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劉備入川時帶的是黃忠魏延,為什麼不是趙雲?

黃蜂二師兄


您好,作為一名三國迷,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劉備入川所帶的人,幾乎都是集團的新人,屬於半路加入的,包括黃忠、魏延以及龐統。而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這樣的骨幹元老,都被留在了荊州。

按理說,老部下能力更強,也更忠誠,劉備應該帶這些人才對呀?恰恰相反,正應如此劉備才需要這些人留守荊州,這是很有遠見的決定。

為什麼呢?

其一:荊州的地位非常重要,劉備此時還立足未穩

在諸葛亮隆中的規劃中,荊州和益州的地位同等重要。

益州的作用,主要是為劉備提供穩定的後方和錢糧支援,因為西川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國

而荊州的作用,是進攻的橋頭堡,是統一天下的關鍵。荊州地處交通要道,距離曹魏都城很近,能夠對曹魏構成直接的威脅。

在諸葛亮原本的計劃中,荊州才是核心,益州只是輔助。後來失掉荊州,諸葛亮不得不從蜀地出發,道路艱險,糧草難運,伐魏多次無功而返。可見,利於防守的西川,並不適合進攻。

荊州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劉備此時剛剛“借到”荊州,立足未穩,周圍的魏國和吳國都虎視眈眈,更不能有絲毫大意。

所以,劉備必須派自己非常信任,又絕對忠誠的人,鎮守荊州像黃忠、魏延和龐統這樣的新人,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而且必須帶到自己的身邊,才能放心。

更何況,西川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萬一進攻不利,劉備需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其二:需要迷惑劉璋,隱藏野心

劉備入川,是接受了劉璋的邀請,為了幫助劉璋對抗張魯和曹操。

至少在名義上,劉備是友軍,而不是敵軍。

倘若帶自己的老部下,難免會令劉璋起疑心。劉備需要隱藏自己打算奪取西川的野心。

諸葛亮和關張趙等人,早已名聲在外,而黃忠、魏延,此時還沒有什麼名氣。帶上這些人,能夠令西川方面放鬆警惕。

其三:劉備要平衡用人,同時建立自己的威信

黃忠、魏延和龐統都是新加入的,此時並沒有對劉備死心塌地誠服。

劉備必須更加關照這些“新員工”,給他們立功表現的機會,以此收買人心。如果一味重用“老員工”,就容易造成集團內部的矛盾和不平衡。

同時,“老員工”的功勞過大,地位過高,就會對劉備這個“老闆”產生威脅。任何領導都不喜歡功高震主。

當然,劉備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

在此之前,劉備極度依賴諸葛亮和關羽等人,自己卻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這次帶兵入川,就是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從長遠來看,這對於鞏固劉備領導人的地位,是非常有幫助的。

以上就是我對劉備入川帶“新人”,不帶“老人”的幾點分析。希望對您有幫助!


文史單騎


劉備入川,開始陣營不大,趙雲沒去,諸葛亮、張飛也沒去。這是為什麼呢?一是,劉備入川,是受劉璋之邀去幫忙的,不是去進攻劉璋的,如果氣勢洶洶,劉璋會起疑心的,這應該是諸葛亮的迷敵之計。二是,佔領荊州,守住荊州更難,留下重要力量鎮守,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三是,諸葛亮也是作了應急預案的,龐統犧牲,諸葛亮出征,諸葛亮又不是武將,當然是張飛、趙雲為主將,趙雲是隨諸葛亮入川的,其實是滅劉璋的主力軍。



朵朵佬爺




空空SCUT9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提問中問到了劉備入川為什麼帶的都是手底下的新人,而沒有選擇關雲長,趙子龍等親近之人。這其中有何玄機呢?

其一,劉備此次入川雖然是去幫助弟兄劉璋對付曹操和張魯的,可劉璋對他也不是百分百信任。而劉備確實也對西川之地虎視眈眈,不過這會兒卻不是暴露奪取西川野心之時。劉備帶著新收入麾下的黃忠魏延等人,也是為了讓劉璋打消對自己的疑心。

其二,荊州在劉備統一大業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須要派百分百信任的人來守。雖然益州和荊州在諸葛亮給劉備的大業規劃中皆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荊州現在在自己手中,而西川還是別人的地盤,那裡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要選擇保守的方式。只有派足夠信任的人來守好自家大後方,劉備才能安心入川。

再有,荊州是劉備統一大業上一塊合適的跳板。荊州地處交通要道,距離曹魏都城很近,只要自己一直佔領著荊州,就能對曹魏構成威脅,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劉備帶著黃忠,魏延等新人出去,是為了安撫他們,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們剛剛投奔自己,身上沒有傍身的功績。想要他們一心為自己打天下😂😂,就應該表現出對他們的信任,給他們提供立功的機會,這樣既能平衡新人們與趙雲等老將的關係,又能在手下人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西川之行,情況不明,魏延黃忠之人雖然是新人,但能力不低,可堪重用,而荊州之地也不能丟。荊州是核心所在,留下既有能力又能讓人足夠信任的雲長,子龍等人守荊州是萬全之策。


