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欢迎关注我们,每天更新各种书画资讯!

郭尚先楷书《黄庭内景经》卷,纸本,纵36cm,横26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款署:"道光四年六月十四日录奉,笛生四兄同年省览,莆田郭尚先。"下钤"兰石"印。鉴藏印钤"宋李心赏"、"古欢室藏"、"銕杲真赏"、"吉林宋李子古欢室收藏金石图书之印"等。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黄庭经》是魏晋年间道士养生之书,分《内景经》和《外景经》。郭尚先于1824年41岁书录此《黄庭内景经》。此幅书法以颜真卿为根底,又融"馆阁体"姿韵,结体宽博秀雅,笔力雄浑坚实,为郭尚先晚期精心之作。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他是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郭尚先像官大理寺卿。精鉴别,书似欧阳询,以骨力胜,间作小楷,颇深别趣。临摹诸家,悉可乱真。生平应酬书,时有不经意处,惟署跋金石,钩稽真赝,手题掌录,恒矜庄研究,不肯率意下笔,独得晋唐无诤三昧。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又有轶闻:清道光帝寿诞,要翰林院同仁各撰一对联。莆人郭尚先大胆以清朝各个皇帝的年号,如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分别拆开集句,遂成名联:"顺天康泰,雍睦乾元嘉有道;治世熙年,正当隆运庆重光。"一时在京师传遍。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在清代,书法前期因帖学馆阁之风行,崇赵学董盛极一时。但时有"文字狱",使学者噤若寒蝉,很多人改行致力于金石考据,至嘉庆之始帖学衰微。郭尚先书法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他不仅书法精妙,书评理论也很有深度。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在书法艺术上,他在当世负有盛名。清龚显曾在《书林藻鉴》中评云:"兰石先生以工八法,名嘉道间,作字甫脱手,辄为人持去,片缣寸楷,咸拱璧珍之。书法娟秀逸宕,直入敬客《砖塔铭》之室,行书嗣体平原(真卿)《论坐帖》,中年以后,几与董思翁方驾驱。"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清史·本传》也云:"兰石工书法,尝为仁宗(嘉庆)所赏识。"康有为在政治上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书法上也堪称大手笔。他喜臧否他人,但在《广艺舟双辑》中写道:"嘉道之间,以赵吴兴软弱,兼重欧阳信本。故道光季世,郭兰石、张翰凤二家,大盛于时,名流书体相似。其实郭张二家,方板缓弱,绝无剑戟森森之气,彼于书道未窥堂户,然而风流扇荡,名重一时,盖便于摺策之体也。"康有为之评语对郭氏颇有求全之意,但实为褒多于贬。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在书论上,郭尚先给后代人留有一部极为价值的《芳坚馆题跋》。这部书评多采用点评的方式,针对某书家或作品给予品藻,阐述自己的品评观点。有的仅用二三句就品活了要点。他主张书法崇古谈,他评《子游残碑》"结体在《韩敕》、《郑固》之间,东京初年书类如是,观其古谈,足正魏晋以后矫强之失";又云:"此书纵横跳掷,一洗唐人方整习气,唯未平淡,稍佻耳。"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郭尚先眼光敏锐,评书时常常恰到点处。评苏灵芝时他指出:"苏灵芝书盖出自薛嗣通,法备而韵不足。"说唐代李阳冰书法好在"其变动飞腾随手取势";评张从申的《改修季子庙碑》书法是"侧锋取势,渐近自然","温夫则鼓劲为力,为时代为之也",又说唐人无圆锋,唯此碑是侧锋取态。"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王铎先是明朝大臣,后为清代臣子,一个"贰臣传"使他声名扫地,但郭尚先独具慧眼,致力张扬。他十分重视王铎书法,可以说是最早肯定王铎书法的人。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小楷即楷体小字,由三国魏时期的隶书大家锺繇所创。小楷脱胎于汉隶,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运笔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包括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等。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大字似的舒朗,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清朝郭尚先的小楷,笔力雄浑坚实,后人评价“清朝第一”

他与林则徐、梁章钜同为闽人,而书绝相似。兼工兰竹。著芳坚馆题跋、增默庵遗集。卒年四十八,后人称他为"清朝小楷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