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軟件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強國建設

“去年,中國軟件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規模快速提升,集聚效應日益顯現,軟件名城、名園的建設成為推動軟件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日前在2020中國軟件產業年會上表示。近年來,全球軟件市場形成了以美國、歐洲、印度、日本、中國等國為主的國際軟件產業分工體系。與其他地區相比,2019年中國軟件行業運行態勢良好,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步伐加快。

記者瞭解到,我國軟件業務收入從2007年的580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6.3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4.23%。2019年1月至11月,我國軟件業務收入合計達6.46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8260億元,同比增長11%。從業人員工資總額超7877億元。

“如今,軟件產業有力地支撐了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謝少鋒表示,國內應用軟件企業在高精度導航定位系統、複雜電網調動和控制系統、物流倉儲管理系統、輕量化平臺等方面形成了全球領先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雲計算、智能語音、人工智能、開發框架等眾多的開發產品加速趕超世界一流水平,軟件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19日剛剛發佈的《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軟件行業前百家企業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在軟件技術、標準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出口市場不斷向新興市場拓展,對東南亞等國軟件出口持續擴大,同比增長172%。與此同時,前百家企業堅持開展跨國經營活動,推進在海外的本地化經營,有31家企業在境外設立了分支機構、分公司或研發中心。

與會人士稱,軟件行業的持續發展也得益於國家產業政策營造的良好外部環境。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一系列法規和政策,從投融資體制、稅收、產業技術、軟件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與培養、知識產權保護、行業組織與管理等多方面為軟件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扶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表示,軟件是信息技術之魂,經濟轉型之擎、網絡安全之盾、數字社會之基、大國博弈之焦、高質量發展的抓手,軟件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明顯。用友網絡董事長王文京表示,目前,軟件和信息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已經進入數智化階段,由幫助企業優化流程、提高效率,變為實現商業創新,構建發展和競爭優勢。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積仁也表示,軟件正在成為商業的載體,任何一個商業都需要軟件,軟件可以充分利用和創造新的資源來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今天的軟件已經不是技術,是一個互聯,是經濟,是生活,也是實體。”

特別是在工業領域,軟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表示,工業4.0是由軟件驅動的工業革命,要想數百萬製造企業都能享受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的好處,需要把所有的生產過程、參數、設備連接起來,同時還要有大量的應用和軟件。

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表示,工業軟件要向建設信息技術和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控制管理整個生產模式的基礎軟件平臺發展。褚健以智能手機舉例,手機的智能化源於安卓商店、蘋果商店,沒有這些商店裡的APP,智能手機就無從談起。智能工廠與智能手機類似,如果有一個類似於安卓、蘋果的操作系統,把工廠裡面所有的數據,比如設備、生產過程、資金流等連在一起,同時,各行各業的人,包括用戶自己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開發出各種工業軟件,軟件還能像安卓商店一樣方便下載,中國製造業就能夠更進一步。

“軟件定義、軟件賦能的時代,每個產業都將發展產業互聯網,這需要極為強大的軟件生產能力作支撐。”中軟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CEO陳宇紅表示,目前中國本土的軟件供應力由3.6萬家軟件企業和645萬軟件工程人員組成,其中超過80%的企業規模不足百人。另外,中國豐富的生產和商業場景催生出大量個性化需求,企業全局重構願望凸顯,這些與供給側低效率、碎片化等現狀構成突出矛盾。對此,陳宇紅認為,擴大中國軟件行業的陣營,強壯軟件人才隊伍是當務之急。軟件產業發展人才是基礎,計算產業全新的競爭格局已顯現,軟件人才持續增長供應、持續提高能力是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