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惊!脖子长了结节,晋江一女子体检竟查出癌症

说起甲状腺结节,很多市民都比较陌生。它其实是一个医学常见病,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就如同体表长了一颗小痣一样,对身体没有伤害,无需治疗,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但是甲状腺结节也有癌变的可能,越早干预治疗,愈后效果越好。医生建议体检时也做下甲状腺彩超,以及早排查甲状腺结节。

■东南早报记者 许奕梅

脖子长出十多厘米结节 吞咽都困难

福医大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吴文艺介绍,甲状腺结节是门诊常见病,来就诊的患者中,小的结节有三四厘米的,而大的足有十多厘米,由多个结节连在一起,一年里能接诊十多名这样的“粗脖子”患者。

此前,吴文艺接诊了来自洛江的一名六旬阿婆。阿婆脖子有肿物多年,一开始不痛不痒,也就不去在意。但渐渐地,肿物越长越大,几年以后,她感到吞咽都困难,还不时觉得呼吸不畅,只好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就医。

经查,阿婆脖子上的肿物是甲状腺结节,长了多个,连在一起足有十多厘米。经化验,结节为良性,但考虑到已影响到老人的生活,直接做手术切除。术后没多久,老人就出院了,愈后也良好。

颈部不明显肿物 一查已癌变

除了良性结节,少部分结节也有癌变的可能。前不久,在晋江做瑜伽教练的28岁女孩小玲(化名)就被一份体检报告吓得不轻。体检显示,高度怀疑有甲状腺癌。

一看到“癌”字,小玲就傻眼了。小玲赶忙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小玲的颈部,确有肿物突起,但外观看不明显,所以小玲平时也没有注意到。因高度怀疑有甲状腺癌,医生建议直接做手术。

手术中,通过活检化验,确诊小玲长有一个1.1厘米的甲状腺结节,并且已癌变。术后,小玲必须长期服药,以控制甲状腺素水平,避免甲状腺癌复发,对于有中高水平复发风险的患者,还必须终生服药。

甲状腺结节“偏爱”女性 多数为良性

据此前对中国十个城市疾病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意味着中国有1.5亿人患甲状腺结节,其中需医学干预的结节仅在2%左右,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无需处理。

吴文艺介绍,目前,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定论,但从临床上看,患有甲状腺结节的,女性普遍多于男性。据统计,恶性甲状腺结节,男性患病率为0.2%,女性为2%。

结节一般分为三类,绝大多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还有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多情况下无需处理,除非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结节长得太大,已经压迫到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等器官组织,即使是良性结节,也需要手术切掉;二是出现了胸骨后甲状腺肿,即结节移位到胸骨后;三是有些患者长了结节后,过分紧张和焦虑,认为影响美观和正常生活,也可以考虑手术。

吴文艺说,甲状腺腺瘤有20%几率会发展为甲亢,20%几率为癌变,因此若化验为甲状腺腺瘤,一般建议做手术。

建议体检做甲状腺彩超 穿刺活检最直观

吴文艺提醒,如果高度怀疑是甲状腺肿瘤或进行穿刺活检后,已经确认是甲状腺肿瘤的,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节不必做良恶性的鉴别与评估。

但对于以下4种情况,即使结节直径小于1厘米也需要进行良恶性鉴别:包括彩超怀疑结节有恶变征象;患者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儿童期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一级亲属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而对于结节大于1厘米的,彩超怀疑中高度恶性结节的,均需做进一步化验鉴别。

吴文艺表示,随着高分辨率超声在临床的应用,有经验的医师都能通过彩超来判断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鉴别良恶性结节的最直观、最准确的方法。穿刺若为良性,就观察随访,无需手术,损伤少,诊断率高。

另外,甲状腺癌的治愈率高达90%,如果确诊尽早治疗,患者无需过度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