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4万亿新基建将利好哪些行业?

沈孟栋


34万亿是一个噱头,不是今年就会投资这么大,但科技信息新基建,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作用,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

信息化建设不仅只是“新基建”,具备“促创新”和“补短板”的双重意义和自身的产业逻辑,“基建”加成只是加速催化。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对财政依赖度低。

与过去几轮信息化建设不同,本轮:①优质标的更多。②产业链更完整,实际参与度更高。③需求面更广,不可忽视的to B和to G端潜力——5G场景更为多元、对工业精度的技术满足更为成熟。NCP疫情对生产冲击前所未有,加速对公需求推进。

信息化建设的三大基础产业链和四大应用场景。(1)基础产业链:①新型技术支撑,5G、大数据、云计算、AI构成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四大技术支柱;②硬件设备协同,流量爆发,IT基础设施需求跃升;③信息安全贯穿始终,需求上行有望加速。(2)重点应用场景:①生产信息化;②医疗卫生信息化;③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④金融信息化。

广发证券:投资分档排序,①第一档:5G网络建设、IT基础设施(IDC);②第二档:医疗信息化、云计算、各类IoT设备、信息安全、远程办公;③第三档:金融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工业互联网。



庙算资管


34万亿新基建首先利好的就是,基建工程,然后交通运输。新基建板块,另外又分很多细分行业。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首先基建工程。所谓基建工程,包括的也就是公路,铁路,水利工程这一块儿。有人会误认为基建就是属于房地产。理论上说基建跟房地产。都归功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他们是独立的三块,但产业链上会有所不同。新基建它的上游,包括水泥机械设备等基建的领头羊,不管你造什么,最先受益的就是他们,就拿水泥来说,由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所以他们的业绩相当好,弹性大。基建的中游则是以央企为主的建筑公司。也就是施工大队中字头盘子大利润呢也相对较薄。另外新基建的下游就是属于各式各样的投资项目了。比方说地方政府相对喜欢的房地产,轨道交通,收费公路,这些都能够带来消费的投资。

另外今年的新基建所提出的概念,又包括5g基站的建设,特高压以及新能源充电桩,云计算设施等等,这一块又跟科技沾边儿。

最后一块儿呢,就是老百姓迫切需要的民生基建。比如环保设施,公共卫生教育养老这一块儿基本上都算是。

所以说这次的新更着眼于新有更多的科技内涵,既符合了产业升级需要,也有利于原有优势的进一步升级。



大雷哥哥


政府的投资方向就是基建,能够快速刺激经济,而传统的经济就是修桥铺路盖房子,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所以就兴起了5G、新型的工业互联、云计算还有就是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等方向为主的新基建,模式就是建造网路,铺线盖基站。

而且为了全面的经济发展指标,肯定会加大力度搞投资,有些省市的投资超过5000亿,利好的行业仍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环保和能源,还有就是和疫情相关的行业,有医院、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冷链物流等,讲资金投入民生,医疗,环保等方向,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响应党的号召。最重要的是需要这么多的钱来投资,钱从哪里来,从这一点来看,对银行业肯定是一大利好。

启动新基建最关键的就是突出“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

  一是新的地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1%时,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人口流入地区,要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以推进大规模基建;但对人口流出地区,要区别对待,避免因大规模基建造成明显浪费。

  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

  大力发展新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经济;而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疫情不能大面积失控。

  “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以上是我对此事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与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经财人生


“新基建”是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石。不同于“老基建”,新基建主要面向8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涉及利好十几个行业、近100家国内顶级龙头公司。

1.“新基建”利好行业——特高压

特高压产业链如下:

特高压是个特殊的行业,整个产业链上唯一外包也是唯一上市公司密集分布的只有设备厂商,设备主要分为直流特高压设备和交流特高压设备。

A:直流特高压设备

直流特高压设备最核心的有三大设备:换流阀(占总投入40%)、换流变压器(占投入50%)、直流控制保护(占总投入5%)。

三大核心设备受益的龙头公司分别为:

中国西电、特变电工、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保变电气、四方股份。

B:交流特高压设备

主要包括两大核心设备:主变压器(占总投入约30%)、组合电器(占总投入约48%);

两大核心设备受益的龙头公司分别为:

平高电气、中国西电、特变电气、新东北、保变电气、山东电工。

2.“新基建”利好行业——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如下图:

其中产业链最核心、未来最具有价值的、也是目前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是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行业的顶级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当中,根据2019年8月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处于领先身位,跨行业、跨领域的10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海尔集团的COSMOPlat;2.东方国信的Cloudiip;3.用友网络的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4.三一重工旗下的树根互联根云;5.航天科技:航天云网INDICS;6.浪潮软件的浪潮云in-cloud;7.华为:fusionplant;8.工业富联:BEACON;9.阿里云;10徐工信息汉云。

因篇幅有限,更多的受益行业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点击关注,进入主页,有更详细的行业深度研究。


益趣财经


新基建重在一个“新”字,主要是从市场前景需求上考虑,包括七大领域:一:5G基站建设,二:特高压,三: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五:大数据中心,六:人工智能,七:工业互联网。简单的说就是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从需求端去架构社会经济的蓝图。



擒庄手天夜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谈谈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 主要是指以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能支撑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

其次谈谈新基建主要包括哪些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最后附图:新基建七大细分领域及其应用



复利18


这次举国上下齐启动的大基建和以往的传统基建所不同,大家为“新基建”。传统基建,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设施。而新基建,在传统基建外,还加上了5G、IDC、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

  启动新基建最关键的就是突出“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

  一是新的地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1%时,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人口流入地区,要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以推进大规模基建;但对人口流出地区,要区别对待,避免因大规模基建造成明显浪费。

  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

  大力发展新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经济;而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疫情不能大面积失控。

  “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御用北路


这个我前天的文章写的很清楚,可以去看看,我摘录你问题的答案部分给你:

1、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含有交通、市政、水利、生态环保、能源、通信。


2、适量的公共卫生建设项目。主要是医院的新增、新建、扩建、改造;还有应急管理、物质储备等项目。


3、物流基础项目。主要是冷链物流是主要方向。


4、服务农村经济的项目。主要是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项目。


5、产业转型项目。主要有创新驱动、高尖科技、新能源、环保科技等项目。


目前十几个省的官方信息,我提取汇总的就以上五大板块,几十个分类。


快消品解读曹庆兵


新基建有哪些投资机会?

我们先来说一下,大力发展新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经济;而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疫情不能大面积失控。在此之下,我们来说说新基建等投资机会。

“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一是5G基站建设方面,设备商主要包括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信维通讯、深南电路等,施工单位则主要是中达安,运营商则是中国联通等;5GETF和通信ETF等亦包括了很多5G龙头概念股。

二是工业互联网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东方国信、宝信软件;电力物联网主要包括恒华科技、国电南瑞、林洋能源等;网络侧主要是移远通信和移为通信。此外,还有此前热度比较高的东土科技等。

三是特高压方面,平高电气、保变电气,特变电工、国电南瑞等。

四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方面,主要包括轨交车辆龙头中国中车、优质零部件公司康尼机电、华铁股份、晋亿实业、晋西车轴、天铁股份和新筑股份等。

五是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方面,整车及电池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贝特瑞等;充电桩涉及众业达、特锐德、万马股份等;新能车ETF里面则广泛地包括了新能源产业链公司。

六是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施工单位主要有包括宁波建工等,服务器方面,浪潮信息、紫光股份等;IDC方面,光环新网、网宿科技等;存储方面主要包括易华录,紫晶存储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蓝色光标等。计算机ETF中包括部分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个股。

七是人工智能方面,主要包括即将上市的寒武纪,当然还有科大讯飞,赛为智能、远大智能等。人工智能产业亦有专门的ETF,叫AIETF,最近涨幅也比较大。


华强北电子产品


新基建,不是2020年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经济转型必然的产物。2017年,十九大提出“消费升级”;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导向明确。

新基建包括:5G商用、特高压(电力物联网)、高铁(轨道交通)、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超高清、物联网,不是什么秘密。

通俗,新基建是把抽象的科技创新技术,运用到现实的具体,而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啥意思?举例子:科技创新进步,让过去的绿皮车,变为快普及的高铁。那么,高铁新基建,囊括全新升级的高铁或轨道,培养高铁专业服务人员等,提升速度、乘坐体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