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孫權為何不攻擊蜀國後方?

赤砂之蠍345


其實吳國也並不是無動於衷,而且大多數都是象徵性地做點樣子,更有甚者覺得吳國是在坐等時機,等諸葛亮能打進關中給魏國以重創時他才會出兵!下面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每次北伐時吳國的行動,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蜀漢的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諸葛亮派馬謖為先鋒,在街亭被魏國大將張郃擊敗,諸葛亮退軍,東吳未有任何行動

第一次北伐失敗。同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率軍出散關,圍陳倉,因為沒糧食了,諸葛亮無奈退軍,同時,斬殺魏國大將王雙。

這年,是東吳的黃武七年(228年),這年夏五月,鄱陽太守周魴偽叛,誘魏將曹休。八月,“石亭之戰”爆發,孫權命大都督陸遜督率軍擊敗了魏國大將曹休。

從時間上來看,諸葛亮北伐,東吳孫權也有了軍事行動,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只是稍微比劃了一下,形式大於實質內容。如果東吳孫權起全國精銳,一起配合諸葛亮北伐,會有很大的戰果。但孫權沒這麼做。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是蜀漢的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陰平,並拿下二郡。

這年是東吳的黃龍元年(229年),夏四月,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建國號為吳,吳國正式建立。也就是說,這一年諸葛亮在和魏國打仗的時候,孫權在忙著稱帝,沒時間配合蜀漢行動。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蜀漢的建興九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以木牛運糧,結果又是因為糧盡,無奈退軍,但退軍時射殺了魏國大將張郃。

這年是吳國的黃龍三年(231年),二月,孫權派太常潘濬率軍五萬討伐叛亂的五溪蠻夷。這一年,諸葛亮北伐,孫權在忙著平叛,也沒時間配合蜀漢行動。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在蜀漢的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在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駐紮,屯田於渭濱,與司馬懿軍相持,並約吳國共同發兵。但這年八月,與魏國大將司馬懿相持一百多天後,諸葛亮病死在軍中。

這一年,是吳國的嘉禾三年(234年),這年夏五月,孫權親征合肥新城。秋八月,以諸葛恪為丹楊太守,討山越。這一年,諸葛亮北伐,孫權倒是配合了,但是,不久諸葛亮病死了。

縱觀諸葛亮這幾次北伐,作為盟國的吳國,都沒有很好的配合或者策應,如果諸葛亮北伐時,吳國能從荊州這邊同時北伐,兩國都集中精銳兵力,兩下夾擊,使魏國首尾難顧,必然滅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蜀國自稱繼承漢室,魏國為篡漢者,蜀漢跟魏國水火不容必然勢不兩立,蜀漢必須消滅曹魏才能恢復漢室,但反觀東吳,跟曹魏之間矛盾並沒有蜀國那麼大,孫權曾經像曹魏稱臣,也就是名義上的藩屬國,所以孫權北伐多少是有點心虛的,不敢像蜀國那麼拼命,東西確切地說更像是坐等蜀魏兩敗俱傷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所以蜀漢跟東吳不團結是永遠無法消滅曹魏的



月影青霜


夷陵之戰,孫吳儘管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盛怒之下的劉備著實讓孫權吃驚不小。

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其一,斬殺關羽,奪取了劉備集團控制的荊州三郡,孫權可是賺了大便宜,也清楚狠狠地得罪了劉備。既然得罪了劉備,就不能再得罪曹魏。所以,曹丕剛剛稱帝,孫權立馬向曹丕稱臣,以避免兩面受敵。

其二,劉備稱帝后,孫權立即派遣使者與劉備求和。估計能出的價碼也就是對蜀漢稱臣,繼續維繫孫劉聯盟,對抗曹魏。但絕不會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把荊州還給劉備。

史料中看不到孫權求和的條件,劉備不答應也是因為拿不回荊州三郡。

至於演義裡所說,孫權以歸還荊州為條件求和,不足可信。否則,孫權折兵折將圖的是些啥。

從這裡看,孫權並不是懼怕劉備,只是不想與劉備成為死敵。唇亡齒寒的道理,孫權豈能不懂?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但孫權見好就收,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再次與劉備求和,算是給劉備個面子。劉備不得已,只能借坡下驢,答應求和,不答應也沒啥咒念啦。

至於演義說孫權懼怕劉備白帝城駐兵,主動求和也不靠譜。

夷陵未戰之前,孫權並不怕劉備。取得勝利,劉備有生力量基本被消滅了,還懼怕啥?

