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女人婚姻最大的不幸,一是自己过得不幸福;二是孩子过得也不幸福。

这是我在第三次看过《万箭穿心》这部电影后得到的一个感慨。

《万箭穿心》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方方,是她一手塑造了“李宝莉”这样的经典角色,印在了不少人的心中。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以李宝莉、马学武为主的家庭婚姻故事,在那个年代,马学武是工厂的主任,单位上刚给他分配了一套楼房,整个家庭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李宝莉时常感到自己是这辈子最有福气的女人,有一个能干又听话的老公马学武,还有一个乖巧学习成绩好的儿子小宝,嫁给马学武的时候家里还是一穷二白,住在拥挤狭窄的小巷子里,没想到这才没几年却住上了高楼大厦。

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没想到一向不反抗的马学武却突然提出了离婚。这不仅让李宝莉十分震惊,连闺蜜在听到后也惊讶地问道:“马学武,他怎么敢?”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源自《万箭穿心》电影

当李宝莉发现马学武和他厂里的一个女会计在谈恋爱,在那时候,我觉得她不是感到伤心,而是感到一种“我控制不了马学武,控制不了婚姻的”愤怒和失落。

后来,当马学武知道是自己的老婆亲身毁掉这一切时,他选择了用跳河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了这一切。

马学武死了,小宝对李宝莉的恨又多了几分。李宝莉婚姻的失败,让小宝也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之后李宝莉为了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从卖袜子的店辞职,去做了扁担。每天虽然很辛苦,但也算挣钱。不过自己和小宝的关系却一直没有缓和,毕竟小宝心里面一直记恨着这个害死爸爸的妈妈。

小宝本应拥有大好人生,为何最后却变得冷漠、孤僻,在考上大学当日竟然要赶自己的妈妈出门?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再聪明的父母也养不出阳光、身心健康的孩子。

小宝之所以变得如此,父母的教育无不影响着他性格的形成,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源自《万箭穿心》电影

01 父母经常争吵或冷战,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

在小说中,李宝莉提过她这辈子最佩服的女人就是她阿妈,那个下岗在汉正街卖菜的妇女。李宝莉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都是在那个喧闹、混乱的菜市场。

李宝莉只有小学文化,每天都局限在小摊小贩的圈子里,见识短,只会斤斤计较和不同的人砍价。这样的性格让她在各种商贩中显得游刃有余,但是面对婚姻和家庭时却显得异常棘手

马学武是个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后不仅拥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马主任,单位还给分了一套房。

在那个时代能住上高楼大厦的人并不多,但李宝莉一家就住上了。虽然这一切都是源于马学武,在李宝莉眼里,马学武就一直是个乡下人。

有一次闺蜜来家里吃饭,李宝莉指使马学武去买酱油、还叫他脱下脏衣服,甚至在饭桌上当着大家的面指槐骂桑,连小宝也看不下去,拉着爸爸去为自己辅导作业。

在厨房洗碗的时候,闺蜜劝李宝莉要对马学武要好一点,可她却说:“我老娘去世的时候,他跪在我面前口口声声要对我好,凭我的长相,追我的人也不少。我选他一个乡下人,是他的福气,他凭什么不好好对我。”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源于《万箭穿心》电影

闺蜜听完也很是气愤,连指责李宝莉这样说话很伤人,明明都是一家人了,却总是把“乡下人”挂在嘴边,李宝莉是压根看不起马学武,这也造就她为何总是想控制马学武,而不是由心出发爱他和真正关心他。

马学武和李宝莉门不当户不对,三观不合,再加上性格的不合,这才导致了这桩婚姻的悲剧。

小宝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自然也非常敏感。对于妈妈李宝莉对于马学武每一次的指责与辱骂,都会在他的心里烙下深刻的印象。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而安全感是孩子生存的基本需求,孩子如果没有安全感,就会出现情绪上的失落和难过,甚至害怕去面对一切新鲜的事物。

美国哲学家弗罗姆曾说:“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遇到的种种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小宝从小和妈妈的亲子关系疏远,和爸爸关系亲密的原因,因为妈妈一直在给他一种不强烈的安全感,而爸爸却一直在教导他成长。

毕竟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孩子日后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会是怎么样的。这也导致了小宝成年后,开始向妈妈发出强烈的反抗。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万箭穿心》电影

02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影响最大

在《万箭穿心》电影开头,马学武一家人正在准备搬家。马学武和小宝正在收拾东西,气氛很轻松。突然听到李宝莉在楼下和搬家工大闹,为对方加钱而闹脾气,两人心情都感到紧张和沉重起来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来源《万箭穿心》电影

而在搬家过程中,李宝莉对着工人呼来喝去,一会嫌弃位置不够正,一会嫌弃他们把家具弄损坏。当马学武为工人发烟,并叫小宝去买汽水给工人喝,没想到却被李宝莉当着众人的面一顿臭骂,让马学武很难堪。小宝难过地依偎在爸爸身旁,心里也在为爸爸而打包不平。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从这可以知道李宝莉发生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马学武和小宝对此行为都有些烦恼和说不清的委屈。

搬了新家后,李宝莉要求小宝在饭桌上背诗,小宝看了一眼爸爸说:“爸爸不想听,我不想背”,李宝莉揪着小宝的耳朵说:“你还真是姓马的啊,妈妈一个人听不行啊。”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作者指出:“一个温馨、和谐爱交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得完美。反之则会发育非常糟糕。”

