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世间万物美与不美,都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你看风景的心情。

玫瑰---有娇艳欲滴的花朵,也有尖锐的刺头;

池水---有泉眼无声的柔情,也有汹涌的暗流;

天空---有万里晴空爽朗,也有乌云密布时刻。

是眼睛,带你感知这个世界的情绪,发现这个世界的美。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眼睛如此重要,于是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

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对于糖友来说这扇窗显得十分脆弱。糖尿病会给眼睛带来诸多问题,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眼病成为了糖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危害很大,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糖尿病眼病!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毛细血管的改变,以及血流瘀滞,引起视网膜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其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

糖尿病对眼睛伤得很深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 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有25%甚至50%,2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80%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力影响不大,很难察觉,但到了晚期,高血糖引起血管的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使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进而引发视网膜出血、渗出,最后可造成眼睛完全失明!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

对糖尿病人群进行筛查,眼底照相技术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转诊的敏感有效的筛查工具;

高危人群和患者需规范使用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及抗VEGF玻璃体腔注药;严重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

注意!

1、建议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一次散瞳检查;

2、 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依赖于及时的治疗,即使是有良好的视力且无眼部症状者也要定期随诊;

3、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者降低血脂水平、维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压可显著降低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

4、低视力患者应及时进行低视力功能康复治疗。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糖尿病性白内障

白内障,不是我们在很多老年人黑眼珠上看到的那个白色的圆环,而是我们眼球里的一个叫“晶状体”的结构发生了混浊。我们眼睛中的晶状体,就如同是一架照相机的镜头,可帮助人眼调整焦点。如果晶状体出现了混浊,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糖尿病会影响白内障发生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糖尿病会影响白内障发生,原因就在于,晶体通过吸收房水中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而糖尿病患者晶体内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其他物质,使渗透压增高,晶体吸收水分发生肿胀,蛋白质非酶糖化,晶体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导致晶体混浊,出现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30岁以下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双眼发病,进展迅速。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多见,比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早。进展快,易成熟。

控制血糖,防治白内障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白内障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对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首先应较好地控制血糖,这才是防治白内障的基础。如果到四五十岁时,发现自己的眼镜度数突然加深,很可能是白内障的表现,必须尽早就医,否则会导致失明。血糖稳定,符合白内障手术标准的,应尽“早”清除白内障,既有助于医生查看眼底,及时观察和治疗眼底病变,也有利于减少白内障继发眼病(继发性青光眼、继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糖尿病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的注意事项

1、手术前、手术后必须把血糖控制好,尽可能在8mmol/l以下,实在无法达到要求的,也不能超过10mmol/l,否则术后容易发生炎症反应及感染。

2、手术前、手术后尽可能详细地检查眼底,了解有无糖网病。如果糖网病较严重,务必要在术后尽早去眼底内科检查,及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激光治疗。

3、糖尿病患者手术后的炎症反应有可能重一些,因此,对手术质量的要求较高。患者务必重视术后用药,不可自行减少点药次数或停药。

4、手术完成后,患者仍需继续控制血糖,注意眼部清洁,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饮食要注意清淡、高营养。

糖尿病性青光眼

糖尿病除了容易引起白内障之外,还爱和青光眼产生剪不断的纠葛。糖尿病朋友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

青光眼是因为患者的瞳孔多少带有青绿色而得以命名的。中医称为“雀盲”,是由于眼内的液体“房水”排出受阻,致使眼的内部压力增高,压迫神经,造成视野、视力不可逆性损害,最后导致失明。

糖尿病引起青光眼的原因比较复杂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 糖尿病可引起眼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导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 在高血糖状态下,眼晶体发生肿胀,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最严重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危害极大,约22%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防治关键是定期检查尽早使用抗并发症药物干预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做了治疗者也要定期复查。由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和控制程度有关,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早期有效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如果已有眼部并发症,要遵照医生建议,按时用药并作必要的检查,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如需要激光治疗,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早期症状显现时应尽早使用抗并发症药物进行干预,如产生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做局部激光治疗;已经是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则需做全视网膜光凝固治疗,当眼底出血不吸收,需要做玻璃体切割手术时,必须听从医生安排。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着“眼”糖尿病朋友的“心灵之窗”

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只有在青光眼早期,视神经损害很轻或不重的前提下,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尽早到医院做一次系统的眼科常规检查,必要时做青光眼排除检查。需要明确的是,即使初次检查结果无青光眼的迹象,也并不能保证以后不发生青光眼,仍应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诊。2型糖尿病和5年以上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并根据医嘱选用适合自身的药物进行防治。

另外,糖尿病患者应了解和掌握有关青光眼的医学知识,平时注意自我观察有无青光眼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就医。在此基础上,早期诊断和治疗能阻断或大大延缓青光眼的病程进展,使患者得以保持较好的视功能。

对待糖尿病眼病,有一句真理:早防早治早受益,晚防晚治多招罪。预防糖尿病眼病,还是早点行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