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是日,百官入候景帝视朝。既入,见南城,暨殿上呼噪声,尚不知故。有贞号于众曰:“上皇复辟矣。”趣入贺,百官震戒,乃就班贺。上皇宣谕之,众始定。景帝闻钟鼓声,大惊,问左右曰:“于谦耶?”既知为上皇,连声曰:“好,好。”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夺门之变当天,文武百官还在恭候景泰帝朱祁钰临朝听政,结果一看龙椅上的人居然是“太上皇”朱祁镇。顿时,百官哗然,这时候徐有贞宣布朱祁镇复辟了,文武百官在胁迫之下只能从命。还在梳洗的景泰帝朱祁钰突然听到钟鼓齐鸣,立刻知道宫中发生变乱,这个时候他一反常态的问了一句:“是于谦谋反了吗?”

此举让人十分疑惑,在我的印象中,于谦和景泰帝是一对很难得的贤君良臣啊!英宗北狩之时,是于谦主张拥立了朱祁钰登基称帝,国家危难之时,是朱祁钰给予了于谦绝对的信任和权力让于谦建立了流芳万世的功勋。正是在君臣二人勠力同心之下才打败了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光彩辉煌的一幕!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怎么仅仅过了八年,这对相遇相知的贤君良臣就生出如此龃龉了呢?

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景泰帝朱祁钰的一块心病,他一直最害怕的就是朱祁镇把皇位从自己的手中夺走!因此,自打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放回大明之后,朱祁钰就开始对朱祁镇屡屡打压,先是把他幽禁在南宫之中,在后又禁止藩王、朝臣与朱祁镇见面,凡是跟朱祁镇接触过密的人全都被遭到处分,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金刀案”!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按说朱祁钰已经贵为天子,北京保卫战之后他也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文武官员的支持,为什么一个被废的皇帝朱祁镇还让朱祁钰如此忌惮呢?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事实,此时的大明皇太后还是前皇帝朱祁镇的亲生母亲孙太后,这位孙太后在历史上也是个有”吕武之才“的政治女强人。不仅如此,此时的太子也仍然是前皇帝朱祁镇的亲生儿子朱见深,并不是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

这朱祁镇虽然是废帝,但是上有亲妈皇太后,下有亲儿子皇太子,您说说朱祁钰这皇帝做的得有多闹心!或者换个说法,朱祁钰这皇帝是不是显得特多余,假如当初朱祁镇被俘之后一直没回来,那么朱祁钰做皇帝自然没问题,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皇位有所动摇。因为,在此期间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老太后和小太子,可是现在朱祁镇回来了,性质就变了!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因此,朱祁钰在景泰三年毅然决然的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废黜朱见深的太子地位,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此举当时在百官之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的确对朱祁钰稳固皇位有好处,可惜朱见济没有福分,很快就病死了。

因此,复立沂王的说法开始甚嚣其上,沂王者,前太子朱见深是也!

在当时的朝中,除了朱祁钰和一部分朱祁钰的心腹之外很多都是支持复立沂王的,于谦本来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表态,但是鉴于他国之柱石的身份,他又不得不表态,出于公心他决定支持复立沂王。但是朱祁钰的心腹们因为惧怕英宗一系的打击报复则反对复立沂王,这些人以大学士王文和司礼监太监王诚为首,他们提出的人选是襄王朱瞻墡的世子,这也就是后来迎立外藩的说法由来!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正是因为此事,于谦与景泰帝爆发了很严重的矛盾,尽管史书上没有提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不少争吵。因为直到景泰帝病重,太子之事依然没能确定下来。夺门之变的前一天,鉴于景泰帝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于谦等人决定再次向朱祁钰进谏复立沂王,结果就在此时一伙野心家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借此复辟登基!

明代宗听闻夺门政变,为何第一反应是于谦作乱?背后牵涉于谦死因

所以,夺门之变发生后,朱祁钰第一时间是觉得于谦在发动政变,正是因为他们双方因为册立太子之事发生了很严重的冲突,景泰帝才会作此想法。可惜造化弄人,于谦最终却因为迎立外藩的罪名被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