小宝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导致连话都不敢大胆说,因为他知道很多话说出口都会受到责骂或者指责。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家庭内经常发生争吵,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的性格多冷淡、抑郁、孤僻、粗野、缺乏辨别是非能力。”

因此自从马学武去世后,小宝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冷漠、孤僻,尤其对于李宝莉的成见越来越明显,甚至连看见她在屋子里转来转去,都会心情烦躁,安不下心学习。

后来小宝在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本来全家都很高兴,但他却提出要妈妈李宝莉净身出户的要求,甚至像李宝莉当初对马学武那样咄咄逼人,让李宝莉心碎了一地。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源于《万箭穿心》电影

电影发展到这里时,很多观众纷纷指责小宝是个白眼狼,指责奶奶从中作梗是个坏婆婆。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李宝莉之前如何对待马学武的,

小宝心里面就像一面明镜似的,等于说是李宝莉失败的婚姻和教育,一手造就了现在这个冷漠的小宝。

03 父母真正的关心,是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马学武和邢大姐几人一起在外面吃饭,天色渐晚,邢大姐问道:“马学武,你回去这么晚,小心等会李宝莉又让你跪搓衣板。”

马学武,一个厂的办公主任,谁都知道家里有这么有一个霸道有泼辣的媳妇。李宝莉过于强势的性格,导致马学武随时都觉得自己很没有地位,也觉得很憋屈。

这种长时期的憋屈,让他只想逃离那个冰冷的家,逃离那个强势、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李宝莉。因此他用睡沙发、加班应酬为理由经常在外躲避和抗拒回家。

李宝莉想讨好马学武,却无计可施,后来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专门教唆小宝去劝劝马学武。

马学武那天喝酒回去后,小宝便特别委屈地哭着对他说:“爸爸,你别再生妈妈的气了,你别再睡沙发了。”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马学武很生气,因为他觉得李宝莉很不可理喻,为了“讨好”自己,不惜让几岁的孩子掺和到夫妻俩的矛盾中来。孩子的世界本来就是单纯的,可李宝莉却偏偏要将他的世界画上一道道的涂鸦。

马学武生气地进了洗手间,随后就听到了李宝莉摔碎杯子的声音,对小宝怒吼道:“哭,哭什么哭,就知道哭啊你,一边去。”

自己在丈夫面前讨了不愉快,李宝莉却将怒火狠狠地发在了孩子身上。

美国心理学专家萨提亚曾说:“当父母争吵时,你可能觉得跟孩子没关系,但在孩子看来,可能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都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榜样,这样情绪化的父母,即便是脾气再好的孩子,在一次次面对父母的争吵与冷战后,性格也会变得极端和情绪化,甚至产生愧疚感,认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后来当马学武接来自己的老娘后,她却爱理不理,摆脸色给他们看。李宝莉直接和马学武大吵起来,指责她不经过自己的态度将婆婆接来,还说出很多丑话来埋汰自己的儿子,作为母亲万分难受。

婆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小宝发现后立马通知爸妈,爸爸立马追了出去,而妈妈却在厨房依旧切菜。小宝再一次恨妈妈如此无情,这也导致他之后对于妈妈的态度如此冷漠。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源于《万箭穿心》电影

当马学武跳河死亡后,小宝当着众人的面边哭边打着李宝莉:“你还我爸爸,你还我爸爸……”即使这时的小宝只有几岁,但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在他这个年纪应有的“是非观”。

马学武去世后,李宝莉安排小宝把房间让给奶奶睡,小宝不让,李宝莉开始大发脾气。奶奶劝道:“小宝现在正是伤心难过的时候,他喜欢怎么做就依着他,何必要强求孩子。”

萨提亚说:“当孩子内心受到伤害时,需要被听到,如果给他安全感,就能让他平静下来,而如果去责备和纠正,就会变成一种行为斗争,结果可能会更糟糕。

再加上李宝莉没有文化,不知道如何去关心一个人,当小宝要面临高考时,她除了能够关心作业多不多,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也就导致了小宝年纪越大,越和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万箭穿心》: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

在电影的结尾,原本打算和小宝争房产争到底的李宝莉,最终还是释怀了。李宝莉在江边看到一群放烟花的孩子,和小宝一样的年纪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看着他们一张张脸上灿烂的生活,她的心里五味杂陈。

第二天天一亮,她便回家将房产本交给了婆婆,答应要将房本过户给小宝,然后自己收拾完物品后乘上建建的车离开了那个“万箭穿心”的家。

小宝看着妈妈和建建走远,心里也有些五味杂陈。长期的家庭语言暴力和冷战,让他变得也咄咄逼人起来,或许他也讨厌此刻的自己,但是他却没有办法阻止。

方方的在《万箭穿心》这本小说里,不仅仅揭示了婚姻的真相,而且还揭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家庭和睦也是父母给孩子赠送的最好礼物。

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恰恰也是教育失败的典范,因为她忽略了子女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怡安,95后自由撰稿人、文案达人,新书《所有的人生磨难,不过是命运馈赠的礼物》全网正在热销中。欢迎关注我,每天分享一部好电影或者好书,不定时分享写作、文案相关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