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发了几篇悼念杨光治先生的文章。先读《 》。

谈诗词。

辛弃疾一首词让你见识什么叫境界

辛弃疾【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首词由多幅离别画面组成,杰作中的杰作也!借此悼念杨老先生

准确说,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

第一幅是风景画

: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鹈鴃叫到凄凉,百花都谢了。《楚辞·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第二幅画昭君出塞和亲匈奴的故事:马上琵琶关塞黑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昭君出塞

第三幅画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第四幅画卫庄姜唱《燕燕》歌送归妾的故事:看燕燕,送归妾。

卫庄公无子,皇后庄姜以妾戴妫之子完为子。庄公薨,完立。完被杀,戴妫只好回娘家,庄姜唱着《燕燕》歌送行。

第五幅画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又与苏武告别的故事: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李陵与苏武告别

第六幅画荆轲入秦行刺秦王,与燕太子丹饯别的故事: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荆轲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然后作者感慨:如果鹈鴃鸟知道如此多人间离别的故事,就不是啼清泪而是长啼血了啊。

第七幅画作者自己一个人对着明月喝酒:谁共我,醉明月?

杨光治认为诗是用文字绘画

把文字分行了,押韵了……就是诗吗?不是的。杨光治先生对诗的定义:诗必须有意境。意境,就是有意的境,是读者感受到的,凝寄作者思想感情的生活画面。(就是用文字绘的情绪飞扬的画)

诗词的优劣以境界论。这首词写尽人间离别,以上种种离别,或是远嫁,或是遭弃,或是失依,或是无家,或是报恩,无一不和国事相关。杨光治评:词借荆轲、李陵这两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故事,暗喻南宋国势衰弱,在强敌前无能为力,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词,自以《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一篇为冠。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

杨光治留下绝笔书:人生境界寻绎

去世前一天我与洛湃去探他,他精神已经非常差,有一搭没一搭地说,总讲王国维的事。讲自己年轻时写了《境界说寻绎》,一下被上面看上,就行好运了!他女儿给了洛湃下面这小纸条后,他又讲王国维如果自杀的……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杨光治留下绝笔书:人生境界寻绎

我问“人生境界寻绎”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洛湃说:“这是我跟他合作的一付对联的横幅,也是他希望我写的一本书的书名。这几年他花了许多时间教我古诗、对联,还让我练习书法……他认为中国古文化会复兴!去世前希望我可以用毛笔写一本书,但我觉得自己境界不够,这书无法写。

这可能是一本有趣的书,洛湃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洛湃说:“我跟他讨论过好多次关于意境与境界的含义。我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杨光治老师的“诗意境说”,二是“人生境界说”,所以杨光治老师鼓励我继续'寻绎'。”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杨光治认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论文

高境界也许会带来好运气!……杨光治老师的一生验证了,境界高真的可以带来好运!因为写了上面这篇文章,被上上上级的领导看上,就被调进了花城出版社。在出版社,经他出版的书几乎都畅销。出于慈悲吧,王小波去世前他顶着压力批准出版了王小波的小说,也畅销了20多年。

王国维谈了治学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重境界只是一个学者的追求。

佛学也有三重境界

释迦牟尼抓住人们有健康、财富、解除烦恼、获得运气……等需求向人讲解,引导人觉悟。如此讲了49年。所以我觉得一个高境界的人,应该“没烦恼”、“健康”、“富有”、“好运”……

辛弃疾这首词由七幅画组成,有境界自有高格,自然名句迭出

杨光治关于境界的手迹

杨光治老师说:王国维厉害的地方就是把古诗词跟佛教的“境界”结合一起了。他不信任何宗教,诗词就是他的宗教。

寻绎的意思是抽引推求,如果提高人生的境界

杨老师留下“人生境界寻绎”的绝笔,应该是个难题了。首先我们得请教高士,了解人生的各层境界?再谈如何达到这些境界……

点击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