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的阅读成就了现在的你|文学之光2019年2月联合书单

你的阅读成就了现在的你|文学之光2019年2月联合书单

文学之光

你的阅读成就了现在的你|文学之光2019年2月联合书单

10

文学之光

文学之光,顾名思义,是来自文学的光。这是一份由十六家出版机构共同发起的联合书单。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一些“擎着光的人”,而这份书单是由众多当代杰出文学作品所共同汇聚成的光谱。文学之光,既能深入人性的暗渊,也可抵达璀璨的星空。人生不止一种可能,而文学之光,则指引人生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本期人民文学出版社《牵风记》入选。

你的阅读成就了现在的你|文学之光2019年2月联合书单

如何获得赠书?

1、选择喜欢的书籍长按对应公众号二维码关注此公众号;

2、关注后在对应公众号回复#文学之光#+月份+寄书联系地址与电话,即成功参与此号赠书活动;

3、相关公众号将从所有成功参与者中随机抽取 2 位幸运儿,赠书一本(包邮);

4、活动截止时间:2019年3月20日 24:00,最后推送开奖时间由各家安排。

牵风记

《牵风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汪可逾,路经“夜老虎团”驻地,因一曲古琴《高山流水》,与团长齐竞相识,成为他部下的一名文化教员。汪可逾聪明灵动、冰清玉洁,齐竞文武双全、儒雅健谈,在浪漫激越的战地恋歌即将奏响之际,却发生了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骑兵通信员曹水儿高大威猛、勇敢果决,为齐竞所看重,也颇受女性青睐。在漫天烽火中, 他却时常自我失控,终于酿成了悲剧……在晋冀鲁豫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火中,汪可逾、齐竞、曹水儿等人的命运有着怎样的演变?那匹灵性神奇、善解人意的老军马又该如何功德圆满,死而无憾?

Nature杂志与科幻百年

Nature杂志与科幻百年》

海豚出版社

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向来被视作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科学史家江晓原和穆蕴秋则认为国人对该杂志的尊崇有盲目过热之嫌,此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Nature杂志与科幻百年》以《自然》上发表的科幻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威尔斯及其他科幻作品涉及的主题和猜想,对这些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了系统考察。这一方面是对作者先前一系列科幻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更加全面认识这份杂志提供另一种视角。作者认为,《自然》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学术”的东西,尽管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些在今天的科学评价体系中通常都被当成“无成”之物而遭过滤的文本,同样是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别样的传统

《别样的传统》

作者 [美]约翰·阿什伯利 著

译者 范静哗

广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美国当代极有影响力的诗人、纽约诗派领袖约翰·阿什伯利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的文稿。在本书中,阿什伯利探索了自己极为看重的六位诗人——约翰·克莱尔、托马斯·罗威·贝多斯、雷蒙德·鲁塞尔、约翰·惠尔赖特、劳拉·瑞丁和戴维·舒贝特,讲述了他们古怪而不为人知的生平,一部“关于失望、疯狂和自杀的编年史”。这些诗人声音强大、隐秘而狂野,他们沉浸在个人的痴迷和古怪的理论中,这使得他们远离主流,而阿什伯利将他们视为自己“电池耗尽时诗歌的启动器”,他试图抓住每位诗人的奇异处,以人性化的评论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解释不确定性,阐释他们留下的财富、尊严以及诗歌的真理。他对记忆的长篇大论,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以及从一个词域到另一个词域的摇摆不定,既令人不安,又令人振奋。与此同时,作为我们时代极为重要也极为难懂的诗人之一,阿什伯利对这个“别样的传统”的反思,展现了他的激情、喜悦和洞察力——这是通往阿什伯利,通往他那曲折、诙谐但晦涩的作品的一条捷径。这部书是一个邀请,邀请我们去理解一个“别样的传统”,一个真正的阿什伯利。