輕擷棠梨


殺雞焉須用牛刀,趙雲乃是劉備帳下不輸於關羽張飛的頂尖大將,趙雲的作用是輔佐丞相穩固荊襄九郡。北據曹操南和孫權,而劉備所以帶黃忠,魏延也自有其精心打算。表面看去黃忠垂垂老亦,不足為俱,魏延名氣膽識較關,張,趙,差了一個量級,也是一種疑兵之計,實則老陳謀國,心如止水,處事不驚,賣弄虛假示弱藏真之筙。











94310417小云


諸葛亮死前有咳血癥狀,我判斷是肺結核病要了諸葛亮的命,這也要了蜀國的命,徹底改變了三國的歷史進程。

2013考古成果顯

司馬懿章也發現

臥龍寓居已不見,

襄陽多次把城遷。

現襄陽城是陰宅,

劉表族墳裡面埋,

對照陰宅找臥龍,

亮家不在古隆中。





隱居黃山


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荊州佔住了腳。但是,這種形勢距離恢復大漢江山還遠遠不夠,奪取益州才是重中之重,天賜良機張松法正等人正好送來了入川的梯子。然而,劉備入川時所帶人馬卻不是嫡系老人馬,隨同他入川的是龐統,法正,黃忠,魏延等人,留守荊州的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劉備為什麼如此按排呢?


首先,這次入川明面上是幫助劉璋抵卸張魯,實際上是奪取益州,所以,決不能讓劉璋起疑心。關羽,張飛,趙雲名聲太大,如果,他們一起入川勢必引起劉璋的懷疑增加奪取益州的難度。

奪取益州的計劃是龐統設計的,所以,他必須同行。黃忠,魏延等也是能徵貫戰的將領,收西川能應付下來。



雖然,取益州迫在眉睫毛睫,但防守荊州也是頭等大事。曹操暫時威脅不大,但是,自從孫權那次要求借路攻取益州不成後,劉備心中的那根弦就崩了起來。取益州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拿下來的,一旦戰事進入著狀態,孫權趁機攻打荊州,後果將不堪設想。

關羽,張飛,趙雲的名聲對孫權有著巨大的震攝作用,在輔以諸葛亮的謀略,荊州大體可保無事。

留下趙雲還有一個用意,一直以來,劉備把趙雲當做貼自護衛來用的,一方面是因為趙雲的忠心,膽略讓劉備放心。更重要的是趙雲在複雜情況下永遠有一副冷靜的頭腦。雖然,孫權的妹妹己經成為劉備的夫人,但是,她的作派總是有點不讓人放心的感覺。趙雲是管理她的不二人選。

果不其然,劉備入川后,孫夫人來了一個不辭而別,而且,她還帶走了劉禪,是趙雲又一次救了劉裨,不過這是後話了。但致少說明了劉備做法的正確性和先見之明。


一葉小舟168521774


劉備入川為何只帶,黃忠,魏延而不是趙雲。

入川這件事,對於劉備來說是勢在必行,如果沒有兩川廣袤的土地,劉備是沒有問鼎中原的資格的,這也是最早隆中對和諸葛亮探討的戰略目標。

這件事是險峻的,很容易陰溝裡翻船,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備並沒有萬全之策。

危險伴隨著機遇,對於黃忠和魏延這樣新加入的陣營的武將來說,這是建功立業的機會。所以他們必定搶著去,有人說他們的能力不需要證明,但是這是我們後世帶了上帝視角,你不看看龐統都得爭取,何況兩個武人,因為武將的機會只有在戰場上。

站在劉備的立場上,他也深知此行的危險性,並且荊州也並不是穩固的大本營,畢竟和曹操孫權接壤,所以除了開疆拓土,還得守好自己的老窩。

那麼問題來了,黃忠和魏延都是在荊州呆了很久,並且也任職過的,多多少少有一些心腹,這樣劉備不可能對他們完全放心。

再看看,留守的最高執政官關羽,其實對於黃忠的態度並不是那麼友好,甚至有些鄙夷,更何況名不見經傳的魏延。

早先吃過虧,張飛在徐州逼反曹豹,劉備不得不做好防範,所以把魏延和黃忠帶在身邊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趙雲呢?為什麼不帶而是留。

我們不能忘了另一個人,也就是諸葛亮。

折騰了大半輩子的劉備,深知只有武將是守不住基業的,還是必須倚靠強大的智囊。

但是隻有大腦,沒有軀幹是沒有作用的,劉備不可能不知道關羽和張飛的影響力,分分鐘架空諸葛亮。

這時候必須有相應的人去制約,又或是有人能夠執行大腦的命令,關鍵時候可以補救。

那麼劉備陣營裡,除了趙雲我想也沒有第二個人選了,你不看看,就連最後支援,也是張飛單獨行動,趙雲和諸葛亮一起,這很好的說明了問題。

綜上,不是劉備不想帶趙雲,實在是人才短板,而帶黃忠和魏延也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濁侯


