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寧吉喆:力爭2022年前全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

中新網10月23日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3日表示,大力推行APP辦事、移動支付,推廣使用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等,力爭到2022年前,全國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現“一網通辦”。

宁吉喆:力争2022年前全国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資料圖:民眾政府政務服務大廳內辦理各項業務。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寧吉喆當日在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主要體現為“4個聚焦”:

——聚焦減審批減材料,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放寬。持續大幅取消行政許可等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制度。今年2月,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投資審批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審批管理事項統一名稱和申請材料清單》,為規範投資審批行為、提高投資審批“一網通辦”水平提供了標準規範。2018年12月,發佈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目前正在制定修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同時,進一步縮減2019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比2018年大幅縮減,在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等領域共推出11項開放措施。

——聚焦規則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監管不斷強化。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在監管過程中,檢查對象隨機抽取,執法人員隨機選派,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對守法者“無事不擾”。探索推進“大數據”監管。有的地方建設“風險洞察平臺”,集合註冊登記、商標、行政執法案件等工商系統數據,形成企業的大數據全景信息視圖。

——聚焦激活力減負擔,服務中小微企業力度不斷加大。一方面,進一步加強產權司法保護,清理出有違產權保護原則要求的規章、規範性文件5847件。對反映強烈、久拖不決的案件集中攻堅,推動涉產權冤錯案件甄別糾正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減稅降費,近年來,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85項減少到49項,減少幅度超過73%,降低了不動產登記費等數十項收費項目標準。今年又分兩批印發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文件,超額完成全國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任務。

——聚焦減環節壓時限,市場主體獲得感不斷增強。一方面,簡化優化審批辦理環節,通過信息化手段整合再造審批流程,將串聯審批改為並聯審批,推進信息化技術支撐的“一窗受理、並行辦理”。另一方面,加快推進電子政務“一網通辦”,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政府部門多努力,人民群眾少跑路。企業開辦、用水用電報裝、不動產登記等事項的辦理時間壓縮50%以上。

寧吉喆指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主要做到“5個進一步”:

——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再推動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進一步清理規範各類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

——進一步推進公正監管。在市場監管領域推進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共享經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新產業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進一步做到簡政便民。持續減少和規範證明事項,精簡公用企事業單位索要的證明材料,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有效解決煩擾群眾的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問題。

加快整合政務信息系統,推動政務服務數據和信息可靠交換、安全共享,構建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在更大範圍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大力推行APP辦事、移動支付,推廣使用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等,力爭到2022年前,全國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現“一網通辦”,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信心。落實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證照分離”、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壓減工業生產許可證等措施,今年年底前在全國將企業開辦時間壓至5個工作日以內、辦理用電業務平均時間壓至45個工作日以內,特別是要破除市場主體反映多的納稅、獲得信貸、辦理企業註銷和破產等方面的堵點痛點。抓好中小企業高收益債券、小微企業金融債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相關政策落實,健全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降低融資成本。

——進一步完善制度法規。《條例》作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領域的第一部綜合性行政法規,涵蓋了營商環境建設方方面面,與已有法律法規相銜接的工作量大、工作難度高。《條例》對符合改革方向的創新性做法和具體程序、條件僅作了原則性規定,需要加快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對不符合《條例》精神的法規文件進行必要修改完善,確保相關法規文件與《條例》保持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