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引進仿製多年,我國真正吃透的武器有哪些?大部分還只是皮毛!

引進仿製多年,我國真正吃透的武器有哪些?大部分還只是皮毛!

要說改得比較好還是殲-7,作為中國仿製米格-21戰鬥機的產物。

尤其是在成飛這裡,殲7開始脫胎換骨,等於藉助歐美技術重新設計了一遍,先後研製了殲7IIA、殲7M、殲7P、殲7E、殲7H、殲7G等型號,而從殲7III系列發展而來的殲7C/D則屬於另外的夜間戰鬥機範疇。

成飛也藉此機會在殲7這個型號上磨鍊隊伍,不但嘗試了雙三角翼、下顎進氣、兩側進氣、腹部進氣等多種設計,還成功研製了超-7/“梟龍”等魔改機型。貴航也在殲教7基礎上推出了“山鷹”教練機,後續殲-7MF、高教-9就更自由了。

相對於殲7戰鬥機的曲折,59式坦克就好說多了。從1959年仿製蘇聯T-54A坦克至今,59式經歷了多個型號的改型,戰鬥力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發展出了59、69、79等一系列五對輪家族。

99系列主戰坦克更是狂甩T-72十萬八千里,如今中國的125毫米高膛壓坦克炮威力達到了世界最強,再加上中國坦克火控系統的飛速發展,將俄製現役主戰坦克遠遠甩在身後。

引進仿製多年,我國真正吃透的武器有哪些?大部分還只是皮毛!

04系列步兵戰車最初採用了BMP-3炮塔技術的武器站設計,但是用的卻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重型履帶式底盤,總體性能將俄製BMP-3步兵戰車完全碾壓。

同樣,03系列300毫米火箭炮也是將俄製BM-30同口徑火箭炮的發射部分以及彈藥技術完全吸收後,實現了射程和打擊精度、威力的多重飛躍。

海軍方面當屬中國現役的4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和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到咱手裡之後經過一番魔改,利用國產最先進信息化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進行升級,其戰鬥力實現了與時俱進,尤其是“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其防空導彈、反艦導彈以及近防系統等全部被換為中國自己研發的型號,雷達和電子設備方面更是煥然一新。反觀俄羅斯海軍自己裝備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依舊是一副破敗衰老的模樣。

輕武器方面就更多了,56式槍族冒充蘇聯原版不是一天兩天了。40火一直被不明真相的群眾叫做RPG,仿製英國L7 105毫米線膛炮緩解了當年對穿甲能力不足的怨念

雖然我們吃透的國外技術很多,但沒吃透的技術也很多,比如:直-8、殲-11、殲-15、直-9都不算真正吃透了,氣動上只能做一些小修小補的調整。

轟-6K也是重新設計了一遍,機身結構基本沒動,只把機身兩側的進氣道結構放大了,以適應D-30巨大的進氣量,但沒徹底改變基本設計,機翼也仍然沿用原來的。運-9也是如此。

殲15上,至今最大的隱患就是多次曝光過的電傳飛控問題。由於蘇33還在試飛過程中,蘇聯就解體了;因此中國殲15的藍本T-10K-7號樣機,是現有蘇33家族中飛控狀態最不完善、潛在缺陷最多的個體。由於缺錢、人員和資料大量流失,後來俄羅斯的蘇33其相關的後續試飛和定型也非常不完善;在俄軍後來的使用中,蘇33也多次出現俯仰失控問題。

引進仿製多年,我國真正吃透的武器有哪些?大部分還只是皮毛!

咱們這裡也是一樣,今年4架殲-15戰鬥機參加海上檢閱。在後來中央電視臺的採訪中,帶隊的長機飛行員徐英表示:當時坐在飛機裡面,心跳都特別快,就擔心飛機有問題,現在殲15仍然沒有解決掉飛控的致命潛在隱患。

工業基礎差,山寨是個快速增強能力的好途徑,但是如果一味的進行山寨的話,終將會被科技的進步越甩越遠!

中國的國防工業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裡早就不再是單單的仿製,已經能夠從仿製中學到知識,並加以創新,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產品,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所以說,仿製、逆向設計,都是隻能湊合用的。真想要好東西,魔改之類都沒用,必須靠全新的正向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