因為黃忠魏延確實很能打。還因為荊州這個家太重要了,必須留下心腹重臣防守。

劉備入川之時,荊州的形勢尚不穩定。

公元209年,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劉備趁機收服荊州江南四郡——零陵、桂陽、長沙、武陵。

公元211年,劉備應益州牧劉璋邀請,率領步兵數萬(可能是3萬)進入益州。

大家看,從劉備佔據江南四郡,到他離開。前後不足兩年時間,荊州人心未附。此時荊州北有曹操大兵壓境,東有孫權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對荊州下手。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心腹重臣鎮守荊州萬萬不行。而且劉備當時只有荊州這麼一個基地,謀取益州又前途未卜,假如益州沒有拿下,荊州又給丟了,那真要死無葬身之地了。與奪取益州這個目標相比,保護好荊州顯然更加重要。

所以,劉備把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等一眾心腹重臣留在了荊州。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收租賦,充實軍力。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軍在江北。 張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駐軍在南郡。趙雲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

後來的歷史發展,也充分證明了這樣安排是完全正確的。

公元215年,孫權偷襲荊州,此時諸葛亮、張飛、趙雲早已率軍去了益州,關羽一人在荊州分身乏術,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望風而降。劉備遭受重大損失。只好親自領兵五萬、關羽帶兵三萬與孫權對峙,這才要回了兩個郡。

假如是211年劉備帶著趙雲等人去了益州,荊州空虛,恐怕早就被別人佔領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帶黃忠、魏延。

劉備進攻益州的時候,其實帶了很多新招募的將領,黃忠、魏延只不過是其中的兩個。但是因為表現極為突出,才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黃忠是在劉備收降四郡時,主動投降的。魏延則是在劉備進入益州的路上,率領本部人馬投降的。

他們的能力十分出眾,黃忠“勇毅冠三軍”,魏延“數有戰功”,兩人屢獲封賞,職位也火箭般躥升。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黃忠魏延,本來都是職位低位的武將,因為抓住了機會展現了自己的才幹,成就了輝煌的人生。


上將噯福斯


當年劉備僅佔領劉表贈送而來的荊州,正要籌劃下一步計劃,忽然接到劉璋遣法正送來的邀請函,讓劉備入川協助自己,於是,當時的劉備率領黃忠、魏延兩員大將入川,很多人都有疑慮,為什麼劉備沒有選擇武力更為驍勇,更能征善戰的關羽,張飛,趙雲,而是選擇了黃忠魏延呢?

其實,選擇這些將領進入蜀川,主要還是從這幾個方面考慮。首先,龐統、黃忠與魏延都是新投奔劉備的,不是昔日舊臣,因此還沒什麼功勞,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要給這些新人一些表現與立功的機會。要知道黃忠與魏延的實力在當時也是十分強悍的。在長沙時,老將黃忠與關羽鬥得不相上下,更是後來的五虎上將之一,而魏延在投降後一直在劉備身邊,是劉備親手提拔的青年將領,當年在襄陽時能與大將文聘打的難解難分,武力可見一斑,而且魏延也是蜀漢後期能與五子良將張郃戰成平手的大將,帶兵征戰能力不俗,帶這兩員大將出徵也沒什麼不妥。

其次,當時的諸葛亮初出茅廬不久,尚未建立什麼戰功,關羽、張飛等人當時並不怎麼服諸葛亮,同時也對劉備三顧茅廬頗有微詞。要知道當時諸葛亮第一次派兵,還需劉備的劍印才有用。因此在關張的使用上,諸葛亮並不能做到指揮如臂。因此當時諸葛亮找人合作,往往都是找的趙雲,畢竟趙雲為人謙和,又沒有與劉備情同手足的關係,使喚起來比較合適,所以諸葛亮派兵往往都是趙雲做先鋒,外出辦事都是趙雲充當保鏢。同樣的道理,當時龐統也有這樣的問題,因此他當時找來指揮的除了關張趙之外,就只有黃忠、魏延的實力不俗,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人都需要戰功,因此幾人之間出於同樣利益的合作自然能緊密無間。

最為重要的是,攻佔蜀川固然重要,但防禦荊州更是重中之重。當時曹操雖然敗退,但曹魏實力尚存,在北方虎視眈眈。一旦荊州沒有重將把守,隨時有可能被曹軍攻克,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留下關張趙這些人更讓劉備放心。

而且當時那蜀漢二代將領有些青黃不接,需要在這段時間進行培養,而後張苞、關興等人的培養還算成功,應該就是在這幾年之中逐步培育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