這就是孫權不要臉面,只要利益的套路。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主動派遣使者修復與孫吳的關係,再次建立聯盟。

無論諸葛亮還是孫權,都清楚這一戰略舉措的重要意義。只要曹魏的威脅在,蜀吳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聯盟。

諸葛亮歷次北伐,名義上是剷除漢賊,一統中原。其實,不論諸葛亮還是孫權,都清楚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北伐的目的,除了諸葛亮維持蜀漢政權的需要之外,還有個重大的戰略意圖就是牽制曹魏,減輕曹魏對孫吳的壓力,避免孫吳徹底倒向曹魏。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怎麼會去偷襲蜀漢,抄諸葛亮的後路哪?

除非孫權想把自己推向絕路。因為蜀漢一亡,孫吳也就玩完了。

因此,諸葛亮安心北伐,孫權絕不會趁機偷襲蜀漢後方的。


豹眼看歷史



在多個勢力爭霸天下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小勢力迫於大勢力的軍事壓力而選擇聯盟(比如曹操征討張繡,迫於壓力,張繡和劉表聯盟了;曹操征討東吳,迫於壓力,孫權和劉備聯盟了。)反之,小勢力間就會出現互鬥(比如袁紹的幾個兒子)。

因為小勢力要想生存就必須聯盟,若要做大做強也必須得循序漸進,他無法一口氣消滅掉大勢力,所以就只得欺負更小的勢力,通過兼併來壯大自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專挑軟柿子捏”。(比如曹操在北方就是通過兼併小勢力來壯大自己,最後和袁紹決戰。)而當初襄樊之戰時,呂蒙建議奇襲荊州而不打徐州;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堅持伐吳而不伐魏。都是一個道理,一個“先易後難”的原則。


但是,到了後期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孫權放棄了這個原則。孫權為什麼不趁機進攻蜀國後方?

其實孫權也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益州難打

蜀國雖僅佔益州一州之地,但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益州易守難攻。蜀國雖弱,作為防守方卻佔盡了地利優勢。仗很難打。

東吳若強行向蜀國用兵,即使打下來了,自己的損失會很大。傷敵一千,搞不好還自損兩千。

投入太大不說,萬一還沒打下來就更不用談了。鷸蚌相爭、漁人獲利,到時候就等著魏國收人頭吧。

第二:益州難管

所謂得士族者得天下,士族階級就是大勢所趨,這一點孫權看的很明白,所以孫權選擇了以吳治吳。整個東吳內部利益分佈均勻、一片和諧。

而蜀漢內部派系複雜、階級鬥爭激烈。諸葛亮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也才只是勉勵維持而已。

益州本就是偏安之地,益州士族以及外來的東州集團要的只是利益、偏安。倘若孫權拿下益州之後,在管理方面就會是一大難題,甚至益州士族的消極思想還會影響東吳士族。

所以,此時攻打蜀漢就是投資大而回報小。

攻擊蜀漢有兩大難(難打、難管),不打則有兩大便。

目前的蜀國是由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當家作主,他們能穩定蜀中局勢、壓制益州士族。這樣不至於讓益州士族和東州集團有倒向魏國的可能。

而荊州集團是積極的聯盟主義者,這樣可以保證蜀吳邊境的安定。加上東吳又是背靠大海,如此一來,東吳便可把更多的軍力投入到北伐戰爭當中。

再一個荊州集團也是堅決的抗曹分子。諸葛亮的北伐軍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住了魏國兵力。這樣一來,便更利於東吳北伐軍的進攻。