不存在的我

《不存在的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如果收到一个记录着你所有隐私的包裹,还被人跟踪,你该怎么办?!《不存在的我》讲述一位大学教授返回故乡纽约后发现自己被恶人监视的故事,堪称比《网络迷踪》《解除好友:暗网》更刺激的惊悚小说!它向人们无情揭示出完全没有个人隐私的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再也不安全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监控文化的同谋。小说出版后销售火爆,被选为美国公共广播网年度好书,美联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等主流媒体全好评

不迷路不东京

《不迷路不东京》

东方出版社

这是一趟迷失之旅,也是一趟抵达之旅。或许你曾踏上过和她一样的旅途,但她却迈出了不一样的脚步。反俗套的游记,写作风格别出机杼,较少呆板的平铺直叙、风物描摹,以文艺的、评论的笔法,表现日本见闻在她敏感的内心所引发的情绪和思考。

春明梦忆

《春明梦忆》

北京出版社

本书以翁偶虹先生亲自选定并编排的《北京忆旧》为基础,由弟子张景山适当增补删减,并为每一篇文章精心配图,更加方便阅读,也直观传递老北京之美,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图文相生的旧京文化撷萃之读物。本书以一位梨园人的视角详细描述了老北京的吃喝玩乐,既有艺术性的,如烟画、烟壶、烧砖艺术等,也有生活性的,如逛庙会、养鸟、种花、货声等。

老北京的风俗

《老北京的风俗》

北京出版社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自古及今,各地域、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形成了特有的风俗,这些风俗是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作者,民俗专家常人春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被称为“北京通”,书中所记录的老北京庙会、年节、婚丧嫁娶等传统民间礼俗多为他亲眼所见,在撰写过程中又请教了世居北京的诸多耆老,资料尤为可信。民间风俗历来为正史所不载,有些古籍虽有涉及但又都过于简略,缺乏完整系统和具体的梳理,而本书正是一本关于北京民间风俗的知识性、资料性兼备的参考读物,从一件件“世俗的小事”中,反映历代先人的经验和智慧,以及老北京文化的理念和精神。

灭籍记

《灭籍记》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长篇小说《灭籍记》讲述了主人公吴正好寻找祖辈,最终引出一段特殊的历史以及叶兰乡、郑见桃、郑永梅等一系列人物在这段历史中的离奇境遇。主人公吴正好是一个“假子真孙”,因为一纸祖屋契约的意外出现,无形中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踏上了寻找父亲的亲生父母郑见桥和叶兰乡的道路,一步步找寻线索接近真相,又一步步线索断裂一无所获。

由于档案的意外丢失,郑见桃丢失了自己的身份,她不得不盗用各种别人的“身份”,才能卑微艰难地生存下来,更由于嫂子叶兰乡的检举揭发,而无奈背井离乡。直到叶兰乡临死前,郑见桃才得以顶替其公职人员的身份,成为了“叶兰乡”。在找寻祖辈与身份的过程中,吴正好与“叶兰乡”相遇,他得以窥见到这个家族中许多难为外人言说的隐秘心事。谁是假子真孙?谁是叶兰乡?谁又是我的祖父祖母?吴正好陷入到错综复杂的迷局之中……

《且在人间》

《且在人间》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且在人间》是诗人余秀华首部小说作品,以余秀华为生活原型,讲述一个残疾女人悲苦倔强、向死而生的故事。女主人公周玉生活在乡村,患有“脑瘫”,她几乎被所有人漠视,甚至被整个社会抛弃,但是她渴望被当成一个普通的健康人,而不是带着怜悯或不屑,她只要求平等。爱情的缺失,家庭的不幸,生活的种种际遇让周玉用诗歌的方式把情感抒发出来,最终她用诗歌创作出了一个文学的世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作者用平静的笔调书写残疾人的底层生活,将堆积在心底的黑暗与爱化作成长的养分,达到了一种真实而达观、勇敢而平静的生命境界。

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

漓江出版社

《三个女人》是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短篇小说代表作。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文学大师之一,穆齐尔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伟大作家。《三个女人》由三个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三段爱情故事,细腻、深邃,充满了哲思意味。三个文本结构各异的故事,相互之间却有着微妙而缜密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极其精致的美学整体。

