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百家姓——何

何姓,漢族姓氏。

何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1位,最新統計,何姓人口約1480多萬,人口排序第17位,位於郭姓之後,林姓之前。

百家姓——何

回本溯源

一、出自姬姓

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另一種說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後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後)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後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記載:"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

廬江何氏的"姬-韓-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誌銘證實。

二、他氏改姓

東漢靈帝大將軍何進異父弟朱苗為車騎將軍,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於古代語音流傳後來書寫作何。郝姓原為北方姓氏,亦為南方郝、楊、劉三大姓之一(見《新唐書·南蠻傳》)。郝古音按《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從音壑。(見《康熙字典》)古代語言相傳較多,書寫較少,南方語音音調更有曲折變化,因此郝、何同音,經過歷代流傳,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漸漸被改為何姓。

三、賜姓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鮮卑姓賀拔氏改為漢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歸順明朝,世襲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氏。

四、以國名為氏

唐朝時中亞地區有九個突厥族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後來內遷中原,各以國名為氏。

五、少數民族改姓

蒙古族客烈亦惕氏、郭爾羅斯氏、夏日高勒氏、莽努特氏、什克騰氏、毛忽來氏、忙忽惕氏、莽格努特氏、布爾圖氏、赫哷氏、和脫果特氏、赫錫特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何氏。此外,回族、錫伯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均存在何姓之人。

百家姓——何

遷徙分佈

西漢時有蜀郡何氏,東漢時有扶風何氏、南陽何氏,魏晉時有陳郡何氏,說明四川、安徽、陝西、河南均有何姓分佈。

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閩八族之一。

唐代,中原何氏又有兩次入閩:一是唐高宗時,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時,又有固始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此後,何氏又有多次遷徙。南宋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後隱居清源洞。

宋代,何氏還有一支自廬江遷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東蕉嶺、大埔、梅縣,再分支各地。

明末,何斌在臺灣擔任荷蘭人的通事,是為何姓最早入臺者。

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當代

何姓的人口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其次分佈於河南、貴州、廣西、安徽、湖北,這六省又集中了26%。四川為當代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何姓總人口的18%。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長江以北少何姓、長江以南多何姓的局面。尤以四川東北和廣東東南是何姓高聚集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何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區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的回遷十分強勁,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何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桂湘、雲貴川渝、湖北西南、江西西:部和南部、陝甘南端、青海東部、新疆喀什地區,何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以上,有的達到3%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4.7%,居住了大約56%的何姓人群。在滬浙閩臺、湖北大部、江西北部、江蘇南端、安徽南部、河南東南角、陝西中南部、甘肅大部、寧:夏、新疆北部,何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一1.2%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5.6%,居住了大約22.4%的何姓人群。

百家姓——何

姓氏名望

古代名人

何 武: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人,為人仁厚,獎稱人之善,歷任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封汜鄉侯,哀帝時與丞相孔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其逾限者歸官,以緩和矛盾。遭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后王莽謀誅異己者,君國豪傑坐死者數百人,武自知難免,乃自殺。

何 進:東漢大將軍,南陽宛人,何皇后的異母兄,時黃巾起義拜進為大將軍,率軍衛鎮京師,以功封慎侯及靈帝崩,皇子辯即位,以主幼宮廷內外不安,進謀誅宦官不密,反為所害。

何 晏:三國時玄學家,為魏晉玄學的主要創始者之一。

何 休:字邵公(129-182),為董仲舒四傳弟子,東漢傑出經學家。

何 攀:字惠興,晉蜀郡郫人,武帝時為廷尉平,廷尉卿諸葛衝以攀蜀士輕之。及嘗斷疑獄,申明曲直始歎服,尋以功封西城侯,食邑萬戶,賜絹萬匹,攀讓所封及絹之半,餘所受者,分給中外宗族,後除兗州刺史,固辭不就,攀居心平允,蒞官整肅。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遺滯,雖官居顯職,家甚貧,無妄媵伎樂。惟以賙濟貧乏為事。

何承天:南朝宋天文學家,東海郯人。著作有《報應問》、《達性論》,宣揚無神論。

何敬叔:南齊,東海郯人,為餘抗令。性情廉,不受禮儀,夏節至,忽榜門受餉,數日得米二千餘斛,悉以代貧輸稅。

何景明:明朝文學家,稱"復古派"。字仲默,河南信陽人。與慶陽李夢陽,吳縣徐禎卿,歷城邊廷實,並稱四傑,卓然為有明一代大家。

近代名人

何應欽:字敬之(1890-1987),貴州興義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任貴州講武學校校長,黃埔軍校總教官,國民政府軍政部長,抗戰任總參謀長,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1945年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政府代表岡村寧次投降,後曾任國防部長,行政院長。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廣東梅州人氏;廬江堂源美公19世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

何叔衡:字玉衡,湖南省寧鄉人,清末秀才。發起成立新民學會,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歷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中央執行委員,工業檢查部長,內務部代部長,臨時法庭主席。

現代名人

何家勁:香港著名男歌手、演員。

何可欣: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奧運冠軍。

何寧: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

何潔:中國著名的"超級女聲"。

何炅:中國著名演員,湖南衛視主持人。

何潤東:中國著名男演員。

何政軍:中國著名男演員。

何冰:北京人,1991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曾獲第十六屆戲劇梅花獎,並於2004年榮獲二度梅花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