在這裡我們要順便提一點:就是諸葛亮在發動五次北伐戰爭期間,孫權方面也進行了四次北伐,而且還完成了稱帝一事,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天時、地利、人和。什麼是天時?並不是手握天子發號施令就是天時!而是看清形勢、掌握趨勢,大勢所趨是為天時。再說了,漢帝已廢,北方的天子之威早已不復存在。上面我們說了得士族者得天下,得士族支持者方為大勢所趨,孫權以吳治吳,大力重用士族階級,已得天時;襲取荊州後,全據長江流域,已得地利;國內內部利益分佈均勻,上下一心,已得人和。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疑問,既然孫權已得天時、地利、人和,為什麼還會敗?因為孫權後期的一些作為讓他的優勢不再;再一個就是吳國是敗於司馬家,而不是曹家。吳國雖掌握了趨勢,但是做為士族階級的司馬家本身就是趨勢。所以這是吳國最終被滅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吳國成為三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主要原因。】

總結一下就是:

此時的東吳根本無需向蜀國動兵。蜀國,小國爾,待消滅魏國之後,再消滅蜀國不在話下。這就跟當初趙雲勸諫劉備不要伐吳的話一樣:國賊乃魏國,待消滅魏國之後,再消滅吳國不在話下。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左將軍


先說說北伐背景:

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在彝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敗,令國力大減。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同年諸葛亮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曉以利害說服孫權。吳、蜀兩國重新締結聯盟。

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戰亂,收服南蠻各族之心,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226年諸葛亮率領大軍進駐漢中,開始操練三軍,準備等待時機,北伐曹魏。

自從劉備亡故後,曹魏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孫吳。222—223年,曹丕出動三路大軍伐吳,受阻撤退;224、225年曹丕又兩次親征至廣陵,因無法渡江而撤軍。而曹魏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當時魏國朝廷有議論,可乘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等地險峻,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耗費巨大,於是提出命大將分別據守險要之地,只待魏國國力強大,蜀、吳必定不戰而降。

不久後,諸葛亮在漢中獲得了曹魏朝廷上發生之事,明白蜀、魏若長此以往,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況且此時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軍備鬆懈,而蜀軍卻在經歷過南征和兩年操練,軍力已經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無意,諸葛亮認為的北伐良機已經到來。

228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闡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時機的成熟性。在接到劉禪同意出兵的詔書後,諸葛亮提兵漢中拉開了北伐的序幕。

為什麼說諸葛亮北伐期間;吳國不乘機攻打蜀國了?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吳蜀已在此時締結了攻守同盟關係;雖然不能夠做到同進退但也不會乘人之危,並且吳國攻打蜀國不見得能夠佔多大便宜;諸葛亮神機妙算會不會有防備很難說.

2.外有強敵虎視眈眈,曹魏一直盯著吳國;並多次派兵攻打,吳國防守魏國就已經牽制住大量兵力.

3.國力損耗嚴重;吳國偏安一隅,國力發展本就緩慢;人口資源不充足;長期的戰爭對國力損耗是非常大的,諸葛亮伐魏對吳國來說是難得休養生息的好機會,怎麼會挑起事端。

4.如果吳國伐蜀不能短期內滅掉蜀國,一但伐魏蜀軍回援,兩軍長期對壘,難不保魏國乘機起兵伐吳,此時吳國將兩面作戰,滅國也只是時間問題。



琴劍無憂


諸葛亮當政時期,總體上是延續自己的策略:東和孫吳,北拒曹操。吳蜀長期抱團合作,利益一致,這是其一。

其二,兩虎相爭,坐山觀虎鬥才是最佳選擇。在局勢不明朗時貿然出手,往往會陷自己於被動和孤立。

諸葛亮北伐,若得勝,則東吳立即背上背盟棄約的罵名,蜀國可以乘勝伐吳,並且名正言順。

若魏國得勝,那麼吳國進攻蜀國,就是替人賣命,幫助魏國獨大。這樣削弱自己強大敵人,豈不是愚蠢?魏國獨大以後,吳國也不能倖免於難。

若魏蜀兩國不分勝負陷入焦灼,則三國關係依然維持著均衡。吳國若是進攻蜀國,又豈能保證得勝以後,自己的後方不會被魏國進攻呢?再說進攻蜀國,等於徹底撕破臉皮,以後再也無法合作,那麼吳國就徹底孤立,對自己也不是好事。

所以聰明的選擇,就是按兵不動,積蓄力量,隨機應變。


文史單騎


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孫權為什麼不攻擊蜀漢後方?

