來的,那些鴨子平常都到山洞裡尋覓食物,可能那山洞裡還有金子,於是就到山洞裡挖泥沙, 再到池塘淘金子,金子越淘越多,三年中共賣了幾十萬塊銀元,成了鉅富,在基隆市買了 一棟漂 亮的房子,從此過著舒服的日子。

民間故事——金瓜石

阿財發現金礦的消息傳開後,很多人帶著工具湧到這座無名山洞來淘金,一時人潮洶湧,許 多淘金客也發了不少財,後來大家便稱這座山洞叫金瓜石。日本殖民主義者得知金瓜石出產黃金, 便派專家去勘査,確定是含金量極高的金礦山,於是下令禁止臺灣人民前往淘金,還派軍警嚴加看守,由日本政府開採,所得黃金全部運到日本,直至抗戰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