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根据“蛛丝马迹”查找传染源头 陕西一线疾控人员勇敢“逆行”

根据“蛛丝马迹”查找传染源头 陕西一线疾控人员勇敢“逆行”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办记者见面会。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 朱童戈 赵昊)“疫情初期,我的手机一天会有数百个来电,为了节约时间,接电话时总保持扩音状态,留出双手在电脑上工作。”今年34岁的陈飒是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今天(3月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办记者见面会上,她分享了她的一线故事。

刨根问底死扣细节安抚病人焦虑情绪

“经过连日奔波排查,我们确诊了陕西首例病例,随后第二例、第三例相继确诊,我们快速调整了监测方案,提高监测灵敏度。病例早一刻被发现,早一刻隔离治疗,就能减少在人群中传播的风险,保护成百上千的人不被感染。”陈飒说。

陈飒说,新冠肺炎的流调并不容易,尤其是对首发病例的判断,需要慎之又慎,有时一个疑似病例就需要流调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天,不仅要刨根问底地死扣每个细节,还需要安抚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而防控一线的基层疾控流调人员犹如“刀尖上的舞者”,随时可能面临感染,甚至失去生命,但是他们毅然选择逆行。

提起自己与同事一起抗击疫情的46天,陈飒感触良多。“每个夜晚,都是我们最忙碌的时间,不仅要汇总最新的疫情进展信息、讨论分析疫情到凌晨三四点,而且还要将各地的情况以摘要、报表、分析报告的形式,连夜呈报给省卫生健康委,同时还要将新发现的风险点和防控建议快速传达至各个防控关口。”

根据“蛛丝马迹”查找传染源头 陕西一线疾控人员勇敢“逆行”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办记者见面会。

根据“蛛丝马迹”查找传染源头“抽丝剥茧”串链条

陈飒坦言,工作中最难忘的就是大家在一起梳理场景。“我们办公室里有一块很大的白板,上面总是写满着人名、日传播链的期,画满着线条,记录着一例例病人的传播链,我们每天就在那里分析每个病例的感染来源。”

“很多轻症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社会交集纷繁复杂,我们通过梳理病例的生活片段,根据‘蛛丝马迹’精准查找传染的源头和关联,采取抽丝剥茧式的调查方式,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找出一条条紧密相连的链条,然后迅速将其斩断。”陈飒说。

“”等疫情结束后,我想有个安静的下午,带着我的孩子,找一块空旷的草坪,和他一起放风筝,不用戴口罩,自由自在的奔跑和呼吸。”陈飒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