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我知道我的栏目得罪了很多“主流国学”的作者和爱好者,其实本栏目我无意于是非判断,所有看法和结论都只从因果逻辑出发,也无意与各位大师争个高下,只是在因果逻辑通顺的前提下提供另外一种解释可能,也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我说这么多,想必各位已经猜到了,我又要有什么伤害感情的言论发出。对的,今天我要开始讲老子与《道德经》。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道德经》是写给谁看的?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一个观念叫做:无为。就是少做比多做好,不做比少做好,做的越少越好。如果把这个概念引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明显存在很严重的逻辑问题,不做事哪有钱花?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必然又脏又臭,乱成一团,比猪窝还恐怖。那么老子是要让我们跟猪学习吗?

就以《道德经》深刻的文字来说,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由此推论老子对话的对象并不是普通百姓,也就是《道德经》不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那么什么地方需要少做事情呢?如果你懂一点西方普鲁东和克鲁泡特金的理论,你就会回答:需要少做事情的地方应该是国家政府。是的,只是西方人比我们走得更远一些,他们甚至提出了无政府主义。

所以《道德经》其实是对统治者的进言,如果这么理解的话,《道德经》里面很多玄之又玄的东西就豁然开朗,很好理解了。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道可道,非常道”

关于这两句话,我们见过很多五花八门的解释,其中以禅宗的理解最为著名,说的是:”道这种东西可以叫做道,也可以不叫做道;”这就是《胜天才王般若经》中说的:“一切诸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一切都不可说,一说就错。

这种理解持续千年,也有不少明白人发现了其中的矛盾与悖论;如果一说就错,那么我们对于《道德经》的理解本身就是错的,甚至整本书也是错的,因为书里一开篇就说“一说就错”,那么又何必再说呢?而且一说就是五千言。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政治环境下,那么久非常好解释了。一个国家有为的为政之道,不是长久的道;那么什么才是长久之道呢?老子也给出了答案。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老子的为政之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学习是在做加法,今天学几个字,明天学几个字,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一个国家的统治之道,应该是减法,每天都在减少一点。我们现在很多研究《道德经》的“大师”喜欢把这两句话理解为:“为学”与“为道”是互相矛盾的,一个人学习的知识越多,那么离大道就越远,因为我们的智识都被那些外部的环境所干扰,所以我们要得到就要放空自己。

对于这种理解,我只想说:“那么,是不是刚出生的小孩就是得大道的?或者你证悟一个大道来看看。”我们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报着这种理论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得道的没有见过。我们见到的都是五花八门解释一通,把人绕到云里雾里,然后让你交钱的。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读者的错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道德经》不是为普通百姓所写的,如果要从《道德经》中找到修道、修心、修性的理论,那么一定要注意看名家的注解,可以去读南师的讲解,不要被“江湖大师”忽悠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紧接着的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从这一句,你发现秘密了没有?关键就是“取天下”才是老子说这句话的目的,不是修身养性。

文景之治

在中国《道德经》的影响力很大,但是真正按照其治国思想治理国家的时期非常少,也仅有一例,这一例就创造了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异常惊艳。之后老子《道德经》就分为了四支,一支成为了文化人的精神家园,一支变成了普罗大众的心灵鸡汤,另外一支则是炼丹修仙的奇士能人,最后一支就比较恶心了,说难听一点他们将《道德经》变成了敛财的工具,具体是什么就不多说了。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说回“文景之治”,老子的这套主张,实在太容易操作,如果只是口述的话,根本无需长篇大论,只用二十分钟就能讲解完毕,因为他教人的不是怎么做事情,而是为什么不要去做。其实中国老百姓真的是非常善良、勤劳、智慧的,就算你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教,什么也不做,老百姓也知道要过好日子,也会自己努力,发愤图强,改善生存环境。

“文景之治”就是这样的,它为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修仙炼丹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反而“做”的太过,西汉马上由盛转衰,虽然有汉宣帝中兴,但是国力大损,再也无法恢复“文景之治”下的光辉岁月。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既然老子的学说这么管用,为什么后世就不照搬呢?

人们对成功都是有路径依赖的,但是“文景之治”后,这么简单的治国之道反而再也没有走入历史舞台,这跟“独尊儒术”和统治者本身都有莫大关系,在古代任何一个统治者都需要通过实操来证明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就算皇帝是顺利继位的,也是一样。

因为在儒家伦理下,已经为皇帝量身定制了一套行为规范,要证明一个人有责任心应该怎么办?你想到的肯定是废寝忘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些词语,就连我们普通人都有这样的思想,更何况统治者呢?

比如朱元璋和雍正,都是两个超级劳动模范,非常勤政,从早到晚地批阅奏章,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在老子的学说里,这种行为叫做费力不讨好,如果借用孟子的寓言,这叫做“揠苗助长”。

“为道日损”里面,皇帝越是勤政,就越是南辕北辙,国家就越管理不好。“为道日损”不是让你放空自我,什么都不做,今天做得比明天少,你的精神境界就可以提高,错了!老子的《道德经》是给统治者的禁言,我们千万不能读者错位,胡乱理解。


《道德经》其实是给统治者的进言,我们切莫读者错位

今日提问

“为道日损”必须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这是留给各位读者的思考题,在以后的“老子”系列里面,我会逐一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