其實《三國志·鄧芝傳》中就有記載: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


所以,諸葛亮伐魏時,東吳不僅沒有乘機攻擊蜀漢,而且還數次配合諸葛亮共同對敵。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過,由於馬謖失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以失敗而告終。東吳鄱陽太守周魴偽叛,誘魏將曹休。緊接著,在“石亭之戰”中,孫權命大都督陸遜督率軍擊敗了魏國上將曹休。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此戰,諸葛亮和司馬懿展開了數個月的對立。在諸葛亮牽制了魏國主力的背景下,孫權親征率軍征討曹魏的合肥。不過,這一年的秋天,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而東吳也沒有攻陷合肥。

另外三次北伐時東吳皆因內因無力出兵才沒有配合諸葛亮。


溫良恭不檢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五次北伐,孫吳都在幹什麼?然後在分析原因。

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春,由於馬謖失街亭,被張郃擊敗,第一次北伐失敗。這時東吳坐山觀虎鬥。

第二次北伐在同年冬,殺魏國大將王雙,由於缺衣少糧,諸葛亮退兵。此時東吳爆發石亭之戰,派陸遜擊敗魏國大將曹休。也算小打小鬧,側面象徵性的支援下蜀國。

第三次北伐在蜀漢建興七年春,蜀漢拿下武都,陰平二郡。這年東吳孫權忙著稱帝。

第四次北伐在蜀漢建興九年,斬殺張郃,又是由於糧盡退兵。此時吳國孫權忙著討伐蠻夷叛亂。

最後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在於魏國大將司馬懿相持一百天後,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吳主孫權親征合肥新城。

縱觀整個三國,魏國實力最強,蜀漢次之,東吳最弱,諸葛亮北伐時期,大體戰略還是聯吳抗魏,那麼在蜀漢五次北伐期間,東吳為什麼不突襲蜀漢?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本國實力所限。懼怕諸葛亮。

第二,兩國有協議,有共同的敵人。

第三,坐山觀虎鬥,暗中發展自己。

所以,內憂外患的東吳國主孫權在全面平衡厲害關係之後,做出了比較明智的選擇,才使得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


哥不洗車等下雨


關於孫權為何不攻擊蜀國後方,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外交原因。諸葛亮北伐前已經派出使者與孫權和好並簽訂盟約共同對抗曹魏,同時蜀漢對於結盟一事態度誠懇,認真履行。孫權沒有理由背叛盟約攻擊蜀漢。

第二,政治原因。蜀漢以大漢正統承襲者自居,漢雖亡,但仍有部分豪族、少數民族對漢心存念想,從荊州平定後東吳對荊州的防範,劉備東征東吳時,荊州少數民族的態度可以看出對東吳不滿,對漢秉持歡迎態度。因此如果孫權又一次攻擊蜀漢,荊州必然再度叛亂。

第三,軍事原因。軍事上又分為四部分。

1、孫權領導下的東吳在進攻能力方面遠遠不及防禦。從孫權六越巢湖而不成,屢次被陳登、張遼等地方將領擊敗看出孫權個人統領作戰能力非常有限,同時由於東吳被世家大族壟斷,在進攻性戰爭中損失的都是世家大族自己的人力,所以不願多出力。而防禦則不同,防守的都是自家土地,因此防禦敵國進攻,東吳做得非常好。

2、諸葛亮主政下的蜀漢國力和戰力不遜於東吳。在諸葛亮主政期間,蜀漢上下一心,將士用命,官吏清廉,無論是北伐曹魏還是平定內部叛亂都做得比較好,防守更是嚴密,直到蜀漢末年由於連年征戰導致國力下降才被鍾會鄧艾所滅。東部白帝城防範東吳的將領是中書令李嚴,還有白毦兵的統帥陳到,都是能力出眾的人,東吳無法拿下蜀漢。

