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不才讲史


历史上五花八门的事情层出不穷,最有趣的当属郑和下西洋带回的“麒麟兽”,麒麟是我国神话故事里的上古神兽,世人对它非常向往,希望能一暏其真容,但没有人见过麒麟到底长什么样子。

当初朱元璋一心想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登上皇位,为了朱允炆未来的皇帝之路走的平坦,不惜大开杀戒。可这个孙子实在不是当皇帝的料,登基没几天就把朱元璋不可削藩的嘱托忘到九宵云外,把自己推上了不归路。

朱允炆的一系列动作给了朱棣可趁之机,朱棣本就不是一般的人,他继承了朱元璋的杀伐决断,一举攻进京都,火烧皇宫,把朱允炆赶下了台。

朱允炆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侍卫们经过严密的检查,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首,只能一口咬定朱允炆已被烧死,这让疑心重的朱棣很不踏实。

国内找不到,就去国外找,朱棣派出了自己的三宝太监郑和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洋之行。明朝的船队是历史上最具规模的,这是朱元璋借鉴了陈友谅造船的方法,打造了一支前无古人的“远洋舰队”。

当初朱元璋和陈友谅进行水战,陈友谅的船队气魂雄伟,朱元璋差点被陈友谅打得落花流水。但天意不可违,朱元璋虽处劣势却最终还是打败了陈友谅,建立了大明朝。

自此之后,明朝的船只造的又大又有气势,有几层楼那么高,使我国造船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

郑和就是带领着这样的船队四下西洋,大海捞针般寻找着朱允炆的下落。

前三次都没有什么进展,但郑和下西洋却在另一方面促进了明朝与西洋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更多的国家知道在大洋彼岸还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带回神兽

永乐七年,郑和带领船队开始了第四次下西洋,这一次他们来到了遥远的东非,这也许是当时国人走的最远的地方。

在这个一眼望去黑黢黢一片的国家,郑和斩钉截铁地相信朱允炆绝不会生活在这里,他失望地以为自己这次又是一无所获。

正当他心情极度沮丧之时,眼前突然一亮,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这一定不是真的,他把眼睛揉了又揉。

他没有看错,眼前出现的这个脖子长长,身上带有花纹,短角、牛尾、鹿身的家伙妥妥的就是古书上记载的麒麟神兽啊。

郑和的心里乐开了花,这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想我郑和不辞辛劳四下南洋,历尽千辛万苦,死里逃生,虽没有找到朱允炆,可找到了麒麟神兽,不枉这么多年的辛苦啊。

于是郑和一不做二不休,把这辛苦得来的“神兽”用明朝的大船运回了京都。

此时的京都早已经是人声鼎沸,消息早已传遍大街小巷,“三宝太监找到了神兽”。

皇上朱棣更是喜笑颜开,神兽降临明朝,这是国运鼎盛的标志,同时也借此堵住了悠悠之口,谁说朱棣的皇位是抢来的,这明明就是大势所趋,是上天的安排。

历史一定要记录下这神圣的时刻,永乐帝命宫廷画师们画了一幅《瑞应麒麟图》,他要让后人知道明朝曾是多么的了不起,历史上也只有他永乐帝真正见过“麒麟”的样子。

幸好朱棣让人画了画像,不然我们还真无法得知郑和带回的到底是什么。

现在把如果把这画像给小孩子看,他们都知道上面画的是什么,那明明就是东非的长颈鹿啊。永乐帝若知道他们当时闹了这么一出笑话,不知道是否会羞愧的从土里蹦出来去验验“神兽”的真身。

其实这也怨不得朱棣和郑和,当时的资讯不发达,世界之大,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太多了,对外界又充满了好奇和猜想。皇帝认为自己是天之子,渴望所做的一切能得到上天的肯定,若能有神兽降临,便可预示着国运昌盛,更是上天对自己的认可。如此种种,闹出这样的笑话也是情有可原了。(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