神探蒲松龄

《神探蒲松龄》

花城出版社

“神探蒲松龄”系列是一位90后作者滕达以侦探视角对《聊斋》重新解读后,创造出的一个充满古意的悬疑小说系列。在书中,《聊斋》中的神鬼狐妖的世界被作者轰然推翻,尔后作者又仔细创建了异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路径,化虚为实,蒲松龄亦被赋予了另外一重身份——神探。曾在豆棚瓜架下搜集怪谈的蒲松龄,走出书斋,华丽变身为一位逻辑缜密的大神探,驰骋中原大地,还原怪谈背后的真相。

诗是一场艳遇——关于现代诗的诗学随笔

《诗是一场艳遇——关于现代诗的诗学随笔》

小众书坊/中国青年出版社

《诗是一场艳遇——关于现代诗的诗学随笔》是诗人马亭华关于现代诗的一本随笔集,收入《诗是一场艳遇》《诗人论》《诗艺》《诗生活》《炼金术》《诗的技巧》《先锋性》《禅和神性》《诗的心学》《我为什么写作》10篇随笔。这10篇随笔又分为376则“诗话”或“诗语”,对现代诗的各个方面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些诗话精炼短小,可读性极强,对于诗歌读者和写作者,既能提供悦读的快乐,也能启发进一步的诗思。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广东人民出版社

“写作不是我的全部生命,而是我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知名作家张抗抗检视文学与人生。

张抗抗亲自梳理,全面回顾自己的文学人生,书中收录了著名作家张抗抗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笔散文、创作谈、访谈、序跋等,从文学观、文学路、文学谈三大方面展现张抗抗的文学思想。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中信出版集团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清楚意识到社会阶层的存在,或多或少也都曾为了爬到更高的阶层而失去理性。

我们为什么要疯狂追求象征身份地位的铂金包呢?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一个包,功用与其他普通的包无异。

从何时起幼儿园变成了培养精英的机构?它本来应该是孩子们快乐地画画和唱歌的地方。

为什么那些似乎已经拥有一切的人仍然夜不能寐,为什么他们永不满足,拼命想得到更多?

这些问题,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会在本书中为你揭晓答案。

我与鲁迅

《我与鲁迅》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的作者是许广平,不同于其他描写鲁迅的作者,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她是鲁迅最后十年的生活伴侣、写作助手,她笔下的鲁迅,具有他人不可比拟的动人性与真实性。作为许广平回忆与纪念鲁迅的文章集结,为呈现情感的细腻性与具体性,编者罗拉拉更从多个视角对文章进行精心选编,力求让读者透过许广平的文字,全方面地接近与认识一个更生活化的鲁迅。

许广平用一种深情且克制的书写方式,记录与鲁迅共同走过的生活点滴,叙述温柔、隐忍、理智,既展现出了鲁迅作为作家与学者的一面,又从鲁迅的生活与写作、婚姻与家庭等方面切入,回忆了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日常。这本书让我们理解了何谓“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亦向我们呈现了鲁迅的另一种精神与生活面貌,更使鲁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秉德女人

《秉德女人》

作家出版社

她,出生于19世纪末辽南小镇一个优渥且开明的书香家庭,尚未出嫁的她在丹麦传教士儿子的感召下用绸缎刺绣世界地图,梦想着有朝一日去扬帆远航,却意外地被匪胡子掳走,原本一手难得的人生好牌,就此被突来的命运黑手彻底打烂,似乎仅剩下“遭遇”:遭遇与几个男人的情感纠葛,遭遇亲人的生离死别,遭遇贫困的淫威逼迫,遭遇憧憬的迷茫破灭……一桩桩撕裂身心的苦难犹如无边的黑暗,她却依靠本能向上的生命力,在黑暗的缝隙中倔强地活着并奋力寻找光亮,直到自己化作一抹星光。

“文学之光”联合发起机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信文艺社

作家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小众书坊

漓江出版社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