3、如果吳蜀開戰,魏國必然乘虛而入進攻東吳。與蜀漢相比,魏國更喜歡進攻東吳,這一點從史書上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因為地理原因,蜀漢道路艱險,易守難攻;另一方面是軍事原因,魏國與蜀漢對戰勝少敗多,而與東吳對戰勝負平均。

4、即便東吳拿下蜀漢也守不住。無論從軍事能力還是政治民心等角度,東吳打下蜀漢必定聲名狼藉,叛亂四起,根本守不住,更無法在如此長的戰線上抵禦魏國的進攻。

因此從上述原因可以分析出孫權領導下的東吳不可能進攻蜀漢後方,即便諸葛亮帥軍北伐。


悟世居士


地域差異限制了他的想法,吳國水軍多,蜀國多山地,沒有辦法。


天生祥才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表

國別戶數(萬)人口數(萬)

蜀2894

吳52.3230

魏103443.28

合計183.3767.28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表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

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三從兩點變化得知蜀國每戶大約有3.

4口人,;吳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魏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四通過比較三國人

口統計,得知三國中魏國人口最多,吳國其次,蜀國最少。三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得知魏

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當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

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

的規律,只有蜀國例外,卻也相差無幾,蜀滅時只有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人,只有兵十

萬多一點。吳滅時約四十餘萬戶,二百三十萬人,有兵二十餘萬。

蜀漢在三國後期軍事上比較活躍,但蜀漢發展至後期,人口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要用10

萬兵的話,則10個人中要有一個當兵,老幼婦女去掉,只選青壯年,比例要達多少?還要

不要發展生產?歷史上(正史)的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此時孫吳有兵23萬(

230萬人口)。曹魏有兵50萬(443萬人口)。魏蜀實力相差懸殊,正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

的總兵力加起來都沒有30萬。最多的一次6萬,最少的一次萬餘。蜀國人口不過百萬,能拖起10萬軍隊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諸葛亮的最大活動兵力不會超過6萬。魏國的西線防禦

兵力在20萬左右。(曹真一路近10萬,司馬懿和張頜領另外10萬。活動兵力在15萬左右。)

三國時期蜀漢和吳國地方不算小但多是蠻荒未開發的地方,人口稀少。人口稀少則兵源稅負都少,以上數據表明蜀漢和吳國的綜合國力和魏國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不是吳國不願出兵或不明白,從歷史上看還是無力出兵或出兵無用。不要看三國演義上多是以少勝多的戰例,看看軍事史就明白古代戰爭由其是國家戰爭兵力錢糧是根本因素,只能說魏國完全有能力兩線防守。東吳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對待蜀漢是聯合的政策,對於魏國多是採取防守的策略。

諸葛亮很早就明白這點(隆中對)所以要把荊州拉進來增加國力,失去荊州後他自己也知道沒什麼希望了,諸葛亮文集中有很多和諸葛瑾的通信,直到他病死,幾乎北伐的每一步諸葛亮都告知了東吳,從諸葛瑾的回信看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東吳多次派兵協助,但都以失敗告終。三國演義並不是正史沒有詳細記錄。

吳國實力強於蜀漢是正確的,但與魏國比還有很大差距(參看資料),三國經歷多年,老百姓已不願打仗且魏國的政治還是很好的,老百姓有飯吃(參看曹操的政治改革)都願服從曹魏政權的管理這也是兩國伐魏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諸葛亮隆中對說的是待“天下有變”說明他也知道如果魏國不內亂政治一直清明,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即便武力出兵也還是很困難的。

所以諸葛亮北伐期間吳國是多次出兵的,但規模都不大,諸葛亮規模也不大,根源還是國力問題。但還有一個史料就是吳國在孫權中後期政治開始混亂,因為皇子眾多爭鬥不休導致派系林立內政堪憂和蜀漢諸葛亮一人說了算的局面完全不同。在如此內憂的情況下吳國還是多次派兵伐魏以呼應諸葛亮說明吳國大抵領導階層還是頭腦清楚的,無奈實在是兵少將寡,加上內部問題都自顧不暇哪能專心打仗?應此不是吳國不想實是無能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